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胸部凹陷心理學

胸部凹陷心理學

本文是《身心合一》系列文章中的第16篇,查閱歷史文章,請點擊最上方藍色字體「峰語心醫」關注。

繼續上次的內容《心臟——人體愛的中心(下)》。

胸部收縮的人大多擁有狹窄、脆弱的胸部,他們的胸肌發育不良,感覺和能量的流通渠道很小。如果想體會一下這種胸部類型的身心感覺,你可以做一次深呼吸,儘可能把氣完全吐出來,然後憋住不再吸氣,感受一下這種姿勢和身心態度。你很可能表現出下沉、崩潰的姿勢,也很可能覺得虛弱,甚至沮喪、缺乏安全感。這種人看起來好像總是在呼氣,他的肌肉緊張長期累積在胸部,往往使體內能量無法由腹部穿過橫膈膜向上流通,以致產生阻礙。

以心理情緒的觀點來看,胸部收縮的人可能無法維持或累積如此重要部位的能量,他的行為可能比較被動,容易沮喪。當他採取行動時,他的動機應該不是信心和自我激勵,而是恐懼和自卑感。

這種人可能也會罹患許多以胸腔為主的疾病,例如氣喘、氣管炎、胸口發冷、胸口疼痛等。收縮的胸部無法吸收足夠的空氣和生命活力,所以這種人大概沒辦法「抬頭挺胸」,也無法以自我肯定的態度在這個世界上立足。因此,他所扮演的人際角色應該是「接受者」,而不是「施捨者」。長期的恐懼和自我保護,加上空氣、活力不足,胸部收縮的人經常處在痛苦、絕望的情緒中。如果他想要更完整、更健康,他必須努力發展這個部位的呼吸和感覺功能,讓心臟產生擴展的感覺,呼吸得以改善,再轉化為愛人、獨立與自信的態度。

?

?幾年前我接觸過一位年近三十的女病人,無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此類型的代表。她狹窄、發育不良的胸部就架在長期緊張的腹部之上,她的臀部和雙腿發育正常且豐滿,所以她看起來就像兩個人:上半身是一個受驚嚇、沮喪的小女孩,下半身則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她說她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害怕寂寞、無法到外界去奮鬥。

她在幼年和青少年時期與父親維持親密而相互依賴的關係,直到她二十四歲父親去世為止。她的父親似乎給予她所需要的動力與自我肯定,她也回報以全心照顧和親密依賴。

當她與父親關係良好時,她覺得完整自在,並不懼怕外界,因為父親就在那裡當她的靠山,所以她在心理上幾乎沒有什麼壓力。然而這幾年來,她極力避免攻擊性的衝突或其他不愉快的場合;因為這些經驗使她非常恐懼。她和別人的關係也常傾向於尋找支持她,卻不求太多回報的類型。值得注意的是,她過於重視她與父親之間這份關係。父親過世後,她從一個男人身邊游移到另一個男人身邊,經常更換伴侶,不斷尋求已往那種溫暖安全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在尋找一個可以填補父親空缺的男人。然而事實上,她胸腔的「空缺」除了她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可以加以填補。

?

其他的心理醫師或許告訴她,她所追尋的是另一個父親,我卻要說,她所追尋的是任何人(男人或女人都可以)或任何事物某種關係或某種結構,只要能給予她已往那種珍愛和快樂的感覺就行了。

她的治療過程很規律,維持了六個月。我鼓勵她進一步探索自我肯定、自主應變的層面,把這些內在性格從內臟和胸腔里挖掘出來。

生理訓練加上情緒疏解、心理發展之後,她開始重新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依附關係,也改善了這一生中從來未能使她滿意的處境。她父親佔據的空間逐漸被一對健康的肺、一條通暢的情緒管道以及愈來愈多的愛與自信所填滿。而這種感覺正是來自健康、正常運作的胸腔器官。

我們的治療過程結束之後,她對自己的感覺完全改觀,而且她看起來也迥然不同。她讓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個更平衡、更自主、更獨立的個體,且帶有更平衡的需求和力量。她的胸部不再收縮,也開始重新發育;她的呼吸方式變得更放鬆,手臂與臉部也更富有表情、更有活力,因為流入她體內的生命能量已經大幅增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疾病的心聲 的精彩文章:

TAG:疾病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