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名將揚威於塞外,王陽明視其為偶像後來卻被言官彈劾至死

此名將揚威於塞外,王陽明視其為偶像後來卻被言官彈劾至死

明朝和宋朝一樣,總的說來都是重文輕武。除了建國早期,其他時間段,武將的地位一般比較低。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明朝許多名將其實都是文官,都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文武兼備,人中龍鳳。

雖然說明代文官改行當武將的人不少,但是自己主動從文官轉武將的人其實並不多。因為當文官不用拚命,待遇還好。但是呢,在明英宗年間偏偏有個人放著好好的文官不做,要去前線當武將。這個人就是王越,王越出身極為貧寒,父母都是庄稼人,但鼓勵自己的孩子讀書。可能是因為相似的家境再加上老鄉的因素,王越很是崇拜岳飛,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岳飛一樣保家衛國,因此王越在發奮苦讀的時候也沒忘了每天積極鍛煉身體,學習武功。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王越後來在參加會試時,順利登了進士第,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名次。起初,王越被授予了監察御史的職務,後來因為頗有才幹,得到提升·。雖然官場走得還算順利,但在他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著揚鞭躍馬。終於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天順七年,韃靼人多次侵擾大同,邊關形勢十分危急。於是皇帝便問李賢誰可以去大同救火,李賢便舉薦了他。隨後,皇帝親自召見他,恰好王越是個十分陽剛的美男子,因此一見,皇帝就對他很滿意。ps:古人也喜歡以貌取人。

幸好,王越也不是個花架子,而是個妥妥的實力派。到了大同以後,王越便開始整軍備戰,同時發展大同經濟。頓時大同氣象一新。雖然在此期間沒有打過仗,但王越的才能卻進一步得到上面的認可。因此,成化三年,王越得以領軍和撫寧侯朱永一起出征,按理說朱永才是主將,但此人是世勛子弟,絲毫不懂行軍又膽小如鼠,所以所有的事情他都推給了王越。當然其實王越也很樂意。掌握大權後,王越針對明軍戰鬥力低下的問題,直接自己組建了一支精銳騎兵。這是他後來取得一系列大勝的資本。

練好兵後,王越便開始主動出擊,不再像以前被動防守。成化九年,王越捕捉到一條情報,韃靼可汗滿都魯離開了自己的老窩,準備侵犯甘肅。於是王越便決定進攻其老窩,果然滿都魯老巢空虛,而且明軍又是突襲,這一戰大勝。大勝過後,面對王越的卻不是表彰,而是鋪天蓋地的彈劾。無他·,王越的伯樂李賢已經去世了,在朝廷中他幾乎沒有可以幫他說話的人了。於是為了自保,王越主動回到京城。回到京城後,他吸取教訓,和權宦汪直成為盟友。在汪直的庇護下,他得以再次領軍出征。

成化十六年,韃靼入侵明朝,王越再次決定冒險奇襲韃靼老窩,殺了韃靼人的皇后滿都海,不過遺憾的是讓韃靼達延可汗給逃走了。這位可汗當時只有六歲,但卻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身份尊貴。此戰是王越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戰,戰後他也得以封侯,成為明朝三個以文臣封侯的人之一。但人生的頂峰往往意味著衰落的開始,後來汪直失寵,牽連王越。王越被一貶再貶,後發配到湖北安陸監視居住,形同軟禁,悲憤的王越一度想自殺,但有位同僚勸他等待時機。

弘治十年,昔日差點被明軍活捉的韃靼可汗成長了起來,在明朝邊境為禍一方。在這危急關頭,王越才被大家想起來,於是弘治皇帝將他緊急調往前線。當韃靼可汗「小王子」得知是昔日仇人領軍,異常狂躁,對明朝邊境瘋狂進攻。面對瘋狂的敵人,當時已經七十高齡的王越十分冷靜,按兵不動,尋找「小王子」的致命弱點,然後使出致命一擊,將不可一世的小王子打的抱頭鼠竄,又像十八年前那樣狼狽逃跑。然而,歷史居然會驚人的相似,打贏了仗後,王越又被無數言官彈劾,理由是勾結剛剛病故的宦官李廣。再次蒙受冤屈的王越再也承受不住了,在憂憤中死去。

結果王越一死,大臣們就開始意識到其重要性了,開始紛紛讚揚他。後來的聖人王陽明對其也十分推崇,說自己的兵法是他託夢所教。太平本由將軍創,不見將軍享太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