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女子看病難,寧願不要命都不要看醫生

中國古代女子看病難,寧願不要命都不要看醫生

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十分講究男女有別,在這種環境教育下,女子自身也十分看重貞潔觀。古有《烈女傳》、貞節牌坊等都是女子守護貞潔的產物。

古代未婚女子輕易不可出閨房,已婚女子的言語穿著也是十分講究,男女之間不可輕易有肌膚之親,牽牽手都是一種禁忌。那麼古代的女子生病了怎麼辦?

古代在儒家倫理的主導下,也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大部分的醫生都是男子,故在古代醫生中也經常說「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因為男女之間的禁忌特別多,一不小心都會觸碰到女子的尊嚴問題。明代朱元璋就下旨「宮嬪一下有疾者不得入宮」,宮中女子生病只能通過口述讓醫生開藥方,這無疑加大了對症下藥的難度。宮中女子金貴都這樣,更不用說是民間了。

普通女子如果只是得了簡單的感冒發燒還好,如果是都了婦科方面的疾病,那麼基本都是得等死或者讓其自然痊癒了。《節婦》中記載了一個寡婦馬氏得了乳腺生瘡潰爛,十分嚴重,但還是拒絕就醫,最終因病去世。馬氏說:寧死,此疾不可男子見。

古代醫者將就望聞問切,切脈是診斷病情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古代,男醫生不能觸碰女子的手,明代《習醫規格》中更是明確規定了給女子看病,需要用薄紗蓋住女子的手隔著帷帳診斷。由此也間接說明了古代女子的貞潔觀念非常強。

古代女子的手不可被陌生人碰觸,否則視為失貞。見又不能見,碰又不能碰,古代醫生為了給女子看病,也動了不少腦筋。唐代有個醫生名叫昝殷的,他最擅長的領域就是婦科。他為了更好的治療女子,隨身都攜帶著一個女子的模型,診斷時就讓女子在模型上指出不舒服的位置,從而更好的下藥。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古代女子看病男醫生迴避有時候也是為了保護男醫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古代不乏女子趁看病之機會,以美色誘惑男醫生。宋《夷堅志.丙》中就記載了當時的名醫聶從志有一次去給邑丞夫人李氏看病,李氏長得很漂亮,但因丈夫經常不在身邊,所以產生了寂寞之感,想與聶從良共枕眠,嚇得聶從良開門就跑,從此不敢踏入邑丞之家。

這是時間的普通女子,對於皇宮中的女子,看病就更講究了。雖然古代也有女醫生,但是在一些重病上,還是男醫生比較有水平。宮廷之中給高貴女子看病更是用上了「懸絲診脈」。

在清朝的太醫檔案中就記載著,有一次慈禧生病,讓一個姓陳的御醫看病,御醫先讓宮女把絲線一端系在了太后手上,一端由自己端著,最後醫治好了慈禧的病。但其實陳御醫已經提前想太后身邊的宮女和太監打聽了太后的病情,懸絲診脈這是做做樣子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