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福鼎白茶因何而耐泡?

福鼎白茶因何而耐泡?

有人說:「一杯福鼎白茶,可以輕鬆度過一天的休閑時光。」事實卻也如此,福鼎白茶耐泡,在茶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耐泡程度的高低成因繁多,有茶青品種、製作工藝、存放條件、溫度濕度等。

(太姥山)

比方說,茶樹環境及工藝因素。一個適宜茶樹生存的優良環境,能讓茶樹新陳代謝出更加豐富的物質,內含物質沉澱穩定,相對來說較為耐泡。

(白毫銀針與鐵觀音)

製作工藝也有很大的關係,比方說,紅茶、烏龍茶等揉捻過的茶類。在第一次沖泡會被浸出80%的物質,而第二次沖泡則會被溶出95%的物質,在第三沖泡時基本已經全部浸出,四五次已經毫無味道了。而白茶則不會,尤其是老白茶,前三次沖泡甚至只是預熱,從第四五泡開始才是真正的茶湯,直至十餘泡,雖然有些寡淡,但滋味猶存。

(2008年壽眉老白茶,圖片為煮過後的茶湯)

揉捻程度越深的茶葉,其內部的細胞壁便破壞的越深,浸出物便釋放的越快。而白茶不炒不揉,純天然的製作工藝保留了較為完整的細胞壁。慢慢浸出,每一次沖泡滋味都在加深,每次沖泡都有新的體驗。

(十五年陳新工藝白茶)

有些年份比較久的老白茶在沖泡中出現不同香氣滋味的變化。筆者有幸曾嘗過15年陳的新工藝白茶,在經歷了一個早晨的沖泡時,呈現出四種變化中的滋味。從桂圓殼味轉為棗香味,荷葉香再轉為葯香味。臨近中午時,沖泡滋味雖然寡淡,韻味仍在,投入銅壺熬煮,又能喝一下午。(親身體驗)

(白茶存放倉庫)

其次,存放條件,對耐泡程度也有影響。比如說濕度、光線等。當干茶水分超過6%時,葉綠素會被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動氧化,會生成大量微生物,也就是俗話說的發霉。而在大氣濕度較高的南方,稍微暴露在空氣中幾小時就能讓茶葉受潮。受潮的茶葉不僅不耐泡,而且雜味極高,若有霉變跡象,不建議飲用。

(實驗:存放玻璃罐中的白茶)

其次,光照。任何光線都帶有一定的熱量,有些熱量是人體所感受不到的,比方說燈光。而茶葉內的物質收到熱的作用,會產生內質物的變化。我們茶聯專門有做過,將茶葉放置在封閉透明玻璃罐中,放置在展示架中,放置15日。15日後,干茶已無香氣,滋味明顯變差,三泡左右便只有茶色而無茶味了。所以,存放方式是否合理與耐泡程度也有一定的關係。

註:部分圖片、參考資料來源於網路,由說茶者原創,轉載需同茶聯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茶道 的精彩文章:

武夷岩茶之岩韻: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那些愛喝茶的人,最後都變得怎麼樣了?
壺中天?慈光書架〈一壺揮塵 禪茶共修
蓮子雪梨藏茶粥
50張經典水彩鳥兒收藏學習

TAG:微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