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孟蘇:沒有貝爾熱,何來聖洛朗

李孟蘇:沒有貝爾熱,何來聖洛朗

Vogue雜誌法國版前主編Joan Juliet Buck稱他是「疏散天才」。他忠誠地跟在聖洛朗身邊,人後聖洛朗崩潰成碎片,貝爾熱負責將他無縫拼接起來,而外人看不出任何傷痕。

皮爾·貝爾熱(Pierre Bergé,1930.11.14-2017.9.8)在9月8日去世後,看到一條微博,九宮格里是貝爾熱與愛人伊夫·聖洛朗故居的照片。下面有條評論:「很Gucci。」

很Gucci?是說貝爾熱家的壁紙像Gucci這幾季大量使用的印花、撞色?壁紙是18世紀流行於法國宮廷的中國風(Chinoiserie)絲綢壁紙,雖然Gucci在2017秋冬成衣系列裡運用了一些18世紀中國藝術元素,但把二者硬扯到一起,當心屍骨未寒、以暴躁強悍聞名的貝爾熱先生從地下跳出來打你。

貝爾熱恨透了Gucci和湯姆·福德。貝爾熱痛恨的另一個人是Dior公司的前老闆馬塞爾·布薩克。

在1990年代末血腥的時尚航母遊戲中,Gucci為了和LVMH爭奪時尚江湖老大的排位,在1999年吞併了的成衣和香水部分,並委任美國人湯姆·福德負責女裝線的設計。福德是資本打造出來的新一代明星設計師,如日中天,紅得發紫,投射下濃重的陰影,像黑洞吞沒了一代天才聖洛朗。把設計師塑造成超級明星、大眾偶像,那都是貝爾熱和聖洛朗在1960年代玩剩下的,福德不過是拾人牙慧。

貝爾熱是商業奇才,從一文不名的古董書小商販成為大企業家、全球頂尖藝術品和古董收藏家,他完美複製了巴爾扎克小說中外省青年的發跡史。他的父親是稅務官,母親是老師,青春期非常叛逆的她17歲就離開學校,一門心思要到巴黎尋求飛黃騰達的機會。剛到巴黎那天,他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一個人從一扇窗戶里掉下來,差點砸到他。當時他並不知道是誰,事後從報上才得知是大詩人雅克·普萊維爾。貝爾熱把這樁超現實的偶然事件視為一個徵兆:巴黎將是他的福地。不久,他參加一次政治遊行,被捕,和加繆在一間號子里關了一宿。第二天被放出來後,他們已能熟絡地一起喝咖啡。之後,機會接踵而至。這位眼睛閃閃發亮的19歲年輕人成為左翼刊物的主編和出版人,竟能找來加繆和薩特撰稿。刊物只存活了半年,卻幫貝爾熱與巴黎文藝界名人建立起長期的友情。他在咖啡館裡「撿」到藝術青年伯爾納·布菲,與他結為感情和商業上的伴侶,將布菲成就為表現主義藝術大師。

1958年,Dior的一個晚宴上,28歲的貝爾熱與22歲的聖洛朗一見鍾情,他後來說,「我一眼就看出他是個天才」。為了聖洛朗,貝爾熱離開了當時的男友布菲,從此成為聖洛朗近20年的愛人,以及終生的父親、摯友、靈魂伴侶、商業夥伴、藝術品收藏搭檔。他一輩子最大的責任是保護聖洛朗,保護他們共同的榮耀——時裝品牌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

1961年,貝爾熱說服了一位亞特蘭大美國商人,拿出一筆投資,協助聖洛朗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最初,像那個時期巴黎所有高端時裝屋一樣,聖羅蘭出品的也是高級定製時裝,但貝爾熱敏銳地發現,年輕人和流行文化逐漸在時代大潮中佔據重要地位。他對聖洛朗軟硬兼施,1966年,在彌散著濃郁波西米亞氣氛的左岸地區開了一家名為「左岸」的精品時裝店,用高級定製時裝的標準來設計、製作成衣系列,其中就有著名的吸煙裝。「左岸」系列的價格相對便宜,年輕消費者買得起。現在聽起來很平常,在半個世紀前卻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那時,時裝要在設計師工作室量體、一次次試穿才能完成,哪能在商店裡從衣架上輕鬆取下就帶走呢?貝爾熱還把時裝秀辦得像搖滾音樂會,使得「左岸」蜚聲全球,藉機迅速在紐約和倫敦開了「左岸」分店,迅速完成了財富積累。

更重要的是,貝爾熱和聖洛朗在時裝業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聖羅蘭也是第一個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掛牌的時裝企業。

「左岸」時裝店吸引了凱瑟琳·德納芙、貝蒂·卡特魯、露露·德拉法蕾斯、塔麗哈·波爾等新一代It Girl。她們的美麗混雜了脆弱、搖滾、放蕩,成為聖洛朗的繆斯,精明的Bergé深知偶像們的帶貨能量,以及對品牌的正面推動力。這對情侶和她們在時髦的俱樂部Le Sept,或者他們巴黎的宅邸夜夜笙歌。其中一套住所位於巴比倫街55號,是棟兩層住宅,房子連同裡面的傢具都是極簡主義大師Jean-Michel Frank在1927年為一個美國人設計的。完工後趕上大蕭條,美國人一天都沒有住過。他們於1969年購得房子,花了兩年時間修復,在裡面填滿戈雅、畢加索、馬蒂斯等大師的作品。要麼他們就用私人飛機載著客人飛到馬拉喀什的別墅、諾曼底的城堡狂歡,諾曼底城堡的每一間屋子都用普魯斯特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命名。

儘管聖洛朗極端內向,但貝爾熱還是把他推到了舞台中央,世人皆識。他蓬亂的捲髮,他拘謹的黑框眼鏡,他羞澀的臉龐,他瘦削的身材,讓他散發出軟弱迷人的魅力。就是這樣一個美少年,1971年全裸為鴉片男士香水拍了廣告,驚世駭俗;974年,安迪·沃霍爾為他創作了一幅藍色的絲網印刷肖像,將他推到了不朽的地位。

這時,聖洛朗越來越感到作為公眾人物的壓力,越來越厭棄當明星。到1976年,聖洛朗的抑鬱症愈發嚴重,對藥品、酒精的依賴讓他變成了張牙舞爪的豹子,尖銳的爪子常常把人抓得鮮血淋漓。他和貝爾熱的感情破裂了。

貝爾熱與聖洛朗相識的前一年,也就是1957年,迪奧先生在義大利度假期間死於心臟病突發,大師親自栽培、提拔的助理聖洛朗接手執掌Dior設計工作。彼時這間開啟了時尚「新風貌」的時裝屋在吃了多年老本後,已經陷入了財政危機。頭兩年,聖洛朗的設計與「新風貌」有顯著不同,那些高領、A字型或梯形連衣裙,長度在膝蓋以上,非常有創意,也極佳地契合了他導師的設計觀,贏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使迪奧扭虧為盈。

成功激勵了聖洛朗,他變得大膽起來。彼時,美國「垮掉的一代」傳到了大西洋對岸的歐洲,開始影響高級定製時裝的大本營,巴黎。他觀察巴黎和倫敦咖啡館裡那些喝酒抽煙的「垮掉的一代」,找到靈感,在1960年推出「垮掉」(Beat Look)系列,有以往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高領衫,還有馬龍·白蘭度的機車夾克。這是最早的街頭時尚影響高級時裝的例子,以往都是反過來的。這種大幅度偏離了Dior審美的實驗性創作遭到廣泛的惡評。

突然,聖洛朗獲悉自己將要應徵服役。傳聞說,這事兒是Dior品牌的聯合創始人、Dior公司所有人馬塞爾·布薩克(Marcel Boussac)搗的鬼。聖洛朗本該在1958年或59年入伍,但因為他當時正是公司的搖錢樹,布薩克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讓他免於服役,1960年他心生炒掉聖洛朗之意,便通過運作將聖洛朗送上了阿爾及利亞戰場。聖洛朗生來就有精神脆弱的疾病,入伍後他聽說Dior解僱了自己,精神崩潰了,在軍隊醫院遭受20天的非人治療後,他被轉入精神病院治療,電擊、大劑量藥物,導致後來他的精神狀態不穩定,他終生掙扎在藥物濫用的苦海中,也與此有關。貝爾熱關心他,照料他,最重要的是,貝爾熱起訴Dior為他要說法。

他們不再是愛人關係後,貝爾熱對聖洛朗仍然保有十足的耐心,每天與他共進午餐。深受抑鬱症之苦的聖洛朗越來越依賴貝爾熱,但凡公開亮相必需由他陪伴。從1962年聖洛朗首次發布個人設計,每一次時裝秀結束後,保護他逃離媒體圍攻的人一定是貝爾熱。貝爾熱的角色定型為站在椅子上指揮人群離場的那個人。Vogue雜誌法國版前主編Joan Juliet Buck稱他是「疏散天才」。他忠誠地跟在聖洛朗身邊,人後聖洛朗崩潰成碎片,貝爾熱負責將他無縫拼接起來,而外人看不出任何傷痕。

2014年,電影《聖洛朗傳》上映後,他說:「實話說,那個時期支持伊夫,讓我並不是很開心。之所以那麼做,是因為我有強迫症,也因為我愛他。」而聖洛朗在2001年談及貝爾熱時這樣說:「我無能為役,他無所不能。他強大,意味著我喘不上氣的時候可以靠在他身上。」

騰訊網刊登此文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其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時尚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期主筆:李孟蘇

先後任職《三聯生活周刊》文化部主任記者、《ELLE-世界時裝之苑》資深編輯主任。接觸時尚業快20年了,現已能做到冷眼旁觀,冷靜寫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入流 的精彩文章:

藍小姐:為什麼我們不要買假包?
孫賽賽:澳洲人的生活為什麼沒有煩惱?
林士堯:時尚和藝術聯姻,你想看的是哪齣戲?
林士堯:品牌易名這件事,你怎麼看?

TAG:入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