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道人心不齊現象背後的本質》前傳(四)

《世道人心不齊現象背後的本質》前傳(四)

我們還要看到,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只想過更好的物質生活,卻不怎麼想過更好的精神生活,或者乾脆對精神生活沒有明確的概念和標準,於是,更高的理性對他們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哲學對他們當然也就沒了意義。正是這些人的大量存在,給哲學無用論提供了大量的生存空間。這些人的大量存在,構成了哲學常識化的絕對障礙,讓許多大哲學家在哲學的普及方面望而卻步。但這樣的卻步卻是絕對的過失!

歷史上或許也有過有哲學普及意義的哲學,比如中國儒家的倫理觀、各大宗教的戒律,還有最切近的就是馬克思的實踐理論,但這都不是終極意義上的常識化,因為終極意義的常識化必須以真正的普及化為前提,並使相關受眾得到自由的最大化。由此可見,前述這些哲學實現的只是局部或不完全的自由。所以,人類的潛意識中,仍多有盲目相信和依賴感性、不真正相信理性的惰性,這樣的惰性不得到有效克服,自然也就直接構成了哲學推廣難、普及難的全部本質障礙。

今天這些哲學普及化的本質障礙與哲學產生的「人之初」的當時在難度上是一樣的。因為人的嬰孩期無明確的理性,清晰但不明確的意識以一種朦朧且混沌的狀態來吸收並整合外部信息,而他們最「確信」的那些信息都直接來源於群體中的首領和其他成年成員的示範,尤以哺育自己的親代為多,因為那意味著溫暖的安全感,一方願意施捨,一方樂得享受,完全是單向度的積極傳送和積極接納。隨著年齡的增長,小人兒們混沌的思想漸漸清晰,理性思考能力逐步增強,獨立生活能力日漸提高。大眾們的輸送意識自然減弱,小人兒們想求也不可多得,於是便失落、彷徨,於是產生逆反心理。當是時,聰明(其實是智慧)的家長可以通過積極教育化解孩子的第一次心理危機,而那些不長心的家長則用自己的不作為冷落了孩子,最終孩子就以病態人格報復這個不作為的家庭。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不健康的細胞多了,社會的整體健康水平也就下降。所以,社會危機除了財富分配不均衡的客觀因素外,人的主觀意識覺悟程度不高亦是不可忽略的主觀決定因素,因為人的慾望因高度覺悟而一致後,人類共同和諧生存的難度並不大,這就是「不患多寡,患不均」的道理。而作為哲學終極追求和終極和諧本可以通過教育輕易實現,就因教育並不能輕易克服人的感性的惰性而可望不可及,所以,只能無奈被動選擇發展經濟這個最不經濟的方式,於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輪迴性社會危機就成為人類為自己的主觀惰性而遭受的必然的報應,從這一點看,人類還真的是有「原罪」的!

就這樣,我們都是帶著「原罪」來到了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中,孩子們到一定年齡就需要入學開蒙,這是由公民的社會屬性——接受學校教育是其應盡的社會義務——決定的,由國家提供條件,讓孩子們入學接受家庭所滿足不了的現代義務教育。而這樣的社會教育的真正目的卻是讓每個社會公民成為合格的勞動者,在做好人的同時,也要求這個人更好地為社會工作,創造更多財富。

現代法制社會決定,工作與學習一樣,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這就造成了一個現實矛盾,學習與工作都是人生所必須的,但該行為主體的人卻是感性與理性並存的,人的感性讓人只喜歡享受權利,不願意過多履行義務。願意主動履行義務的人有,且都是理性絕對成熟的人,只是每個社會中,這樣的人都不是絕對多數。也就是說,我們的社會教育體系的工作成果並不理想!

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在現代教育體系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卻沒能實現預期的理想結果,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這個遺憾就是,社會教育應該實現人的思想的一致性,結果卻「濤聲依舊」了。原因在哪兒呢?個人認為:因為社會教育是完全理性的,忽略了對受教育群體的感性的人文關懷,或者有關懷,但不足夠。因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迅速適應到新模式的學習環境,尤其是那些過不了心理斷乳期——在原生家庭中享受了過多的的感性教育——的孩子,必定要天然抗拒絕大多數社會(學校)的「冰冷」的理性教育,因為這樣的教育「刻薄、死板」,不再像舊時那般充滿感性的溫暖。他們幼小且脆弱的心靈當然受不了這樣「無情」的摧殘!於是,孩子們悲劇了,我們的社會教育就悲劇了,我們的整個社會就復歸於虛偽的現代文明的悲劇當中了!而這一切,竟然只是因為我們都不真懂,且不會正確索要和表達自己的感性。這該不該是一種悲哀呢?如果我們能輕易改正之,便不是!如果不能,便是!

面對初入學的孩子,一個真正的好老師當然有辦法糾正他們當中的那些厭學者,因為好的教育是有教無類的。無奈的現實卻是,真正的好老師不多,於是許多孩子就被放任自流了。面對這樣的尷尬與無奈,責任的板子真正應該打的卻不當然是老師,而是家長,因為是家長們沒在孩子意識初醒時,適時地向孩子灌輸必要的社會性知識——家長並不是全能的,要適時地向孩子示弱,告訴孩子自己並不是全能的,今後你要向社會上其他許多能人求教,那樣你才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這其實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倫理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可以降低孩子對父母的崇拜,而建立起對其他社會教育工作者的新的崇拜。所以,孩子成長初期一定有個擺脫對家長的盲目的感性依賴感,徹底轉向初具社會理性的關鍵時間點,在此時由家長向孩子適時灌輸相應理念,才是最關鍵的最佳時期,所以,我們社會應該建立起這樣的家長培訓課程,才是當務之急!

其實老師也是家長,但老師不能完全代替家長,因為孩子初識社會倫理的關鍵期是在入學前的嬰兒期,只有家長的特意講解,才能讓懵懂的孩子將感性建立的對家長的盲目崇拜轉移到老師和其他社會權威身上。只有完成這樣的接續培養機制,孩子們才能真正健康成長。反之,缺位的家庭中,家長也會最終失去舊有的權威,孩子成為沒有群體秩序觀念的脫韁野馬,當然無法形成正確的社會屬性所必須的思想指引,反判地過活一生,就成為這樣家庭不得不忍受的必然報應,他的家庭(族)也因此飽受「自造」的混蛋的折磨,社會也不得不為此付出更多不必要的管理成本——這樣的人極容易擾民、傷人,最終走向監獄。而避免這些其實只需要家長們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點上的適當的引導,根本不需要任何額外成本!可是呢?!

這一切,歸根到底是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雙缺位。由於現代社會更強調公民的社會屬性,所以,缺位責任的板子又重新打回社會,因為現代社會沒有建立真正的現代公民教育體系,而他卻完全具備這樣的能力,缺的只是將這樣的理念上升到具體的執政理念。

理念一旦變成現實,問題的解決仍然重回具體的教育。教與學之間仍是權威的樹立與崇拜的關係。引領的因範本具有最強的權威性,事關生死存亡,所以,即便我們現代人,仍習慣性地仍保留著對這些權威的迷信,並且從一出生就開始在潛意識裡形成這樣的意識,這樣的意識也現實地支配著每一個人的行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從親代習得的,最終主要形成人的自然屬性,從首領處習得的,最終主要形成人的社會屬性,交叉部分不在這裡多做論述。

人從來都是歷史性的存在,就是這樣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人之為人後,人的理性能力迅速膨脹,但其本質卻不過是對人的先天感性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再認識,這些再認識的積累,就形成所謂的人類文明。所以,人類文明史,不過是人要更好地做人的歷史,而這個歷史就是哲學史,因為它們都是知行合一的。(人追求更好地做人,其內涵就是由「知」與「行」兩部分構成。其中「知」本身也是知行合一的)

現代社會總有人說科學不屬於哲學,那是他不懂哲學是什麼。哲學是知行合一的,其目的和過程都是更好地做人,做更好的人,而科學不過是人類自己發現、發明的,用來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的工具,所以,其本質仍是從屬於哲學的。那些人突出科學的地位,不過是個人功利心過重而失了初心的表現,是狹隘的。

同樣,因為人們功利心的普遍性,才導致科學的作用被主觀過分誇大。記住,我說的是主觀過分誇大,而不是說科學不重要,我只為說明,對於真正理性的人來說,科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真就把人生活成對手段(物質人生)的追逐,忘記了人生的目的(初心——精神人生),這樣的人很多,其實很悲哀,但他們並不自知!而人之為人,是我們的祖先一直強調的,是哲學的,是知行合一的,是目的與手段的統一,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所以,正確認識哲學與科學的關係,對於「人如何更好地做人」、「人能否更好地做人」至關重要!

從「人之初」的角度,哲學始於覺悟,因為動物沒有覺悟,沒有理性,而人則是從有了覺悟,才最終變成人,才能持續著「人要更好地當人」這樣的追求。所以,哲學才是地球生命所獨有的,是哲學讓人能夠「成為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是哲學的。也是哲學,讓人類明白,自己有能力活得更好,但現實卻與自己的能力不符,於是,「人」才因不滿而決心改變現狀,而用以改變的工具又一定必須是哲學的,因為改變亦是知行合一的。

從「人之更好地為人」的角度,哲學不過是幫助人實現理想所持的唯一的,且不斷更新換代的工具。只不過這裡的「人」,都是全人類角度的,不是我們具體的、活生生的每個人。相對於全人類,哲學在漸進發展中不斷升級換代,但相對於每個具體人,哲學都是全新的、陌生的,且需要從零起步學習與思考的,這就在客觀上必然導致我們每個人都要被動地「返祖」到「人之初」。我們每個人必須從零起步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但我們要怎樣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和完善自己?我們從一生下來是那樣的「無知」,而正統哲學是那樣的深奧,通常只隱藏在專業書籍和少數哲學家的頭腦中,距離我們普通人太遠,而我們大多數人則只能經受眼前同樣不怎麼開化的「愚頑」的父母等人的「污染」,因為我們是他們的歷史性的產品,他們是我們的歷史性的源頭,是我們不是宿命的宿命。

對於覺悟者來說,這樣的命運可以是不是宿命的宿命,但對於那些不開化的不覺悟者來說,這樣的無奈經常是他們深信不移的宿命。同樣為人,卻有如此不同,只因彼此認識水平的差異。之所以不說是認知能力的差異,那是因為我們每個正常人的智力水平是大致相當的,差別只在後天所受正統哲學教育機會的不均等,而這樣的差異在理論上是可以彌補的,只是現實世界暫時還達不到。

所以,從呱呱墜地開始,同樣「宿命」的我們獲得生而平等的「愚頑」,同樣不靈光,但又時刻轉動著的混沌的思想指導著我們按照先天感性感知世界,無條件地接受他人的「照拂」。我們這時的心理狀態就是完全迷信的,因為從親代身上學來的那些「經驗」所能帶給我們的安全感,是潛意識的本能層面的,更具感性號召力。這樣的生長環境導致了我們在潛意識當中普遍形成不再主動、不甘心接受其他哲學改造的意識,即便這樣的改造基於人類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現代理性文化。我們或多或少都是這樣的自以為是,其實更近乎自欺欺人,因為相對於理性的冰冷,我們也更願意相信感性的溫暖。

其實,感性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從來都是溫暖有餘,但誤入歧途的概率更高,因為在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環境中生存,多餘的感性是危機的製造者,反而高度理性才是秩序與和諧的根本保障。所以,人的先天感性其實是人的哲學化的大敵(其實只需要克服,無需消滅),因為它是哲學所經常批判的人的自欺欺人行為的直接來源,是傳統,也是傳統給「人之為人」(也叫人的哲學化)帶來的先天局限!

是故,才形成了我開篇所說的那些人原生態的人生觀,是由膚淺、短視、本能的「小我」意識主導的,格局當然大不了。

人的格局不大似乎不是大毛病,因為這並不耽誤人的生存。但其實不然,因為自從人成為人後,人的智慧讓人的生存跨躍了簡單的生存,變成了生活。而生活的基本要求就是「更好的生存」,所以,如何更好地生存?便成為哲學的不朽的使命!

所以,圍繞生活中生存質量差異,必然要產生哲學層次差異,刻意追求生存的高質量,且有明確標準的,是正統哲學,或者說狹義的哲學。而狹義哲學之外的那些不刻意追求生存質量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追求就成為正統哲學以外的廣義哲學。而介於廣義哲學和正統哲學之間的那些標準模糊的哲學便構成了偽哲學。而偽哲學的一個共性便是其「精緻的利己主義」,就是我在開頭所說的「小我意識」。

而正統哲學所追求的,一定是從人的社會屬性角度追求的,更具宏觀、整體性的「大我」意識。所謂的「小我」,一定是「我只為我自己」而活的,是狹隘的!而「大我」則追求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是寬宏的!而哲學之難學,就在於實難將人們從現實的「小我」拉進抽象「大我」當中。再換個角度,其實是人們習慣接受虛幻的感性,而排斥現實的理性。感性雖然虛幻,但大家覺得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理性雖然現實,但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理想思考所必須的抽象能力就構成人們學習哲學的現實性障礙,讓許多人對奔向更美人生必須依仗的哲學望而卻步,痛失改善生活質量的絕佳機會。這也構成人們新的不是宿命的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用哲學改變生活 的精彩文章:

第四章 新概念體系下對哲學的再認識
第三章 哲學與私有制的鬥爭
道家的局限
哲學救治世道人心的可能性

TAG:用哲學改變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