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復溜穴:補腎益陰,溫陽利水
?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上期每日一猜答案:復溜穴
有多少人回答對了呢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復溜穴
一、圖解復溜穴位的位置
復溜穴屬於
足少陰腎經穴點陣圖
【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由內踝尖向上量約2橫指(即2寸),交信穴後0.5寸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脛骨後肌。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布。隱神經是股神經中最長的一支。該神經自股三角內下降,經其尖進入股管。
在該管的下端,與膝最上動脈共同穿股收肌腱板,離開該管;繼在膝內側縫匠肌和股薄肌之間,穿深筋膜,伴大隱表脈下降至小腿內側,至小腿下三分處,
分為二支:一支繼續沿脛骨內側緣下降至內踝;另一支經內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內側緣。隱神經可與腓淺神經的足背內皮神經結合。上述的趾長屈肌和脛骨後肌等
由脛神經的肌支支配。
二、
穴名解說
復溜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陰腎經。經(金)穴。別名:昌陽、伏白、外命。
1、「復溜穴」。
「復」,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復溜名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再次吸熱蒸發上行。本穴物質為照海穴傳輸來的寒濕水氣,上行至本穴後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熱而蒸升,氣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復溜穴」。2、「伏白」。
「伏」,隱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氣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熱溜散的水氣隱伏著肺金之氣的涼濕之性。本穴物質為照海穴傳來的寒濕水氣,在本穴吸熱後溫度上升而變為肺金之性的涼濕之氣,故名「伏白」。3、「昌陽」。
「昌」,昌盛繁榮也。「陽」,陽氣也。昌陽名意指腎經陽氣至本穴後才變為昌盛繁榮之狀。本穴物質為照海穴傳來的寒濕水氣,在本穴吸熱後變為了天部的陽氣,腎經陽氣在此變得繁榮昌盛,故名「昌陽」。4、「腎經經穴」。
經,經過也,動而不居也。本穴物質為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經過本穴動而不居,故為腎經經穴。5、本穴屬金。
屬金,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腎經的天部陽氣,性溫熱,與肺金之氣同性,故其屬金。
【穴位含義】
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再次吸熱蒸發上行。【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溫熱,與肺金之氣同性。【運行規律】
散熱後循腎經橫傳於交信穴。【功能作用】
補腎益氣。三、按摩復溜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腎炎、腹脹、腸鳴、水腫、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尿道炎、尿路感染、更年期綜合征、精力衰退等
【作用功效】
補腎益陰,溫陽利水。【復溜穴位配伍】
復溜穴配中極穴、陰谷穴緩解治療癃閉;復溜穴配後溪穴、陰郄穴緩解治療盜汗不止。【臨床應用】
現代醫學常用於醫治消化系統疾病,如痢疾、泄瀉、便秘;五官科疾病,如耳鳴、耳聾、青盲、暴盲、近視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尿路感染、腎炎、睾丸炎、遺精;其他,如腦炎、功用性子宮出血、脊髓炎、腹膜炎、痔瘡出血、糖尿病、軟齶麻木、腰部肌肉損害等。四、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
【日常保健】
座位屈膝,以拇指指腹點揉復溜穴。點揉的力度要均勻、柔和、浸透,使力氣深達深層部分安排,以有酸痛感為佳。遲早各一次,每次點揉3~5分鐘,兩邊復溜穴替換點揉。【按摩療法】
用拇指按揉復溜穴100~200次,治療腿腫。【艾灸療法】
用艾條溫和灸復溜穴5~20分鐘,可以緩解水腫、腹脹、盜汗。【拔罐療法】
用氣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可以改善腹脹、水腫。【刮痧療法】
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復溜穴,力度微重,出痧為度,治療腹瀉、淋症。【針灸療法】
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足底放散。
【每日一猜】
如圖,並根據提供的取穴信息猜一猜這是哪個穴位?
提示:
穴位於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開1.5寸)。
如圖: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每一期都積極回答的小夥伴將有可能獲得我們的一份獎品!
記得積极參与哦!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忍冬(
微信號
:cn13714009507)
今期推薦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這樣吃最健康
健康的飲食觀,能夠讓身體得到凈化,全方位提升生命的能量,你今天吃對了嗎?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
閱讀原文
』
進入紅棗會頁面


※為什麼濕氣重人會長殘?
※膀胱經,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葯補不如食補,學會受用一生!
※教你神奇1分鐘睡前操,百用百靈!讓你一覺到大天亮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