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大咖駕到!傳授24節氣養生之道

大咖駕到!傳授24節氣養生之道

點擊標題下「和諧燕羅」可快速關注

「秋分,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過後,晝夜平均,氣溫明顯轉涼,空氣變得乾燥。

近年來,

節氣文化逐漸深入人心,

大家開始看電視節目、聽講座,

都很關心什麼節氣,

應該做什麼、吃什麼。

這不,

市非遺保護協會王程太主席

給燕羅洪橋頭社區的居民,

上了一堂「秋分」的養生課!

近日,國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研究員、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原主任、深圳市非遺保護協會主席王程太,市非遺保護協會副主席、研究員、寶安區群藝館館長劉明軍一行專程來到燕羅街道,看望慰問寶安區唯一一家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七星獅舞」代表性傳承人文琰老先生,介紹全市非遺保護工作最新進展,開講《二十四節氣系列講座》之「秋分」。洪橋頭社區40餘名群眾聆聽了講座。

王程太

多年潛心研究二十四節氣,在深圳衛視等媒體連續開辦講座欄目,深得行內好評。節氣是氣候變化的時間點,它們不只是傳統生活的詩意呈現,更是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節氣的來歷、相關的民間故事傳說以及風俗、氣候變化特點、飲食、養生和有關注意亊項等應該成為國人必知的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系列講座》之「秋分」

王程太主席詳細介紹了「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稱降分。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此時正逢秋收、秋耕、秋種,養生方面宜陰平陽秘、收斂閉藏。

飲食方面

秋分時節要要防止涼燥,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們品嘗螃蟹的最好時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適宜多吃。

精神方面

精神調養方面,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老人可減少說話,多登高遠眺,讓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消散。同時,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複發季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他建議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節日養生

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要「順時而食」

送給大家最後幾個節氣的食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