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排輩分,傳族譜,為什麼很少有人研究呢?

對於排輩分,傳族譜,為什麼很少有人研究呢?

現在社會,人們逐漸走入城市,周圍都是陌生人,也不存在著什麼老家那種大伯、大大、老爺子、太爺之類的的稱呼了,見面就是叔叔、阿姨的,而且,都在追求個性化,起名字也就不再按照老家的輩分了,都是隨心所欲。

我感覺老家排輩分、編族譜是很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然而,現實當中很少聽到有人研究這些。

比如我們,我們村是單一姓村,全村150多戶,都姓趙,是從原來的老村分離出來的三個兄弟,逐漸繁衍,排輩分為「齊國惜久源,太廣庭生全,仁義建邦本,天順朝中興」,老祖一共排了這20個輩份,截止到我侄子這一代,老村新村總共繁衍了有13代人,我算是倒數第二輩,20多歲,倒數第一輩零星有8個左右的小孩,有的剛出生,有的剛上幼兒園。13代人中,已經逝去的為「齊國惜久源太廣」7輩人,村裡正排的為「庭生全,仁義建」六輩人,其餘七輩人還未出生。

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輩分表幾乎是一首詩,是有很強的美好寓意和期望的,而且還有個功能就是身份識別,只要知道對方叫什麼名字,就知道應該喊什麼了,這也是很強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反而很少有人講起。現代人基本都不講究了這些了,小孩起名,中間的字不再按照輩分表走,都是隨心所欲,喪失了身份識別功能。也就不再有文化承載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重名的很少,現在重名的很多的一個原因。

現在就算已經隔了很久沒有回去老村,也都不認識,但是兩個村同一姓的陌生人只要一說是哪個趙莊的,什麼輩分,輩分一捋,就知道該怎麼稱呼了,比如,我有個同學,他奶奶就是我們原來的老趙莊的,一排輩分,他要喊我舅老爺。

我覺得,有識之士並且有能力有專業知識積澱的人,可以研究一下這個,搜集一下輩分排編的內在含義和排編內容以及其在文化傳承、身份識別和美好寓意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等方面的知識。現在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那麼多,詩詞戲曲都在演,為什麼不弄個這個類型的呢?相信一定會掀起一場大的社會討論和追根溯源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逆水千帆競 的精彩文章:

TAG:逆水千帆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