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王爺生育子女94人,但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卻無一人挺身而出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據明末徐光啟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查明代皇家檔案也就是玉牒上正式收錄的人數,洪武年間是58人,到永樂年間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萬曆三十二年又增至8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這還僅僅是玉牒上列名的高級皇族數目,不包括數量更多的底層皇族。據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朱元璋子孫數量的急劇膨脹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也是世界人口史上的一道風景。各地長官驚慌地發現,本省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居於此省的皇族。
這些王爺在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都為國家做了什麼呢?就一件事,生孩子,因為多生一個孩子,國家就按等級多發放一份俸祿。所謂「」宗室年生十歲,即受封支祿。如生一鎮國將軍,即得祿千石。生十將軍,即得祿萬石矣······利祿之厚如此,於是莫不廣收妾媵,以圖則百斯男。」
百萬張嘴都要吃飯,王爺的增加,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之後,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佔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如此這般,老百姓還活個屁,這群王爺呢,在李自成、張獻忠、清軍打過來的時候,要麼等死,要麼投降,要麼投降了等死,朱家子孫一點用都沒有。
最終為明王朝盡忠的,非王非侯非貴族,只是一個底層農民起義軍出身的匪寇--李定國!
看吧,貴族和既得利益者是沒有祖國的,每到國破家亡的關口,他們還是只顧著吸食平民的膏血,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他們厚顏無恥跪得最快,最堅定的英雄和愛國者,往往還是來自於人民!


※明朝敗家皇帝,爺爺花大力氣降服的省份,他嫌窮,不要了!
※明朝的內閣,為什麼不可能發展出現代的內閣制?
※為什麼故宮裡的「門」字都沒有鉤?
※鼎盛時期的大明王朝有多強大?八個當時的世界第一
※此國非常崇拜中國,國王過來就留下了,如今後裔都成了中國人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