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歷史上六大懸案,到今還沒有人能找出答案!

中國歷史上六大懸案,到今還沒有人能找出答案!

在世界文明史中,中華文明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斷層,或者直接就被滅掉,唯有中國一直延續到現在。幾千年來,中國曾有過不少名人,他們的思想或事迹,影響著歷史發展的軌跡,也因此青史留名,被世人所銘記。中國歷史上的懸案眾多,懸案內容涉及失落的文明、帝王身世、名人之死、文化謎團、神秘寶藏等本文從眾多懸案中篩選出六大懸案,它們是:

Top1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的最終歸宿,一直是個謎團。

有一種說法是,老子一百零一歲仙逝,鄰里皆來弔唁。大多數人認同的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下落不明了。大多數人接受出函谷關這一說法,出了函谷關又去哪裡了呢?有可能經流沙奔印度去了。還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歸隱後的老子練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台「飛升」。總之老子的下落至今仍然是個謎,等待更多的史籍和文物去破解這個謎團。

【懸案內容】

西出函谷關後,老子到底去了哪裡?至今還是一個謎,後人對此既關心又無知,只能不斷地猜測。

Top2 西施的生死之謎

【懸案來源】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又稱西子,天生麗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越王勾踐之所以能夠復國成功,除了因他具有「卧薪嘗膽」的韌性和毅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利用西施來迷惑吳王夫差。色藝俱佳的西施周旋於吳國宮廷之內,為勾踐遞送情報,在勾踐滅吳的過程中發揮了不下於一個軍隊的重要作用。但奇怪的是,當吳王夫差遇難,勾踐重新執政之時,西施卻神秘地消失了。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西施究竟到哪裡去了?這個問題遂成千古疑問。

【懸案內容】

民間流傳: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姑蘇城破,吳國滅亡之時,西施的戀人范蠡匆匆來到吳宮深處,將西施救出,從水道進入雲霧靄靄的太湖。遠離政治鬥爭的漩渦後,范蠡化名陶朱公,以其雄才大略,經商致富,與西施二人從此過著極盡人間豪華的生活,福壽雙全而終。西施和范蠡本來是情侶,後來西施為了救國,兩人只能為國犧牲自己的愛情。待到西施功成歸國後,范蠡認為勾踐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再待下去會有危險,建議西施隨他一起逃走,歸隱江湖,不知所終。因為有范蠡泛於江湖的傳說,或許是後人不忍這位絕代佳人遭到悲慘的結局,就流傳出西施和范蠡歸隱五湖的美滿姻緣的故事,以寄託對他們的同情。

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的根據。根據歷史記載,勾踐這個人很有心計,早在他被吳國俘虜做人質之時,一次夫差生病,勾踐前往探病,竟口嘗了夫差的糞便。夫差很奇怪勾踐的這種做法,忙問其故,勾踐說:「臣聞嘗糞便之類,可知病情的發展;味甘則不佳,味苦則漸愈,今味苦,知大王之聖躬無礙也。」通過勾踐這些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狠手黑、陰險毒辣的人。范蠡輔佐勾踐幾十年,對勾踐算是看透,所以等到越國滅吳復國之後,便退隱江湖,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越絕書》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然而今傳的《越絕書》卻並無「同泛五湖去」這段文字,這是歷史更迭的時間鏈中的佚文還是唐朝人自己杜撰的美好的愛情故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明代戲曲作家梁辰魚的《浣紗記》也詳細描繪了這段歷史,范蠡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巡遊故里,在諸暨苧蘿山下若耶溪,偶遇正在浣紗的西施,為其天姿國色所傾。於是,二人以溪水之紗相訂白首之約。不久,吳王領兵打進了越國,越軍被打敗,越王勾踐作了俘虜,范蠡也到吳國做了奴隸。三年以後,勾踐夫婦和范蠡返回越國。勾踐力圖報仇雪恥,便採用了范蠡所獻的美人計。夫差一見西施,果然大喜,寵愛無比。他自以為打敗了越國,天下無敵,最後卻反被越國滅掉。勾踐正要論功行賞,范蠡卻不願做官,接了西施,隱姓埋名泛舟湖上。

可惜,這大概只是美好的願望而已。

民間流傳的還有:西施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

西施沉水而死

《墨子·親士》篇記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這裡的「沈」字,講出了西施的死因。《修文御覽》轉引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的逸篇對應,有「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鴟夷也就是裝伍子胥屍體的那種皮囊。

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和柏楊先生的《皇后之死》根據《吳越春秋》這段史實附會了如下情節:越王把西施擄回了越國,第一天晚上勾踐就叫她侍寢:「夫差能夠與你同床共枕,我為什麼與你不能?」越王妻子大發醋勁,妒而生恨,背著越王把西施沉入水中,還說:「此乃禍水,豈可久留?」當了「美人計」的工具,事成之後,被人棄之,還是合乎情理的。

西施沉水是勾踐吃醋而為。為了使西施死心的替他完成使命,勾踐和范蠡約定:滅吳之後,將西施賜於范蠡,不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戀,同時也穩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吳宮,心存越國。但是滅吳之後,陰險的勾踐變了卦。他不會讓自己心愛的女人落到別人的手中,於是下令將西施鴟夷沉江。

在後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史記》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隻言片語。

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其實,墨子關於西施的記載大概是最真實的,按一般說法,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應是關於西施最早的記錄。

Top3 徐福東渡之謎

【懸案來源】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的時代。後來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藥,一去不返。鄉親們為紀念這位好心的名醫,把他出生的村莊改為「徐福村」,並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廟」。後來,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廣澤為王之說。

司馬遷的《史記》中說,「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秦始皇最終沒有得到長生不老的丹藥,而他滿懷希望派出的求葯團隊也一去不回。徐福帶著五千多人的隊伍,長途跋涉,尋找傳說中的三神山,最終,找到了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自立為王,再也不願意回家鄉了。那徐福最終去了哪裡呢?

【懸案內容】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裡呢?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

傳說之一:事故

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

傳說之二:日本

後人以為是台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

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

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

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台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迹,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

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迹、遺迹、墓地,均屬後人虛設。

傳說之三:美洲

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

兩千多年來,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依然爭論不休。因為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其他地方,他們都懷念徐福,感激徐福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Top4秦始皇十二金人之謎

【懸案來源】

公元前221年,秦國軍隊向南攻齊。齊國土崩瓦解,這樣,中國歷史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出現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秦滅六國以後,除了在原來政權機構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的統治機構和封建官僚制度外,還採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個重千石的銅人,立於咸陽。這十二個大銅人,屹立於秦都咸陽阿房殿前,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

它們身著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歷史上所罕見。在這方面,有很多歷史書籍記載。據《三輔黃圖》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以為盎人十二,立於宮門」。又據史書記載,銅人背後銘刻著李斯篆、蒙恬書:「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樣。《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記載:「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遷宮中。」賈誼的《過秦論》也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的記錄。秦代一石約摺合現今三十七點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個大銅人就重達四十五萬公斤。

【懸案內容】

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12個如此巨大的銅人? 這12個銅人又到哪裡去了呢?圍繞這個問題,存在這幾種主要說法。

有人認為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始終在憂慮和思考著如何長治久安、使江山傳之萬世的問題。而要坐穩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應該收繳和銷毀流散在民間的各種兵器。應該說,秦始皇收兵器造銅人,完全是出於政治上安定的考慮。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鑄造銅人是出於迷信,是為了「祥瑞」。秦始皇相當迷信,曾封泰山,禪梁父,訪神州,求仙人,輕信方土之言,竭力搜尋長生之葯。《漢書·五行志》也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這種說法有一定依據,但也有疑點,那就是秦始完全可以徵集天下一般銅料作為鑄造的原料,何必非要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呢?

一部分學者還認為認為,秦始皇銷毀兵器、鑄造銅人,是表明今後不再將銅兵器作為主要作戰武器。但是,這種說法同樣就有疑點,那就是雖然鐵制兵器始於秦始皇之前,但到漢代才普遍化。秦始皇統一天下時,便決然把青銅武器廢除不用,使百萬軍隊全部換上鐵制武器,以當時的制鐵水平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讓人信服的說法是:秦始皇這一舉措的目的,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誇耀武功、粉飾太平;二是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實際上,秦統一後,曾採取不少措施防止人民反抗,而收繳天下兵器的做法,也是有先例的。《左傳·襄公十九年》載,春秋時魯國的季武子曾經「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鐘,而銘魯功焉」。秦始皇鑄銅人只是做得更為徹底,把民間的兵器也收繳了。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統一後,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不封國置王,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於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這裡把「收天下兵」與「求其寧息」聯繫在一起,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圖是為了太平無事。他宣布「大酮」,舉國同慶這一偉大勝利,表現出好大喜功的情緒,而銅人、鍾鐻也是象徵吉祥、天下太平的意思。此外,秦始皇巡遊各地的刻辭,也都是誇耀武功、粉飾太平之語。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這12個銅人的蹤影了。那麼,它們究竟到哪裡去了呢?目前,關於金人的下落問題存在著三種猜測:

有人認為,當初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後,曾經火燒阿房宮。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徵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金人也一起燒毀了。這種說法始於元明時期,證據並不充分。

還有一些歷史學者指出,這12個金人是毀在董卓和苻堅的手上。據《後漢書》和《三國志》記載: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鍾鐻、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晉人潘岳《關中記》:「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裡。」也就是董卓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並鑄成銅錢,而剩下的兩個被他下令遷到長安城清門裡。到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運到洛陽。當成千上百的工匠們運到霸城時,由於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工程,於是就停止了搬運。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季龍又把這兩個銅人運到了鄴城。後來前秦的秦王苻堅統一北方,他又把這兩個金人從鄴城運回長安銷毀。至那時,存在於世間約600年的12個金人全部被銷毀了。

還有一種比較樂觀的看法,那就是因為12個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隨著秦始皇的死去被當作隨葬品葬於陵墓中了。

現在,由於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暫時還不能開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也許到了我們的考古技術達到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歷史上的未解之謎才有可能被解開。

Top5巴人王朝湮沒之謎

【懸案來源】

巴人是先秦時期一個英勇善戰的民族,武王伐商封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封,前歇後舞也」。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

巴人為何突然失蹤,十數萬巴人在歷史中毫無音訊。無數人苦苦遲尋答案,試圖揭開謎底,但都難得其解。

【懸案內容】

神秘的巴人早在公元前十幾世紀就有可以與中原強大的商王朝相姻美的青銅文明。巴人起源於湖北清江下游長陽的鐘離山。巴人為奪取鹽業資源曾與以「鹽水神女」為代表的某個母系氏族展開爭戰,並贏得了戰爭。巴人領袖在清江邊(夷水)建築夷城,建立了巴王國。巴人以虎為圖騰,好鬼神,實行祖先崇拜,糜君則是他們最偉大的祖先。在以後的歷史中,巴國的軍隊加了周武王伐封的聯盟軍,成為前鋒部隊,他們為武王伐封立下了汗馬刻畫符號,這種符號包括動物的、植物的、人物的奇特造像和古怪印痕,這究競是發源於巴人原始的藝術靈性,還是大自然神秘莫測的烙印?是裝飾品還是占星術?至今仍是一個難以破譯的懸念。

另一個未解之謎是巴人為何突然失蹤,十數萬巴人在歷史中毫無音訊。無數人苦苦遲尋答案,試圖揭開謎底,但都難得其解。

有人說,巴國被秦軍滅後,其人口也被全部坑殺,這種說法也許更多是基於秦軍的殘暴和坑殺趙軍40萬之說上的猜測。

有人說,巴國人在滅國後,除死傷外都大規模遷移了。最近陝西商洛地區考古專家在探尋商洛900多個神秘洞窟起源時,出土的一些文物與三峽地區出土的巴人文物幾乎如出一轍,其扮具上的符號也驚人的一致。於是人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一度失蹤的巴人是否為躲避戰亂而隱居起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巴人並沒有失蹤,沒有離開本土,巴人就是現在土家族的祖先。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後來史料上沒有提及巴人,是因為他們不再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巴國,自然不再稱為巴人了。而且.研究發現,土家族的生活方式、習俗與遙遠的巴人很相似。但這種說法也沒有得到公認。

今天,沉積於地下的古代巴文化,經多起考古的重大發現揭示出來了。武陵山區峽江地域大規模鹽礦的發現,揭開了古代巴國文明之謎。古代巴人和現代土家族人DNA求證的成功,使失落了兩千多年的巴人、巴文化再現人間。沉積於武陵山區土著人的巴文化,在民族研究中獲得充分揭示。巴文化的主要特徵是:尚武、崇巫、善歌舞、虎圖騰、船棺葬。

最大的可能是秦滅巴後,巴文化重心向武陵山區腹地轉移,主要在良好的巴文化作用下,在特殊環境中滋生了特殊的桃花源文化。武陵山區是我國罕有的內陸文化沉積帶,土家族是我國的歷史冰箱。古代巫咸國、巫載國的原始文明是巴文明。巴蜀文化是我國古代長江流域的主流文化。桃花源文化的內部動力主要是巴文化。

Top6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懸案來源】

武則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14歲時被唐太宗挑入宮選為才人,太宗死後她被逼削髮為尼。唐高宗的時候先是封她為昭儀,永徽六年又立她為皇后,參預朝政,她與高宗被後人並稱為「二聖」。弘道元年唐中宗即位後,她臨服改制。第二年,她廢掉唐中宗,另立唐睿宗。載初元年她又廢唐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神龍元年(705)正月,大臣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迎唐中宗複位。唐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帝,後人因此稱她為「武則天」。同年十一月武則天病逝。

次年五月她與高宗合葬於乾陵。令人奇怪的是這位衝破男尊女卑的羅網,打碎封建時代的桎梏,一躍登上皇帝寶座,生前唯我獨尊,治國安邦的女豪傑,在死後,她的碑上一個字都沒有留下,耐人尋味。

樹碑立傳,自古就是慣例,但武則天是一例外!武則天為何要立無字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武則天立「無字碑」為後世出了難解之謎,有碑無文,不如說無文勝有文,成為趣談。

【懸案內容】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位於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縣梁山上。墓前有兩塊高均為6.3米的石碑,西面為「述聖碑」,碑文主要是歌頌唐高宗的功績,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該碑由7節組成,榫卯扣接,故又稱為「七節碑」,碑寬1.86米,重81.6噸。東面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碑由一塊巨大的整石雕成,寬2.1米,重98.8噸。碑頭刻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碑東、西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幅,升龍高四米、寬一米,其身軀矯健扭動,神態飄逸若仙,線條流暢,刀法嫻熟。陽面是一幅獅馬圖線刻畫,其獅昂首怒目,威嚴挺立;而馬則屈蹄俯首,悠遊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碑上竟未刻一字。後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駁若離,若明若暗,模糊不清。據《乾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後,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記》也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只是從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筆力險峻、字體俱備的題刻。那麼,女皇武則天立這塊異乎尋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為一千三百多年來人們猜測、探究卻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謎」。縱觀諸說,大致有以下四種說法。

一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達的。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五十年之久。如果從唐高宗死時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傑出的女皇帝。在武則天看來,自己雖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絕對優於高宗,而且她統治期間在政治上打擊了豪門世族,並通過發展科舉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進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門壟斷;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並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並虛心納諫, 「累朝得多士之用」。她還加強封建國家的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係。這就使得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而小小的一塊墓碑是記不下自己的功績的。正如明代一位無名詩人在無字碑上題的詩中寫的那樣:「乾陵松柏遭兵燹,滿野牛羊春草齊;惟有乾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此說提出的主要依據是:一是武則天以阿諛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后,最終廢唐改周,自立為帝,建立了武周政權。二是,武則天培植自己的親信,建立宮廷奸黨集團,並打著李唐「朝庭」的旗號,實行告密和濫刑的恐怖政策,剷除異己。

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一生聰穎機警,常做驚人之舉,立無字之碑是聰明之舉,況且武則天留有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武則天當政期間,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複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連許多具有封建正統思想的人土,為之讚嘆不已。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如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等。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持的新的特權貴族。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持這種說法的學者指出:「從唐中宗起,陸贄、李絳、宋洪邁、清趙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則天,對她評價很高。」認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礎,建立了規模,而「武則天則鞏固和發展了這一基礎,沒有武則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沒有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武則天對唐朝的歷史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應該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武則天的錯誤也是嚴重的,尤其是其統治後期,朝政腐敗,新貴形成,對歷史的前進起了阻礙的作用。」由於功過相摻,這些學者認為:「武則天是個聰明人,立無字碑立得聰明,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

第四種說法是,武則天生前並沒有考慮自己的碑文問題,無字碑乃是他的兒子李顯的主張。唐中宗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但卻長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幾度險遭毒手。李顯對母親濫施酷刑、濫殺無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則天先後毒死太子李弘;廢太子李賢為庶人,後又逼其自殺。中宗李顯當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廢黜皇位,貶逐出京。先後二十多年間,李顯提心弔膽,惶惶不可終日,以至於每次聽到武則天派人來看他,他都嚇得膽戰心驚。他的長子李重潤、女兒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則天處死。此外,武則天晚年還一直思謀著將皇位傳給其武家侄兒。有過這一番飽受折磨經歷的中宗,重登皇位後雖然不能公開發泄對母親的憎恨,但也講不出對她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乾脆一字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一塊「無字碑」。另外李顯也難定其稱謂,如褒揚武則天,刻上「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作為李唐子孫感情上不情願;如貶斥其刻上「則天大聖皇后」,而武則天又明明做過十六年的「大周」皇帝。左右為難,無可奈何之下,就只能在高宗的「述聖碑」側立一塊「無字碑」了。

第五種說法是:武則天建立大周朝之後,內心感覺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後將江山歸還李氏。但由於自己稱帝的這段經歷,使她對自己死後的境遇沒有信心,更害怕世人責罵其篡位之罪,而且在自己死後,稱呼自己是皇帝還是皇后,都難落筆,權衡之後,還是以無字碑更為恰當。

近年來,一些史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見解:「無字碑」當初立碑時已經擬好了碑文,但因各種原因碑文沒有銘刻到墓碑上,而極有可能被埋藏在乾陵地宮裡。仔細觀察了無字碑,可以看到「無字碑」的陽面布滿了細線刻格子,雖經1300 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仍比較清晰。根據碑陽面格子的總數算,該碑文約有3000餘字。經過一番折磨的中宗,重登皇位後既不能公開仇視母親,又不願為母親歌功頌德的,於是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法,就是將武則天在世時撰寫的碑文以及武則天的《垂拱集》、《金輪集》及其它珍貴史冊圖冊一起埋入乾陵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行者鄭泰均 的精彩文章:

《讀者》2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五篇文章,80後的你是否都讀過?
都說人體美,可你知道美在哪裡嗎?國外頂尖唯美人體畫作賞析
油畫常識及欣賞,怎樣欣賞一幅油畫,世界經典油畫賞析
那些年,中國流失地在日本的國寶,加起來足可買下整個日本了!

TAG:畫行者鄭泰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