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正確的風險觀應對「黑天鵝」和「灰犀牛」

以正確的風險觀應對「黑天鵝」和「灰犀牛」

本文導讀「黑天鵝」「灰犀牛」是近期金融行業的熱詞。前者指的是流動性風險、外部衝擊等風險事件,後者指的是諸如高槓桿、資產價格泡沫、影子銀行等體量較大、可能爆發的風險。除了要認識這些風險的表象以外,人們也會思考,造成這些風險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與當前的金融市場體系有什麼關係?監管應該如何應對?

「黑天鵝」「灰犀牛」是近期金融行業的熱詞。前者指的是流動性風險、外部衝擊等風險事件,後者指的是諸如高槓桿、資產價格泡沫、影子銀行等體量較大、可能爆發的風險。除了要認識這些風險的表象以外,人們也會思考,造成這些風險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與當前的金融市場體系有什麼關係?監管應該如何應對?

針對以上問題,不少專家談及金融監管體制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陶玲表示,目前監管體制方面主要的問題是協調不暢,並且存在監管空白地帶,因而出現了很多以創新之名的金融活動,積累了金融風險。因此要加強協調,統籌協調對持牌金融機構的監管,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活動,同時改革監管的規則、方法和技術。

陶玲表示,從監管規則的角度看,目前實業投資金融機構股東資質審查不嚴格,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規則缺失,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管規則不協調,要從這些方面補規則的短板。在監管方法上,要從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加行為監管方向轉變,功能監管強調以金融業務的屬性來確定監管主體,行為監管強調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由此形成對所有金融業務和金融活動全覆蓋的監管制度。對於金融創新活動,要有新的監管技術去穿透、識別其真實金融屬性是什麼,由此將其納入到監管架構中給予一定的監管安排,但是同時趨利避害,留出創新的空間。

引入宏觀審慎管理

在陶玲看來,上述風險產生於多方面原因,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根據原因找對策。首先是關於實體經濟和金融風險的關係方面,確實金融不能脫實向虛、不能搞自我循環,但也必須認識到,很多金融風險來自於實體經濟的問題,實體企業盈利下降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渠道傳遞到金融部門,表現為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債券市場發生違約信用風險。如果實體經濟能跨越周期,調整好結構,那麼就有相當的金融風險可以控制住。

陶玲還認為,在經濟金融周期的變化中,逆周期宏觀調控的阻力比較大。

「在經濟上行的時候,各方面的幹勁都很大,希望央行放鬆銀根;這時候就可能會積累一定的泡沫。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金融風險水落石出,這時候各方對金融風險的承受力可能會到臨界點,又想呼籲負責宏觀調控的部門進行放鬆,所以我們一直缺少一個逆周期調控的時間窗口。」陶玲說。因此,宏觀調控要增加宏觀審慎管理。貨幣政策以總量為調控目標,宏觀審慎管理則直接作用於金融體系,用來調整逆周期、跨行業、跨市場的風險,避免單個風險形成集合謬誤,單體行為形成系統性風險隱患。

此外陶玲表示,對外開放程度不足,也是金融風險形成的原因。對於中國這一新興加轉軌的經濟體而言,對外開放確實是在某些領域還存在著一些阻力。

「我們的規則跟國際通行規則並沒有完全接軌,我們的市場上缺乏一些國際性的做市商,所以羊群效應非常明顯,境內外的市場不能對等,出現了跨境套利的行為。」陶玲強調,要通過對外開放建立更加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規則體系,以此來形成一個穩健的、不會出現過多羊群效應的市場環境。

監管要跟上市場發展進度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分析影子銀行風險時表示,經過這幾年影子銀行金融體系的創新、制度性套利等,債券市場、信貸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私募股權市場等前所未有非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各個市場之間資金的價格是在同向波動。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對中國未來面向間接調控體系的建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市場基礎。但是這一體系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中國的金融體系變得前所未有的不穩定。金融市場上流動性很好的各個領域,都經歷了金融市場異常的、非常劇烈的波動,相隔的時間如此之短,也是史無前例的。」高善文表示,表明這一體系在高速演化的過程當中,也帶來了非常大的風險和潛在的問題。

高善文認為,核心問題是,金融市場行為快速演化,但監管體系還落後於金融體系的發展,沒有形成恰當的監管、相應的撥備要求和流動性控制。

資本充足率一直都是中國金融監管指標體系里最基礎的指標,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近幾年中國的金融資產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風險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例如,證券化金融資產的風險主要來自於透明度、產品的信息披露。所以,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衡量正在由過去的資本是否充足為主,慢慢過渡到資本是否充足以及市場是否具有透明度的雙重標準的時代。

「由單一的風險結構時代過渡到雙重風險並重的時代,這預示著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的進步。」吳曉求表示,原本的監管架構難以覆蓋新的風險結構,因而要推動金融監管改革。況且現在科技對金融的影響已經非常巨大,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改變了金融的生態和業態,只有對這些風險結構的變化有透徹的了解,才有可能做好風險防控。

評論:防控「灰犀牛」 重在早應對

「灰犀牛」事件大多不是小問題,且早有預兆,但常被視而不見。不了解風險所在、不重視風險苗頭,可能是最大的風險

在變幻難測的金融風險面前,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力求見事早、出招快,是需要始終堅持的策略和態度

「灰犀牛」成為熱詞,表明社會各方對金融安全高度關注。對於各類風險苗頭,如果疏忽大意、應對不力,就有可能釀成衝擊底線的風險事件。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這四個「早」提醒我們,搶佔先機對於風險防範至關重要,只有增強危機意識,保持高度敏感,才能有效把控局面,守住底線。

之所以要「早」,與金融風險的特點有關。金融是一個極易發生風險的領域,而且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強,不僅「黑天鵝」會突如其來,看似行動緩慢的「灰犀牛」變身憤怒的「狂牛」,往往也在轉瞬之間。因此,對待風險隱患須格外小心,很多時候一旦出了事就來不及了。不了解風險所在、不重視風險苗頭,可能是最大的風險。在變幻難測的金融風險面前,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力求見事早、出招快,是需要始終堅持的策略和態度。

堅持「早」,還能將金融風險的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防範,是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化解,則是風險事件發生後的應對。上醫治未病,防患未然勝過亡羊補牢,防範金融風險付出的代價,要遠遠小於化解風險。當然,這對前瞻力、預見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立足於早,關口前移,才能利用好寶貴的時間窗口,盡量減少風險的發生,最大程度降低風險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損失。

有人會想,對金融風險的巨大危害,人們早已有充分認識和切身感受,但回想全球金融史,大大小小各種風險事件一再發生,為什麼沒能汲取教訓卻一錯再錯?如果說「黑天鵝」有突發性、難以預測,還情有可原,但「灰犀牛」事件大多不是小問題,且早有預兆,為何也常常被視而不見?這背後的社會心理和人性弱點表明,「早」防風險,並不容易做到,對人們的態度、決心和能力,都是一個考驗。

面對風險,不能心存僥倖。「灰犀牛」事件發生概率不小,但爆發時間點並不確定,有時市場的不理性狀態會持續很久。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於顯而易見的隱患就會見怪不怪,拖延應付,認為未必會出什麼大事。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當時房地產泡沫已經很明顯,還出現了「零首付」等怪象,危機發生前兩年,無力還貸的人急劇增加,然而,溫水煮青蛙讓人產生麻痹,最終溫水變成了沸水。從我們目前的情況看,雖然風險總體可控,但也存在一些潛在隱患,防控金融風險被列為當前金融工作三大任務之一,某種意義上就是敲響警鐘,體現了高度重視、未雨綢繆的態度。

面對風險,要有堅定意志。應對金融風險和挑戰,本質上是對過去一些不當行為的糾錯,不可避免要付出代價、經歷痛苦。很多時候,人們確實意識到了危險的存在,但如果走出困境需要付出較大代價,就會產生強烈糾結,延誤及時採取措施的良機。而且,那些利益受損的群體往往也會成為行動的阻力,這就需要處理好局部和整體、短痛和長痛的關係。刮骨療毒的勇氣,咬住青山的定力,在面對金融風險時顯得尤為可貴。

面對風險,還要科學防範。事要做得早,還要做得對。比如,風險苗頭往往存在於多處,要分清輕重緩急,把握節奏力度,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積極穩妥防範處置突出風險點。再如,一些風險的源頭是體制機制漏洞,這就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固金融安全防線,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從而實現標本兼治,長治久安。

聲明:本篇文章由【不良資產管理圈】(微信號:DisAMClub)原創內容,若要有轉載請聯繫後台!否則視為侵權!

不良資產管理圈社群

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研究與服務智庫

提供及時和權威的行業新聞、數據和研究報告

添加不良資產管理圈管理員為好友

發送名片申請加入社群

通過審核的邀請加入社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良資產管理圈 的精彩文章:

900萬!北銀消費金融吃史上最嚴消金罰單!
村鎮銀行區域聯合重組的思考
中國信達公布2017年中期業績
為什麼在資產配置當中一定要有「私募股權投資」?
行長必須講得清本行的發展趨勢、特點與優勢

TAG:不良資產管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