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藝界清流《見字如面》:一封寫死亡,一封寫苟活

綜藝界清流《見字如面》:一封寫死亡,一封寫苟活

回復「讀書」下載APP

電子書免費讀

期待遇見愛閱讀的你

回復「日簽」

每天給你不一樣的心情

GIF/1K

前兩天,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播出了。

從第一季的9.0高評分到第二季第一期的高口碑,《見字如面》又安安靜靜地火了一把:

豆瓣評分9.5;欄目播放量更是創文化類節目新高,突破3.6億直逼頭部綜藝。

節目主要形式仍是請明星演員在現場讀信,讓那些塵封已久的信件在張國立、周迅、歸亞蕾、黃志忠等人的精彩演繹下,以鮮活的聽覺形態撩撥我們寂然的心弦。

GIF/1K

這種感覺對於身處即時通訊時代的我們,已經遙遠得相當陌生,卻又因為這股隔離的陌生感而更受觸動

博庫君不知道你是不是很久沒有提筆寫封信了,但至少,博庫君已經很久沒有寫過信了。

當鍵盤代替紙筆,所有人都有了越來越快的打字速度,卻獨少了一封封信件里的萬家燈火和情深義重。

〈〈〈〈〈

《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是「生死」。5位嘉賓6封信,站在陽間看陰間。

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兩封書信。

一是今年3月在網路上鬧得紛紛揚揚的,瓊瑤阿姨寫給兒子和兒媳的公開信。

「所有看到這封信的人都是見證,你們不論多麼不舍,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那樣,你們才是『大不孝』!」

這是封「交代後事」的家信。在信中,瓊瑤交代了幾點關於自己臨終時的叮囑:不動大手術(死得快),不進加護病房,不能插鼻胃管,不能插維生的管子,不要急救措施。

總之,她不希望兒子和兒媳把對她的愛變成她自然死亡的最大阻力,她希望自己能夠有尊嚴地死去。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

瓊瑤是個足夠理性的作家,她的文字筆力雖然時常充斥著情愛的浮華感性,可她本身卻是帶著我們看來有些「不近人情」的冷靜和偏執。

GIF/1K

瓊瑤說,生是偶然,死是註定,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所以不要被生死的迷思困惑住。但對於我們來講,認命其實是很難的。

生死固然無常,可作為病患家屬,總是想著盡最大的努力和黑白無常買一次命,這不僅是孝道倫常的要求使然,更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至親能夠活下去,作為生命活下去——即使希望渺茫,但只要肉身不滅,那便是活著。

就像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因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住院一般,丈夫與前妻所生的3位子女在聽醫生說「若擦鼻胃管對症下藥,還是有清醒機會的」之後,一致決定給父親插鼻胃管。

即使平鑫濤常常痛苦呻吟,就算瓊瑤再三強調「還有意義嗎?沒有意義了」,可在子女看來,這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父親還在」。

〈〈〈〈〈

還有一封,是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李真寫給母親的信,三年前,他罹患白血病。

標題就叫《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李真出身貧寒,但自己非常爭氣,考了大學還考上了研究生,他成了改變全家命運的希望。

本以為越努力越幸福,可事實證明,他的努力給這個家帶來的只有磨難和絕望,因為他患上了白血病,即使做了骨髓移植,但恢復情況並不理想。

他的家庭為了救他竭盡全力:大哥背了一身的債,甚至還和媳婦提出了離婚,因為怕她反對;二嫂心疼得不敢聽他的聲音;就連7歲的侄女都說,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錢留給叔叔治病。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

大家無怨無悔地接濟,家人一如既往地支持,沒有一個人做錯了任何一件事,但最後,我們卻淚如滿面。

李真非常愧疚,他渴望活下去可生命卻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想得到解脫,卻又不敢就這樣死去,只能苟延殘喘地過一天是一天:

「累到不想堅持,只想解脫。可是突然間的意識告訴我,這份舒適很可能換來的是你們永恆的痛。」

「我可以坦然接受病魔帶來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卻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頭痛哭後,那無助而又無神的眼眸。」

「我知道,您已窮盡了畢生力氣,卻始終換不回我一生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卻換來一波又一波的絕望。」

念到這些話的時候,讀信人黃志忠老師哭了。

GIF/1K

他帶著淚痕掛著微笑繼續念著:

「媽,我能在這裡跟你做些約定嗎?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

「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邊。」

入目所見,完全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寫苦難寫絕望,寫對生命的留戀和對死亡的無奈。

〈〈〈〈〈

豆瓣上曾有個關於「生死」的熱門話題討論。

有人說,我們需要學會「尊嚴死」、「安樂死」,因為無謂的徒勞的搶救只會增加病人的痛苦。醫學奇蹟能有多少呢?這種生命的延續,其實是沒有尊嚴和品質的。

可持反對意見的人說,在最灰暗的時候堅持一下,可能你就成功了呢。畢竟沒有人能完全洒脫地對待至親的「尊嚴死」選擇,因為們大部分都是俗人,都沒法面對肉身的幻滅。

人和人之間對待「死亡」的態度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死亡抑或苟活的權力。

但老實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放棄生命才是對的選擇,因為現實的很多東西都在牽扯著我們。

活著,本身就是意義;而死亡,也只是種自然法則。這是一個無比宏大的命題,對與錯並不是唯一的答案,也許只有等到我們真的直面死亡的時候,才能明白更多吧。

今日話題

體面尊嚴地死去和苟延殘喘地活著,

你會選擇哪一個?

有人說,讀信和讀其他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個人的心性與見地、感情與追求,往往在信件中袒露得更加徹底、也更加親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庫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為愛屌絲逆襲,原來你是這樣的蓋茨比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我不喜歡人類,可是我喜歡你啊」

TAG:博庫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