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太極究竟得了什麼怪病而死?

皇太極究竟得了什麼怪病而死?

崇禎十六年,也就是清朝的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亥時,即晚上九時至十一時之間,皇太極在清寧宮東暖閣的南炕上「端坐而崩」。噩耗傳出,震驚了朝野內外。

對於皇太極的突然故去,清代官修史書稱為「無疾而終」,這實際上是對他突然逝世的敷衍解釋,或是頌揚他一生的文治武功,死而無憾。就當時的醫學水平而言,人們可能無法探知皇太極病逝的緣由,正當盛年的皇太極(年僅52歲)是不可能無疾而終的,這就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疑問。

皇太極自幼習武,因而身體很好。從史料記載來看,他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是在崇德六年(1641)。這一年,清軍與明軍展開了松錦決戰。八月,皇太極得知明廷派遣洪承疇率13萬大軍馳援松錦,清軍難以支持,前線不斷告急。因此,皇太極想要在十一日率軍親征,但由於「鼻衄」而遲緩了三日。鼻衄,即鼻出血。十四日,鼻衄未止,皇太極便向前線進發。由於行軍急促,一路上他的鼻子仍流血不止,至3天後方見好轉。在當時軍情緊急的情況下,皇太極竟然延緩時日,可見病情比較嚴重。

皇太極的親征,極大地鼓舞了清軍士氣,並一舉攻破了明軍駐守的松山城外圍,進而將明軍分割包圍。正在這時,九月十二日,從皇宮傳來了宸妃病危的消息。皇太極對戰事做了具體布置以後,馬不停蹄,急速趕奔回宮,以求與宸妃見上最後一面。哪料想,他剛入盛京城就傳來了宸妃病故的消息,這使他悲痛欲絕。自此以後很長時間,他終日沉浸在對宸妃的哀思之中,身心受到嚴重傷害。很多人認為,宸妃死後不足兩年,皇太極便離開人世,這與他在精神上和心靈上受到的沉重打擊有相當大的關係。

崇德七年(1642)十月,史書又載皇太極「聖躬違和」,甚至因此大赦天下,以向上天祈求痊癒,可見皇太極病情嚴重。這時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理事官雷興上奏,建議「一切細務,付部臣分理,至軍國大事,方許奏聞」,皇太極立即應允,並謂各部「有不能決斷者,會同諸王貝勒議結。如會議仍不能結者,方許奏聞。」這也可以看出皇太極已疾病纏身,日感力不從心了。

皇太極究竟患有什麼疾病,《朝鮮李朝實錄》中的記載是目前可以了解這一情況的惟一比較確切的資料。其記載云:「清人言於世子館所,以為皇帝病風眩,願得竹瀝,且要見名醫。」所謂「世子館所」就是朝鮮為清所敗後,由朝鮮王子做人質,在盛京設立的館所。於是,朝鮮派遣針醫、葯醫等前來診治。風眩的癥狀是神志不舒、痰火重、易於發怒、血熱上涌,從而導致頭腦眩暈。而竹瀝這一藥材正具有化痰、止熱之功效。這一記載又與《清太宗實錄》的記載相吻合。其書記載,皇太極為舒暢神心,經常外出打獵。但在圍獵時,又常常因為軍士違令或因體弱射殺獵物不力而忿怒不已。由於平時常常痰火上升,因而容易引起中風、高血壓,從而導致腦血栓而引發腦溢血,使人突然死亡。

崇德八年(1643)正月到四月,皇太極一直病魔纏身,故而史書上記載有免元旦慶賀禮、大赦天下及禱告於寺廟之舉。五月至八月初,皇太極的病情似有好轉,而且就在他病逝當日的白天,他還一如既往,未顯出有什麼不適,但這些只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宸妃死後,他內心中的抑鬱和煩悶一直未能驅散,且在不斷地加重他的病情,最終在八月九日重病突發,瞬息間就結束了他的一生。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極被安葬在盛京(今瀋陽)昭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琪瑤 的精彩文章:

他把乾隆罵出門,讓和珅抓狂二十年,臨終預言清朝滅亡原因
300年前,歐洲人偷走了中國才有的制瓷技術!
「黎民百姓」中的「黎」是指哪個國家?
為什麼是露馬腳而不是露人腳,今天總算知道了,跟她有關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居然是這個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理解錯誤

TAG:琪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