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誤區1:面癱是因為「吹風」引起的

正確認識:面癱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癱通常發生在季節變換明顯的時候。空調、電扇造成室內外溫差明顯,坐車對著窗戶吹風或睡覺,都會導致面癱的發生。可能有人會問:「同樣吹風、忽冷忽熱,為什麼有人沒事,有人卻發病呢?」實際上,個人的身體狀態對發病也起著重要作用。

疲勞、睡眠不佳、情緒低落或激動,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經期等,都是面癱的易發病因素。因此,要預防面癱,不僅要避免風寒對面部的襲擊,還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平和心態,多鍛煉(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放風箏、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誤區2:把面癱當「中風」

正確認識:「中風」可以出現面癱,但面癱不一定是「中風」

有的患者發現自己「不能閉眼、不能皺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後就懵了,以為自己「中風」了。其實,絕大部分面癱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與大腦病變引起的「中樞性面癱」的發病原因不一樣,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也不同。後者常伴有「中風」的其他癥狀,如頭痛、嘔吐、偏癱、失語、半側肢體麻木、大小便失禁等。雖然兩者都有面部異常的表現,但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誤區3:不能過早做針灸治療

正確認識:針灸介入越早越好

一旦發現自己面癱了,患者也不必過於焦急,應儘早去正規醫院就診,因為合理的治療可以縮短病程,早一天治療就能早一天痊癒。急性期面癱患者可通過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和b族維生素,以減輕面神經水腫,緩解神經受壓,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同時,患者還應儘早對著鏡子進行功能訓練,輔以面部肌肉按摩,以促進恢復。過去,不少醫生和患者都認為,面癱患者在急性期(起病後1周內)不宜做針灸,以免過早,過強的刺激加重面神經局部的水腫。不過,現已有研究表明,針灸治療介入的時機越早越好,因為針刺可有效控制面神經的炎症發展,有利於面癱病情的好轉。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誤區4:面癱不治療也會很快康復

正確認識:大多數患者需要正規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

研究表明,神經損傷後的再生速度為每天2毫米,因此,面癱從起病到恢復一般需要4~6周。雖然面癱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體質較好、癥狀較輕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能慢慢恢復,但對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時、系統的治療還是必需的。

特別是那些重症患者,若起病早期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另外,由於面癱存在一定的複發傾向,故即使已經治癒的面癱患者,在生活中仍應注意避免誘發因素,預防病情複發。

科普:關於面癱的4個常見誤區

為幫助更多的面神經患者早日擺脫疾病的侵害,南京仁康醫院特邀北京301醫院主任閆滔於19-20日在南京仁康醫院進行面神經疑難病症聯合會診,一同為面神經患者的康復之路助力!

針對患者: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神經疾病患者

會診專家:閆滔

專家擅長:多樣化治療梅傑綜合症、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面癱、面神經炎、面神經麻痹、面肌萎縮等面部神經性疾病。

如需幫助,可諮詢(hfsdyy120),希望您能夠早日恢復健康生活。

這些疾病用針灸都有作用?
容易和面肌痙攣混淆的4種面部疾病
你了解兒童癔症是怎麼回事嗎?
總是負能量纏身?可能是好久沒早睡了
強迫症患者和完美主義者的區別

TAG: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