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一八不屈的民族魂—「中國地」

九.一八不屈的民族魂—「中國地」

自19世紀中後期,日本帝國主義就時刻覬覦著中國這塊幅員遼闊,資源豐厚的土地,由於晚清政府的無能,1894年,終於爆發了著名的中日「甲午大海戰」,戰爭最後,清政府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慘重代價,輸掉了這場戰爭,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自此時起,當時日本雖沒有全面侵華,但中國已經走上了被日本奴役的屈辱之路......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瀋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如果說自「盧溝橋」事變開始,為8年抗戰,「九一八」事變開始,為抗戰14年,那麼自中日「甲午海戰「開始算起,中國軍民抗戰整整進行了半個多世紀....

在這半個多世紀的黑暗日子裡,中國軍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用不屈不撓的意志力,趕走了日本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壯美的英雄讚歌!

在今天的遼寧省朝陽市,有那麼一塊土地,背靠群山,風景優美,地名「清風嶺「,在東北全部淪陷時期,是唯一一塊沒有被日本帝國主義佔領的地方,被稱為」中國地「,央視2011年上演的電視連續劇《中國地》就是講述生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英勇抗擊日軍的故事。

故事講述了 「九一八」事變後,今遼寧省朝陽市清風嶺地區一個叫「趙老噶」(劇中名)的漢子,帶領全家、全村民眾浴血奮戰,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固守清風嶺堅持14年之久最終為讓未讓日軍佔領,書寫了一幕熱血抗敵的壯美詩篇!

這種不屈不撓、英勇奮進、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正是我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時刻提醒和激勵著我們......

作為新中國的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身後有強大的中國,倍感幸福與驕傲,我們要時刻牢記那段歷史,決不能讓屈辱歷史重演,發揚革命先烈的精神,做一個善良、正直、英勇不屈、積極向上、遇到困難永不言敗的中國人!

劇照

抗日游擊隊住的「地窨子」

電視劇《中國地》拍攝場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淼水資源 的精彩文章:

TAG:浩淼水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