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割禮,石刑,生育工具…艾美獎大贏家壓抑到窒息?

割禮,石刑,生育工具…艾美獎大贏家壓抑到窒息?

北京時間9月18日上午,美國電視艾美獎落下帷幕,艾美獎是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素來享有「電視界奧斯卡獎」之稱,其地位大概相當於國內的飛天獎吧~

艾美獎的獎盃是一個長了翅膀的女人抱著一個原子,翅膀代表藝術的繆斯女神,原子代表電子科學,是由電視工程師路易·麥克馬納斯以妻子為模型設計的。

本屆艾美獎的大贏家,是一部跟獎盃一樣同樣十分具有女性色彩的電視劇,叫做《使女的故事》。在頒獎禮上,《使女》劇組橫掃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最佳劇集等各大獎項。

這部電視劇改編同名反烏托邦小說,原著是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一直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家的熱門人選之一。

在未來的某一天,核戰爭帶來的污染導致女性生育率下降,隨著世界末日論的加劇,失去繁衍後代機會,人類陷入莫大的恐慌中,這種情況下,極端宗教組織趁虛而入,宗教武裝力量日益強盛,並且建立了吉列共和國,在這裡,女性毫無尊嚴可言,全部回歸「傳統」,成為男人的附屬品。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則被訓練成使女,輪流為身處權力巔峰的大主教生兒育女,對使女來講,延續後代就是她們的使命,是她們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上帝賜予了你們生育的能力,生孩子就是你們的義務,而不是權利。」

大主教Fred是吉列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自從發動了戰爭,走入權力中心後,他就從與妻子相親相愛的正常男人,變成了一個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他發明了「受精儀式」,儀式進行時,先要誦念經文,然後使女在主教妻子的膝下與主教交合。

對使女來說,「反抗」是不存在的,凡有不服從或者想逃跑的女性出現,都會遭到懲罰和侮辱,有的會被當眾施以「石刑」,讓其他人直接用石頭砸死當事者;有的還會被送去充滿輻射的殖民地等死。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服從,「天佑順從者」,是她們的信條,甚至與主教同房時,也不能直視對方的眼睛,「如果我的右眼冒犯了您,挖掉它。」

對使女來說,自由是不存在的,她們不被允許看新聞或者了解世界,除了充當「生育機器」的時間外,她們只能背誦宗教語錄,如果想要外出購物也必須是兩人同行,名為做伴,實則互相監督。

而那些失去了生育功能的女性,則大部分淪為僕人,被稱作「馬撒」,女同的下場則更為凄慘,不能生育的被直接絞死,能生育的則實施割禮。

所謂「割禮」,就是割除女性的一部分性器官,並且直接用鐵絲等不曾消毒的器具直接縫合傷口,這種手段,可以保留生育能力的同時免除女性的性快感,並防止對方出軌。

這部電視劇整體故事情節都十分壓抑,讓觀眾難過到絕望甚至是窒息,想起這是虛構的時候,又長處一口氣,結果不等輕鬆下來的時候,又忽然怔住,這真的是虛構的嗎?

在現實生活中,真的不存在這種荒誕的情節嗎?

文中我們提到的「石刑」,在現實生活中只能更加殘忍。

在某些宗教教法中規定,已婚者犯通姦,只要有四位證人,就可以判處亂石砸死。

對已婚已育女性施以石刑的時候,會要求她的父親及家人必須宣布這人不再是他們的女兒,然後把人扔到坑裡用沙土埋到胸部以下的部位,並且對她扔石頭,而行刑用的石塊也是經過專門挑選的,以此保證受刑者是痛苦死去的。

而這種被國際社會普遍被認為過於殘酷的刑法,在中東很多國家以及阿富汗、東南亞等地區,都還廣泛存在。馬來西亞總理甚至曾當眾表態要支持石刑合法化。

同樣的,「割禮」在阿拉伯民族以及非洲等地也十分盛行,甚至還流傳了千百年。

女性的割禮與電視劇中表現形式大體一致,除了確保婚後對丈夫忠貞外,同時保證女孩在婚前是絕對的處女。

而更加殘忍的是,這項「儀式」通常在女孩四到八歲之間就會進行,並且大部分割禮都是私自處理,沒有麻醉,沒有專業醫生,接受手術的女孩經歷過巨大疼痛的同時,終身都會飽受折磨。性交時傷口會被撕裂,然後癒合,然後再撕裂,就這樣周而復始、苦不堪言。

(在割禮盛行的許多地方,女孩沒有進行割禮會嫁不出去的)

在我國封建社會,也存在過一種類似於割禮,並且對女性身體造成終身傷害的「儀式」,那就是「裹腳」。

裹腳大致起源字隋唐五代時期,宋朝時開始興盛,只不過這些時代的裹腳還沒有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明朝程朱理學成為主流後,人們逐漸被「存天理,滅人慾」「三綱五常」等主張洗腦,裹腳也成為女性的「必修課」,據說明末張獻忠進佔四川時,把很多婦女的小腳砍下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峰」。

而這個時期的也對裹腳的「成品」形狀產生了要求,女子的腳不但要小而且還要縮至三寸,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

跟如今某些地區盛行的「割禮」一樣,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沒有進行過裹腳的女性,也是嫁不出去的。

裹腳也是從女孩大約4、5歲時就開始,將腳拇趾外的四個腳趾向腳底彎曲,緊貼腳底,並在腳下趾間塗上明礬,用裹腳布牢牢抱起來,時間一長,腳纏得弓彎短小,使腳底凹陷,腳背隆起,腳的長度會被縮短。清代作家李汝珍在小說《鏡花緣》中描寫裹腳的結果:「不到半月,腳面彎曲,折作四段,十趾腐爛,鮮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爛的血肉變成膿水,流盡後只剩幾根枯骨。

這種嚴重影響了女性腳部正常發育的行為,會導致終身的痛苦,民間有諺語說「裹小腳一雙,流眼淚一缸」。然而,就算如此,也屢禁不止。

到了清朝,雖然裹腳風氣登峰造極,順治、康熙、乾隆都曾先後下令嚴禁裹腳,卻始終難以達到目的。

這種畸形的審美流傳久遠,直到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立法禁止裹腳,才逐漸在全國範圍內開始「解放雙腳」,而裹腳風俗的完全消失,還要追溯到建國後。

而更加可怕的是,曾有網友爆料,在某些所謂的「女德班」,裹腳已經開始逐步復甦:

(如果是真的,那這種所謂的「女德」就實在太噁心了)

同樣的,割禮也開始向外蔓延,7月份的一篇報道顯示,隨著難民的大量湧入,德國境內執行割禮的人數開始劇增,婦女權益組織「婦女之家」發布過一組數據稱,目前德國有超過5.8萬女性接受過割禮,比去年增加1萬人。

同樣的,在當今社會,「生育」依然是所有女性必須面臨的「使命」。

未婚或者已婚未育的女性被很多公司拒之門外;

未婚女性從20出頭開始就被各種催婚;

「順產」有利於生二胎;

生了女孩會被嫌棄;

高齡產婦拚死生育……

這些都不是空口白牙的胡說。

曾有奶奶因為兒媳的二胎又是女孩兒而大發雷霆,殘忍的殺害了剛剛出生4天的孫女。

曾有34歲的高齡產婦,高血壓合併子癇前期,既往高血壓病史十餘年,膽囊結石等,卻在五年內四次懷孕,一次早產,一次胎停,一次宮外孕,第一次懷孕時還是接受了試管嬰兒手術。最後一次,重度子癇+死亡率90%的主動脈夾層,卻不聽醫生勸阻執意生產,最終母子雙亡。

死者已矣,我們不知道她是自願還是被迫,但是很明顯,從頭至尾,她和她的丈夫,考慮的都是只是,要生孩子而已。

對於一對夫妻來講,孕育一個孩子,應該是因為希望能讓愛情延續,而可惜的是,很多生育,都只是為了「繁衍」罷了,儘管從來沒有哪項法律規定過女性必須生育才行。

不要以為這些事都是特殊情況,上世紀70年代的伊朗,也是民風開化,與現代大部分文明國家別無二致的。

79年革命後的伊朗卻只有:

某些女性的現在,正是我們千方百計擺脫掉的過去,但是,誰又能保證,我們的未來,不會成為過去?所謂「反烏托邦」,證實曾經發生過或者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最後,《使女的故事》中,女主June感慨,「沒有什麼會一瞬間改變,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在你還未發現不對勁時就已經燙死了。」

共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勝門娛文樂 的精彩文章:

同樣演古代富婆,孫儷是女馬雲,范冰冰是穿日本服裝的瑪麗蘇
暢讀娛樂專訪孟非:最萬惡的表述是「輸在起跑線上」

TAG:德勝門娛文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