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吃排便藥有無副作用1、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如果經常吃排便藥是有副作用的。可刺激消化道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

高滲性瀉藥如甘露醇,可自腸壁組織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導致脫水;婦女妊娠期特別是妊娠後期濫用瀉藥有導致流產的可能;少數患者可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過敏性腸炎等;

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長期服用瀉藥還能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即使腸內有足夠糞便,也不能產生正常蠕動及排便反射,因而使便秘更難治療;長期服用番瀉葉、大黃、蘆薈等刺激性瀉藥可導致結腸黑變病。

2、怎樣正確吃排便藥

2.1、注意服藥時間

一般瀉藥從服藥開始,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後才有大便排出。這段時間的長短,隨藥物的種類和劑量的大小不同而不同,潤腸通便藥最好在每晚臨睡前一次服,早晨起床後排便,這樣比較符合正常排便規律,有利於糾正便秘。

2.2、注意不要長期服用

因為各類瀉藥都有不同的副作用,所以一般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需要較長時間使用者應注意經常交換瀉藥的品種,因各種瀉藥的藥性不同,作用原理不同,交替使用可以減輕副作用。

2.3、服瀉藥要從最小劑量

在使用瀉藥時,一定要從最小劑量開始。服藥後如果出現腹瀉,就說明藥量過多,下次就應適當減量;反之,服藥後排出的大便仍然是乾燥的,就需逐漸適當增加劑量或更換瀉藥的品種。

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2.4、掌握藥量

如果是為了泄熱通便可用苦寒瀉下藥物,如果是為了潤腸通便只要選服潤腸通便之類的藥物。由於各種瀉藥的作用原理不同,在用藥前必須弄清各種瀉藥的藥性、用法、用量和禁忌等問題,以免發生差錯。

3、常吃排便藥好不好

瀉藥是刺激腸蠕動,使排便次數增加,減少很多營養物質的吸收,不管瀉藥的品種是哪一種,他都有一個過度排泄的過程,這種過度的排泄,不單單排泄你吃進食物的殘渣,它還把很多腸液中的一些電解質的成分一起排除,首先容易出現的就是電解質紊亂,特別是鉀的降低,進而使心臟,肌肉等造成嚴重損害。

由此可以看出常吃瀉藥對身體肯定是會產生副作用,如果是習慣性便秘的朋友應該把瀉藥當成緊急處理方式,而不是依賴吃瀉藥來排便,可以從飲食以及運動方面來著手改善便秘的問題,而吃瀉藥來減肥的朋友就更加離譜,這樣錯誤的減肥方法一定要停止。

怎樣選擇適合的排便藥物

1、容積性瀉藥

主要有硫酸鎂、乳果糖、植物纖維素等。它們是通過減少腸道水分吸收而達到通便作用,但在阻止水分吸收的同時也會使電解質吸收減少,過量應用可出現水電解質丟失。故嚴重腎病、肝病及心臟疾病的患者應慎用,以防止因電解質紊亂出現意外。

2、刺激性瀉藥

代表藥物是果導片、番瀉葉提取物等。這類藥物主要通過對腸黏膜刺激使腸蠕動增加,並阻止腸液吸收,起到通便作用。

吃排便藥有沒有副作用

常用於臨時性通便,不可長期應用。長期應用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藥物性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炎症性腸病、腸道出血及缺血性腸疾病不宜使用。

3、潤滑性瀉藥

主要有甘油、石蠟等。它們通過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使大便容易排出,可口服和肛門給葯,不良反應較輕,但大劑量口服易出現較重腹瀉,引起脫水致體內液體失衡。肛門給葯不當還有引起直腸黏膜壞死的危險。

吃排便藥要注意什麼

不少患者按醫囑或者自行長期、連續服用各種瀉藥,其實一次瀉藥將結腸完全排空後,需要3~4天才能重新充滿,因此連續用藥是不妥當的。

一般瀉藥口服後6~8小時發生作用,故合理安排服藥時間應該為睡前,這樣,次晨或早餐後排便,更符合生理規律。

治療便秘,尤其是習慣性便秘,首先應從調節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著手。多吃蔬菜、水果等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瀉藥。如排除毒物,應選硫酸鎂、硫酸鈉等鹽類瀉藥。一般便秘,以接觸性瀉藥較常用。老人、動脈瘤、肛門手術等,以潤滑性瀉藥較好。

腹痛患者在診斷不明情況下不能應用瀉藥。年老體弱、妊娠或月經期婦女不能用作用強烈的瀉藥。

除了纖維素以外,其他所有的瀉藥都不能長期使用。只能用來緩解燃眉之急。根本解決要從生活、飲食習慣上來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之道網 的精彩文章:

急性胃炎會成胃癌嗎
可以降血壓的食物
生薑紅茶的功效與作用
白癲瘋飲食注意什麼
熬夜熬多了會怎麼樣

TAG:養生之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