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書評:藝術,從未間斷

豆瓣書評:藝術,從未間斷

本文作者「嚴蓓雯」,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感覺像是上個世紀的事,80年代吧,在區里的文化館,竟然辦了一次當代藝術展。我和同學,還是初中生呢,進去欣賞了一圈。「這也是藝術?!」當時小小的我腦袋裡就這麼想,面前是剛殺死的兩隻雞,血流了一地。 這個印象一直持續到現在,持續到我開始譯《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隨著最後一個字的輸入,隨著這些如雷貫耳的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圖片,一一展示在眼前,隨著各路藝評家一針見血的分析,我心中這些年的疑雲開始慢慢散開——「當代藝術看不懂?」那要看怎麼去看。 其實,以「反叛」為表象,以「拒斥」為主旨,以「潮流」為驅動的當代藝術,內里兜兜轉轉,都沒有離開過經典/古典藝術那條道路。在我看來,藝術品,作為美的表達,離不開「材料」、「形式/結構」和觀念。稀奇古怪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看起來跟古典建築非常不同,「當代的偉大沒那麼難,它大聲說,我們已經走出了過去的那種偉大,準備好迎接我們自己的新偉大了」,而且,藝評人也聲稱,「這個建築的空間和時間一致,你所看見的整體其他任何人都看不到,除非你騰空你的位置(讓別的人站在你的位置上)」;但是,它對材料的探索,與古典繪畫試圖表現人體及織物的各種質地是一脈相承的。比如在提香的《基督與通姦婦》中,溫暖的肉體、豐富多彩的衣服和閃爍著光澤的金屬或絲綢表面形成了令人心曠神怡的對比;而在古根海姆,「建築的金屬、石頭、玻璃元素冷淡漠然,以快樂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藝術,就是展現出材料的潛能,這一點,古往今來並沒有改變,只不過當代藝術在材料的探索上走得更遠。 如果我們說古典藝術某種程度上呈現為一種單向的、靜止的形式,那麼很多當代藝術把這種形式變成了雙向的、互動的。菲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的代表作品是展覽上堆疊的海報和糖果,它們不斷被人取走,又不斷被補充,形象地回應了本雅明所說的「當代大眾想要讓事物離自己『更近』」的慾望;而徐震的「香格納超市」,裡面每樣東西都是普通超市隨處可見的物品,只不過這些物品只是外包裝而沒有內容,參觀這個「超市」的觀眾,有人會拿起空空的一罐飲料,按飲料的實際銷售價格付費,完成了藝術品的意義塑造。但這其實也不是當代藝術的「發明」。提香的名作《聖母升天》安放在弗拉里教堂的祭壇上,其構圖與教堂本身的哥特式建築風格相呼應,創造出這樣一種幻覺:祭壇畫構成了窗花格拱形後殿中的一扇巨窗,而神跡似乎真的就在祭壇上直接發生了。當代藝術在形式上的探索只是更進一步告訴我們:藝術的美、藝術的意義,存在於它與觀看對象、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中。 如果材料、形式只是物質性的「形而下」,那麼藝術品的「形而上」的主旨、觀念,也並沒有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達米安?赫斯特的「牛頭」,有兩個,是一對,但彼此掉過頭去,藝術家以此來表達對「關係」的看法,他甚至將四個擺滿瓶瓶罐罐(裡面裝著兩頭牛的內臟和大腦)的柜子稱為《妥協的愛人》;而他對製作藝術品的興趣,出自他對生與死的思考:「我看著我的拼貼作品:所有這些爛木頭塊兒,地板上那些腐爛的、被拋棄的垃圾,在我設計的形式安排里,(我覺得)很像死亡,還有一些幾乎碎裂的塑料和髒兮兮的薄紗。『我身上也在發生這些事兒,』我想。這改變了一切。所以,你瞧,它們既是生又是死。」達米安用拼貼作品來探詢的人與人的關係、生與死的關係,難道跟古典藝術比如神話畫里對什麼是永生什麼是凡人終有一死的刻畫有什麼不同嗎? 我覺得我慢慢有點理解當代藝術了。其實,不管是藝術家,還是我們普通觀眾,一生在面對的,難道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材料嗎?不是我們可以將這些材料體現出來的結構形式嗎?不是這些由材料構成的結構所呈現或追問的意義嗎?藝術的使命在於探索新的可能、新的邊界、新的領地,當代藝術在古典的基礎上前行著,它從來沒有失去這一根基,也沒有所謂的「決裂」。套用《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編輯評價《frieze》的話,「每一期都書寫歷史」,每一個當代藝術的發生,都是歷史的螺旋式重現。

(全文完)

本文作者「嚴蓓雯」,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嚴蓓雯」關注Ta。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戰」或「逃」:童年不良經歷教會大腦的模式
豆瓣影評:案情之外全是絕望
豆瓣日記:白露:庭前梨棗熟,遠岸淡秋光
豆瓣日記:情書/理想型
豆瓣日記:認真聽也好,聽到睡著更好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