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遠房姐夫李老先生

遠房姐夫李老先生

遠房姐夫

文 葉志俊

人一生中能夠記住的老師並不多,真正耳濡目染、觸及靈魂深處的也就屈指可數的那麼幾位,我的遠房姐夫李老先生是玉蘭老師之後又一位讓我無法忘卻的先生。昨日,驚聞他不幸辭逝,作為他當年不夠聽話的小弟門生,聽到這個消息,真是思緒如潮,淚如泉湧。

李老先生是我的一位遠房堂姐夫,我們兄弟都習稱他李家哥。說的自豪一點,今天能夠落筆行文,玩幾句語言拼湊遊戲,這應歸功於他的教誨。李老先生是舊社會的師範生,古文功底紮實過硬,之乎者也常侃在嘴上,說每一句話都像人生哲理。由此可以想像到他涉世閱歷之深,讓我從心底極為敬佩和仰慕。李老先生早已是鄉民心中的大樹了,有極高的聲望,是村裡唯一讓人恭維的秀才。村人每遇逢年過節,華堂落成,安柩葬骨或迎婚嫁娶之盛大紅白喜事,李老先生就十天半月難進家門,難嗅自家鍋里的飯香。他天天為村人寫對聯、立契約、刻碑文,忙得不亦說乎。李老先生就這樣一生在山前嶺後,方圓十里的山民心中刻下了一個不朽的名字。

上小學時就覺得我這個姐夫老師傳道授業頗為獨特。那一天,一節音樂課上我懵里懵懂地跟他學唱第一首自編的所謂警示歌謠:「你你你,你是一個壞東西,你成天在學校里不讀書,嘻嘻嘻,哈哈哈,吵的不停息…..」他教罷後問我們:你們想做歌里的那個小孩嗎?我們齊聲回答:不想!這是我學會的第一首歌曲。儘管這首歌俗氣之極,絲毫沒有一點文采飛揚,但它卻讓我幼小的心靈第一次受到了啟迪,至到今天我才真正領悟了他當時的一片良苦用心。

堂姐夫很嚴肅,常常板起個面孔,講起課來像高音喇叭,發起脾氣來脖子板筋暴的很高,嘴皮不停地顫抖,看一眼都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自然教學更是嚴謹。那時候,每天中午的自習課是寫字課,他是手扶著我們練寫毛筆字的。課堂上,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每一位學生寫好一張影格,讓我們臨摹仿習。他手把手教學生練筆,從握筆的姿勢到一個字的最後一筆,他都會精心指導。其間,我們不得有半點疏忽。否則,一根戒尺的「懲戒」是在所難免的。那陣老師懲罰學生大人是許可的,他們常說棍巔之下出好漢,並以此當作一種哲理去信奉。後來,他又教我們寫跳格寫脫格,練宋體仿隸書,最後直到我們能獨立完成。他常鼓勵我們說,字是人的臉面,它將會影響你的一生。那時候,我的大字本上的紅圈兒最多,這也許就是先生對我的最高褒獎和鼓勵吧!今天,我面對現實,才悟出了他當年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李老先生懲罰學生讓你難以琢磨。有一次,我和幾個夥伴趁午休之機偷偷溜到河裡游泳,沒想到他早已派了「密探」尾隨跟蹤。等我們幾個脫個精赤像下餃子一般跳進灘里暢遊時,我們的衣褲就被「洗劫」一空。隨後,李老先生就像一位威嚴的大將軍一樣出現在河邊。我們就在他嚴肅得嚇人的目光里「俘虜」一般地被「押解」到學校操場。他讓我們端來板凳,然後一個個站立上去,頭仰起,胳膊平伸,雙腿成半蹲姿態。這一站就是半個小時,之間,他還來矯正我們不規範的動作。那滋味難受得夠嗆。放到現在那是變相體罰,是要問責的。那以後,我們再也不敢違抗師命,再也不敢去「享受」那顆「太陽」。

我一生有過很多過失,然而有一件事卻讓我痛苦的心沉重到了今天。那是學黃帥和張鐵生的那個年代。有一天,我們在學校革委會的指示下,一呼百應地讓李老先生感受了一次「革命小將」濃烈戰鬥的火藥味。那天中午,我們趁先生回家吃飯的機會大書了一牆批判李老先生懲戒學生「罪行」的大字報,想給他一個「驚喜」。當他來到學校時怎麼也不敢相信這眼前的事實。他一個人默默地站在那裡閱讀著自己弟子的這些「傑作」。為那一次「望太陽」,我們都心花怒放起來。

李老先生一生最不幸運的是沒有被正規軍「收編」。其一是他早年教書時聽說和一位赴朝志願軍戰士的妻子有不清白的關係(那陣軍婚是紅線),並因此連帶之由坐了半年班房。名聲搞砸了,工作搞丟了。其二是後來被另時聘用,一直沒有遇到招轉機會。就在他任教二十五年之後的一個秋天,竟在鄉教委的一次民師隊伍整頓中被辭退了。他一度消沉過,彷徨過。但寬宏的心態終使他走出了自封的圍城,他回家真正操起了自己的拿手絕活,開始用自己的毛筆和刻刀描繪起無限美好的夕陽紅。

我的這位遠房堂姐夫在他八十華誕的日子裡終於走完了不太順利的人生之路。作為受他多年教育成長起來的弟子,就藉此文向堂姐夫獻上一份遲到的懺悔和哀思吧!望老師能夠原諒學生當年那一次的無知和「激進」。(圖片來自網路)

葉志俊,發表有詩歌散文作品多種,現居陝西略陽。

點下邊標題閱讀作者最新文章:

·小學的玉蘭老師

·我的這些街坊鄰居

·童年的河流,多少鄉愁流過

·父親的手藝

·鄉村紀事:瓦窯

·蕎麥花兒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村 的精彩文章:

聽林清玄先生講座
只想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
千萬里行走,如一夢
去水碓村,親近水
水碓這個村,為什麼讓我不舍?

TAG:讀書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