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文教程:山水畫基礎技法(6)

圖文教程:山水畫基礎技法(6)

有朋友留言要求介紹一下申石伽山水畫技法的內容,小編在網路上搜索了一下,確實找到了不少資料,就集中進行整理,分成六部分介紹給大家,內容綜合摘錄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山水畫基礎技法》(申石伽編繪,197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山水畫技法 上》《山水畫技法 下》 (申石伽編繪,1999年版),節選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申石伽(1906-2001),別署西泠石伽,室名「六步詩樓」,浙江杭州人。畫擅山水梅竹。山水宗明「吳門畫派」及戴進諸賢,用筆清勁,墨色明潤,以功力見長。

上集回顧,請點擊:山水畫基礎技法(1)

山水畫基礎技法(3)

山水畫基礎技法(5)

闊葉樹(一)

介字闊葉,以淡墨水筆略蘸濃墨,由濃而淡,由濕而干,順勢積疊,形成濃蔭層次。

闊葉樹(二)

以不同樹葉形態組合,更易於分清前後層次。

闊葉樹(三)

雙勾葉的不同形態組合叢樹,要安排好主次位置。

枯樹(一)

枝梢用筆勁挺,濃淡相襯得幽韻而氣清,表現寒林蕭瑟之致。

枯樹(二)

樹梢稠密,留有中心葉叢是秋樹常見的形態。

枯樹(三)

雙勾葉,可設硃砂、石綠,以表現秋樹秀色。

柳樹(一)

隨株出枝,隨枝發條,宜用細筆中鋒,行筆垂直,轉折有力。

柳樹(二)

雙勾幹葉,柳葉大小交錯,條條相貼具裝飾味。

柳樹(三)

點葉蓬鬆,柳絲隱約,發枝點葉要虛實參差,不宜勻整。

松樹(一)

松枝平展,頂梢凌空聳出,整株取勢左右應有側重。

松樹(二)

孤松要奇,奇在出枝舒伸盤曲,環轉回互。根系出拔土外,更顯古樸蒼老。

松樹(三)

松臂垂懸,須有枝梢縱橫交錯,襯托松針,更顯亭亭氣概。

柏樹(一)

柏皮纏紋多疤,順依節疤轉皴紋。柏葉用側鋒點落,自外而內剔挑,成墨米結線狀。

柏樹(二)

挺干長柏,樹皮少疤節,可用長線勾勒,再以淡墨暈出紋理。

柏樹(三)

以雙勾葉襯托枯槎,有工筆裝飾味。

梧桐(一)

樹身直挺,樹皮橫皴而見圓渾。桐葉用側鋒撇落,自外而內剔挑而成。

梧桐(二)

雙株組合,以桐葉濃淡分前後層次。

梧桐(三)

多株組合,更宜雙勾桐葉,用於庭院村落田舍間。

梅樹(一)

梅干黑勁,多屈曲。用筆堅挺,轉折有力。出枝橫斜上下,出梢細短疏硬,要注意整枝從曲中取勢。

梅樹(二)

梅樹(三)

竹林(一)

山水畫中常見竹林于山間庭院。晴、風、雨、雪隨畫面意境而定。晴竹仰葉是入畫的基本形態,也是練習竹葉結構技法的基礎。風、雨、雪、霧、俯、轉、垂、轉、卷皆自晴竹變化而來。

竹林(二)

竹林(三)

山岩石(一)

以馬牙、斧劈邊皴邊勾,多皴少勾,墨暈厚實如崖石狀。

山岩石(二)

以皴帶勾,橫筆拖鋒,起伏如峰巒狀。

山岩石(三)

先勾後皴,塊面組合中留小孔,趣在山岩、園林之間。

園林石(一)

瘦石見骨,在於皴線隨勾線迴轉取勢,運筆乾渴而見石骨。

園林石(二)

圓線短皴,大塊留白,再以淡墨暈擦使石面豐滿。

園林石(三)

石面大小凹凸全在濃淡乾濕的變化,線條要有起伏節奏,順勢舒展而見筆力。

盆景石(一)

石體如意狀,屈曲伸展,要注意上下呼應。

盆景石(二)

略現馬牙皴,中孔較大,要注意整體銜接。

盆景石(三)

橫鈍的紋理,以逆鋒推拖勾皴而成。

玉石(一)

先以淡墨暈成,再以焦墨勾皴,整體圓渾,黑白分明。

玉石(二)

圓線碎勾如葡球狀,運筆短促靈活。

玉石(三)

落筆平穩圓潤如浪花濺舞,圓孔虛實相間,具裝飾味。

白石(一)

勾線用中側鋒轉折頓挫,表現堅挺石骨。

白石(二)

長線屈曲勾皴,指隨腕轉,運筆有力。

白石(三)

側鋒平拖,全在指腕運轉得當。

經過六期的連載,這個系列終於全部分享給大家了,感謝在分享過程中支持小編的所有朋友們,有了你們的鼓勵,小編才有足夠的力量在網路上大海撈針般地查找資料、一張張地處理圖片。喜愛與初學山水的朋友們,可以參考此前我們發過的其他名家山水課徒稿:

更多教學畫稿與技法,請查看學習教程!

別忘記給辛苦的小編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嶺南名家:黎雄才國畫作品欣賞
清錢泳書法欣賞:《記靈飛經》冊
黃姬水《行草書四首詩卷》
陶冷月:梅花寫生圖選頁欣賞(上)
中國畫毛筆線條的品格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