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本位理念下提升戶外遊戲環境有效性的探索

兒童本位理念下提升戶外遊戲環境有效性的探索

新媒體管家

我園實施課程遊戲化以來,在「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引領下,站在幼兒發展與需求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努力構建更為貼近幼兒發展需要的區域環境。以下和大家分享我園戶外區域遊戲環境的調整。

首先,根據適宜性和規律性的原則為幼兒創設安全、溫馨、通暢的戶外環境區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不同的遊戲體驗獲得發展自己的機會。我園根據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創設了音樂區、藝術創作區、表演區、建構區、迷宮區、騎行區等,這些區域的劃分與創設可以實現區域的交叉和融合。

為給孩子充分的遊戲空間,我們實施了彈性作息時間,戶內外遊戲分時段進行。在同一個時段,一個年齡段開展集體活動,其他兩個年齡段各班分成兩組,分別開展室內遊戲和戶外遊戲,交換進行。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園空間小、人數多、材料少的難題。如何讓創設的環境適合幼兒發展,支持幼兒自主學習呢?教師通過觀察和解讀,和孩子一起調整遊戲材料。

1.追隨兒童,支持兒童的喜好。在戶外遊戲時,經常發現有些孩子在滑梯下面交流,於是我們在滑梯下方綁上彩條,形成半封閉的空間,讓他們有一個安全溫馨的「家」。滑梯另一邊裝上了輪胎,剛安裝好,就吸引了好多小朋友,有的玩起了海盜船的遊戲,有的隔著輪胎你開槍我躲避……隨著遊戲的深入,小朋友們主動提議要把家中的玩具槍和教室的紙球等材料帶到場地上充當武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們自主決定遊戲情節,自己分工安排角色,有說有笑,樂此不疲。

2.鼓勵兒童,為自主學習喝彩。建構區投放了很多不同材質的「積木」,如奶粉桶、玩具汽車、盒子等,供幼兒自主遊戲。孩子們的建構從簡單的壘高,到後來搭城堡、餐桌、燈塔、神州七號等,還建了停車場。建構區旁邊下沉廣場角落裡的蘑菇地原本供幼兒休憩,自從在建構區投放了長短不一的木板和玩具小汽車,有的小朋友把材料拖到了蘑菇地自發玩起了關於橋的建構遊戲。由於蘑菇地高低不平,橋面長短不一,孩子們反覆探索,合作商討,最終順利地完成了橋樑的建構。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自主探究學習,積累了構建經驗,並且對坡度與滑行速度有了一定的認識。老師只在旁邊觀察,並適時提醒與鼓勵。

3.成就兒童,為創造性遊戲助力。我們觀察到,孩子們玩了幾次投擲區域的洞洞迷彩布就再也不去玩了,於是,我們將迷彩布拿下來,放在一邊準備處理。這塊不起眼的破布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在野戰區的孩子們發現,拉到了場地上,在老師的幫助下,形成了由輪胎和攀爬梯組成的營地戰壕,並吸引了很多男孩開始野戰遊戲。幼兒自行分隊,分配角色,搭建區域,教師也加入到幼兒的「戰爭」行列里遊戲。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創造性地組合,形成了情境性野戰遊戲,而教師的參與則為幼兒提供了支持。

4.發展兒童,挖掘提升環境功能。我們用木柵欄將變電箱圍起來創設了戶外音樂區,將粗細長短不同的鐵管依次固定在柵欄上,還掛上了家中不用的鍋、盆等鐵製品。孩子們喜歡敲敲打打,聽辨各種材質的不同音色。為了更好地發揮音樂區應有的藝術性價值,我們還增加了一些打擊樂器,準備了音樂播放器,還懸掛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孩子們在敲打的過程中感受著不同的音色、音階,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音樂中音色、強弱、快慢的感受。

遊戲材料是否適宜,還要看能否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綜合活動場地上,我發現一個小班男孩正跪趴在地上,眼睛盯著一根鏤空塑料棒。他拿起塑料棒,微微斜過來,再換個角度,傾斜到另一邊,眼睛對準鏤空朝裡面觀望。鏤空塑料棒裡面有一個小鈴鐺,他將塑料棒平端在手裡再慢慢傾斜,並不斷調整傾斜的角度,一直嘗試著想將鈴鐺對準鏤空洞掉出來。雖然旁邊聲音很吵,但是男孩始終很專註,這說明他具備了專註的學習品質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說明遊戲材料對他產生了吸引力。

幼兒是不斷發展的個體,環境創設也是一個計劃、實施、調整、再實施、再調整的發展過程。在遊戲環境規劃中,幼兒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這種參與體現在幼兒自主規劃遊戲環境,教師接納幼兒的不同想法。課程遊戲化的焦點在幼兒,以幼兒為本,應從實際生活出發,從實踐改造出發,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發展。

策劃 早期教育媒體融合發展部

編輯 早期教育媒體融合發展部 孟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早期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早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