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秦墓出土青銅鼎,裡面裝滿了狗肉湯,兩千年前的狗肉湯長啥樣

戰國秦墓出土青銅鼎,裡面裝滿了狗肉湯,兩千年前的狗肉湯長啥樣

2010年11月25日,在陝西省咸陽機場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秦朝古墓,專家立馬前往勘察,在二期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發現了一件青銅鼎、一件青銅鍾以及一件漆器件,這座古墓規模並不大,專家根據墓葬大小以及出土的文物來判斷這座應該只是一座陪葬墓。

左邊是鍾,右邊是鼎

由於只是陪葬墓,墓中有價值的文物並不多,比較有價值的就是那青銅鼎和青銅鍾,這件青銅鼎高20厘米,腹徑24.5厘米,屬於戰國晚期的青銅器,原本以為挖掘工作就這樣結束時,這件青銅鼎卻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個驚喜,考古專家在搬運青銅鼎的時候發現鼎內有聲響,專家以為是雨水,也沒在意。

可當他們將青銅鼎帶到研究院時才發現,青銅鼎內裝不是什麼雨水而是動物的骨頭湯,鼎內的液體呈渾濁狀,沒有異味,起初的時候專家推測裝的可能是酒,因為在古代,鍾是一種裝酒的容器,而在很多古墓中也發現了酒,這比較符合邏輯,可在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鼎內的液體並不是酒,而是一種動物的湯汁,因為在液體內發現了動物的屍骨。

經鑒定該動物的屍骨是狗的屍骨,那專家是怎麼鑒定出是狗骨頭的呢?專家先是將骨頭提取出來,將其拼出了原有的樣子,然後將其和以前發現的屍骨對比,專家們一致認為該屍骨是一隻未成年小狗的屍骨,年齡在十個月左右,專家從中提取了17條肋骨,七塊脊椎骨還有13塊脊椎骨,拼完後發現這只是整隻狗的一半骨頭。

這鍋狗肉湯歷經兩千多年之所以沒有揮發的原因是墓穴內密閉條件很好,銅鼎的密封效果也較好,而且墓葬沒有被盜墓賊光顧,所以鼎內的湯汁才保留到了現在,那麼為何要把肉湯放進墓中呢?想必墓主人生前可能十分喜歡吃狗肉,家人為了讓他在地下也能吃上就將一罐狗肉湯作為陪葬品入葬,這其實很常見,因為考古專家從古墓中挖出了各色各樣的食物,有雞蛋、鯽魚、餃子甚至是麵條,這和古人對死的觀念有關。

古墓中的雞蛋

那麼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食用狗肉這種食物呢?

歷史上有文字明確記載食用狗肉是在商周時期,可據推測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食用狗肉,因為在很多新石器的遺址上發現有破碎的狗骨頭,留下了人類吃肉的痕迹,到了商周時期,狗肉成了貴族才能享用的食物,只有在天子大擺宴席的時候才會提供,普通人如果食用狗肉就是在挑戰禮法,是要被殺頭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商周制定的禮法已經不再使用,普通人也開始可以食用狗肉,我們所熟知的高漸離以及聶政都曾經當過殺狗的屠夫,這說明狗肉在當時已經流入了市場,這座戰國墓發現狗肉湯也就不足為奇了。

吃狗肉最鼎盛的時期是在秦漢的時候,一般比較喜歡食用十個月左右的小狗,那會狗肉的做法已經很多了,有煮、烤以及炒等,一般都是中原人在食用,可到了隋唐時期,狗肉卻在北方不流行老人,人們認為狗肉的比較低賤的食物,可在中國的南方卻開始食用狗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牧民民族進入中原,帶來了肉質更鮮美的羊肉,貴族階層就不再食用狗肉,吃狗肉也成了一種低賤的行為,所以就有了「關門吃狗肉」的說法。

樊噲也是殺狗的屠夫

可狗肉在南方卻一直很流行,人們認為狗肉「性溫」可以驅寒,南方比較潮濕,吃狗肉可以滋陰補陽,所以直到今日,南方比北方更流行吃狗肉。

文|寂無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此人為「上海皇帝杜月笙」幼子掃了45年墓,只因當初的一句諾言
此人雖曾是個漢奸,可他對中國人做的這些功勞,每個人都不該忘記
此人是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身懷一門絕技,皇帝看了龍顏大悅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