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一次諾蘭在敦刻爾克走下了神壇?

這一次諾蘭在敦刻爾克走下了神壇?

前言

這次舉辦圓桌談的原因,無疑是因為諾蘭這次新作《敦克爾克》所引發的差別討論。如我們回望目前分數比較,MetaScore評分高達94分,雖然反觀豆瓣依然也有8.6 ,但相較起我自身的友鄰僅止獲得了6.8的評分。這也感覺諾蘭這部新作在美國與亞洲地區的評價造成了不小的差異,是虛高?還是實至名歸?甚至當諾蘭挑戰了一部他曾未拍攝過的戰爭題材,這次《敦克爾克》的展現又與他過往作品有何差別?我們都將藉由本次圓桌來進行深度探討

策劃│深焦編輯部

編輯│尼儂叄

主持人

Pony:台北人,目前為非電影本科、非影視相關的資管系研究生。

嘉賓介紹

胤祥:電影學者

Louis:旅居荷蘭的電影/影像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藝術批評家。

Cora:巴黎政治學院-加州伯克利電影學學生

蘭天星(Vincent)哈佛視覺研究系學生,主修電影製作。

主持人:

1

由於《敦克爾克》的評價在美國和亞洲間造成歧異,身邊友人也有挺不同的評價。對於過去諾蘭因《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片被評為「科幻神」。反觀這次聚焦在歷史史實上的《敦克爾克》是否讓諾蘭走下神壇?想請問各位嘉賓對於此片的看法和喜好;

盜夢空間 (Inception,2010)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2014)

2

此次《敦克爾克》與諾蘭過往敘事並不相同,不再在玩科幻空間的題材,例如平行時空、潛意識多層空間。這次反而打造成類章回(一周、一天、一小時)的形式,將三條線穿插做主軸。對於此次諾蘭在敘事上的改變,不知道各位嘉賓們有什麼看法?

3

由於諾蘭在影壇是出了名要利用「實物」去拍攝(加上堅持菲林拍攝),這次《敦克爾克》相對於需要耗費更大製作,這樣的堅持會銳減他電影上的浩大性嗎?從《敦克爾克》,談談對諾蘭本身影響,或與其他同類型電影的比較。

Louis:

在我看來,他還不會走下神壇,一般來說,觀眾會給自己喜歡的導演三次失敗的機會。就算這次諾蘭讓一部分觀眾失望了,他還有兩次機會,畢竟《盜夢空間》和蝙蝠俠系列的粉絲的品牌忠誠度是很高的!何況,《敦刻爾克》也沒有被看成爛片,擁簇者還是很多的!

克里斯托弗·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電影的優缺點非常明顯,優點就是電影工藝的提升,畫面和聲音都乾淨單純;用圖像敘事,這本來是影像藝術的專長,劇情電影通常是劇作主導的;而諾蘭在這兩個領域做的都不錯,所以長期以來,諾蘭也被藝術界所關注,甚至被稱為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結合最成功的又能保持實驗性的在世導演;從圖像主導電影敘事來看,《敦刻爾克》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尤其是在海灘上,僅僅幾個鏡頭,電影的氛圍就出來了,創造了一種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可是,為了讓圖像主導敘事,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的層次的鋪墊上,都被扁平化地處理了;107分鐘的電影,我看完了還覺得自己的情緒始終停留在開始的15分鐘里,整部電影的節奏幾乎就是這15分鐘的不斷重複。

而且人物太概念化了!不斷地重複,回家是軍方行動的行為動機,可是電影沒有任何關於對家的渴望,甚至都沒有一點關於家的信息的提示;所以「回家」就顯得很空泛,完全進入不到這種情緒中,反過來看《拯救大兵瑞恩》中,一個母親站在家門口的畫面,提示出一個遙遠的空間層次和感情層次,「回家」便很具體和實際了,人物的行為動機也更容易獲得觀眾的支持,《敦刻爾克》太缺少這種層次和人物前世的交代了。

《敦刻爾克》是10部電影中,敘事結構最容易理解的,一般諾蘭總設置很多和觀眾進行智力互動的情節,尤其是意外的結局,讓人不得不把情節重新整理一遍。這部《敦刻爾克》不需要太多智力的參與,身體體驗就夠了;這也是諾蘭一再強調的。三條時間線,在電影敘事結構上,也並不上複雜,開門見山地交代了,沒有可以製造懸疑的設置。不過能夠提示出「和時間賽跑」的緊迫感,這倒是有效的。有意思的是,諾蘭一再強調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關於求生的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

縱觀諾蘭的電影生涯,封閉空間中求生,一直都是他最大的興趣之一,《黑暗騎士的崛起》和《致命魔術》尤為明顯。40萬人被圍困在海灘上,就是一個開闊的封閉空間;如何突破隔離而求生,這是一個巨大的懸疑。諾蘭說:「這是人類史上最好的電影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具備了最吸引觀眾的兩個因素。而未知感和焦慮感,又是懸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可惜《敦刻爾克》的未知感沒做好,大的解決方案(英國軍民來救援)人盡皆知,而小鮮肉主人公的獲救過程中,關於他的焦慮感和未知感的刻畫,只能說是點到為止,所以整個電影的懸疑情節設計可以說做的有點兒糙。

蘭天星(Vincent):

《敦刻爾克》絕對不算諾蘭的失手之作,但它也沒有帶來任何驚喜。打個比方,在Youtube上經常看到「如果某某導演來拍某某題材會是怎樣」的飯制視頻,而《敦刻爾克》給我的印象就像是一部飯製版的「如果諾蘭拍二戰會是怎樣」。正因為這個題材和諾蘭以往拍的故事很不一樣,所以那些風格上一樣的東西就特別明顯,比如多線敘事,比如配樂風格,比如重複出現的關鍵台詞,甚至平行蒙太奇+深沉畫外音這種結尾方法,都是《致命魔術》《黑暗騎士》《星際穿越》一路用過來的。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2014)

《敦刻爾克》敘事方式不一樣是把一個本來時間線很平,結構很簡單的非典型諾蘭故事生生掰成了不同時間維度多線敘事的典型諾蘭電影,這就讓故事本身的「新」喪失了很多意義。所以,整個電影的感覺就是把諾蘭的電影模板生搬硬套在了歷史教材上——你可以就著劇情簡介腦補下它大概長什麼樣,去電影院看了發現居然還真就是那樣。那就叫沒有驚喜。

諾蘭會不會因此跌下神壇呢?從北美觀眾和媒體的反應來看大家還很吃諾神的幾板斧,國內觀眾雖然不全買單,但像Louis所說,粉絲都會給喜歡的導演留幾次機會的。只是諾蘭如果再沉迷自己的那些老路數,審美疲勞怕是早晚的事。

Cora:

諾蘭這部片子最令我不悅的是敘事的單薄,恢弘的大場面不足以撐起一部大片,有趣的是,三條敘事的時間線是不同的,分別是一周、一天、一小時,諾蘭試圖將多個時間融為一體,這本身是複雜敘事的一個亮點,但在呈現效果上稍遜一籌,以至於會覺得片子不過是「海陸空多方位突突突」合輯。影片在配樂和攝影方面令人驚喜,但越是大場面,越體現出敘事的不足。

就我而言,《敦刻爾克》是一部視覺聽覺效果上佳、主題正面的合格作品,但如果放在諾蘭的作品裡進行排序,就得不到什麼好評價了。走齣電影院的時候周圍的評論多是指向諾蘭本人,而非電影本身,例如,「不知道諾蘭這次在想什麼拍這麼無聊的東西?」或許大家在看諾蘭之前就有了燒腦的準備,結果發現不用動腦子就可以get劇情,對此有所怨言。

我認為走下神壇的說法未必太過,諾蘭在這部片子的場面調控各方面體現一位優秀導演的水準,不得不說一句,這部片子精華鏡頭剪的預告片更有震撼力,上映前多次在看別的片子的時候看到預告片,分分鐘秒殺同期上映的電影。影片並非讓人大失所望,但確實是不大適合多刷,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能給個四星,覺得除了故事簡單之外沒有大毛病,但二刷,即便是70mm,則無法堅持看完全場,對劇情無所期待同時對場面感到疲倦,然而不能多刷實在太不符合諾蘭粉的期待值了。

胤祥:

首先,諾蘭封神當然不是因為《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而是因為《黑暗騎士》,而這次做完全不同的類型跟他科幻(包括作為泛科幻的漫改)領域八竿子打不著,就像星戰粉從來不管盧卡斯拍過《美國風情畫》一樣。不管諾蘭再拍什麼鬼只要TKD在imdb上還排在前5名那他就是神。況且希斯萊傑還死了。《敦刻爾克》直接上短評吧:無聊是真無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這個牛逼至極的結構足夠諾蘭及其粉絲吹上十年的,也夠電影學院學上十年的。仍然是在時間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還能玩出新花樣真是不得不服。就憑諾蘭對時間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個當代大師的位置。

工作照

其二,敘事跟《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邏輯是一樣的,都是在對時間進行切分,對時間的處理與《盜夢空間》如出一轍,盜夢空間是用空間換時間,被切分的時間和相關的空間之間形成的交叉蒙太奇帶來的幾重動作高潮的疊加;《星際穿越》的主要處理是高維度的空間,在這個意義上也是用空間來處理時間(比如那個五維空間的拍法)。《敦刻爾克》還是用空間換時間,在空間尺度相匹配的範圍上把陸海空的一周一天一小時形成——嚴格來說既平行又交叉的蒙太奇。邏輯是一樣的.非要說敘事改編了的話,唯一的變化就是諾蘭在之前所有作品中貫穿的一個特點「用第一幕做set up」改掉了,這次迅速地用開頭三行字幕把set up做完了。反正這個故事沒有懸念,無劇可透,無非就是看過程怎麼玩出花兒來,應該是遠超預期地完成了。

星際穿越中的「五維空間」

再來,用不用實物跟拍成什麼樣本來也沒有什麼關係。要是在製片的意義上談影響,無非就是看票房和口碑以決定他下一部的片酬和任性程度。跟其他戰爭片比,敘事性太弱了,甚至諾蘭都懶得費心去編故事。但這個時間觀念足夠強大,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計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用這種時間觀念破了歷史片的全景式寫法陳套,翻出了新花樣。

贖罪(Atonement,2007)

必須再提一次的是《贖罪》裡面那個敦刻爾克長鏡頭。當然那個鏡頭完成度是很好啦,可以名垂影史,但是擱在《贖罪》裡面就是羅丹要砍掉的巴爾扎克雕像的那雙手,跟全片完全不搭。同是拍敦刻爾克,諾蘭的基調、手法不同自不必說,主要是觀念上的不同。當然往下我們可以聊意識形態批評嘛,不逢五逢十拍這部片,究竟是何種文化政治經濟邏輯決定的。讀出一個英國脫歐顯然太表面了,敦刻爾克後面是大反攻啊?再說,(幾乎不可見的)敵人是誰?

主持人:

各位嘉賓好,收到了四位嘉賓的回復。總結第一輪問答,對於走下神壇,如Cora所言,影片並非是讓人大失所望,只是對於過往諾蘭「燒腦」的既定印象上有些落差,而產生怨言。而反觀敘事上,大家幾乎一致認同諾蘭在此部敘事上的匱乏的單薄,縱使玩轉三條時間線,像胤祥說的以空間換取時間,利用蒙太奇交錯,但似乎在故事上,或本身電影所選取的段落區塊,讓電影有些局限。同時,如Louis說到「家」的意象,雖然有意此為,但最後都無法將觀眾帶入情緒。

但有趣的是,就我自己來看,雖然《敦克爾克》與過往諾蘭作品題材相比有些甚遠,但其中仍離不開對於「恐懼」「抉擇」的主軸,如《盜夢空間》中對於最後現實與虛構的選擇,或《黑暗騎士》里在兩艘大船中對於生死按鈕的掌握與選擇,到《敦克爾克》亦相同。如其中許多幕小兵們群聚在船艙里,面對外來海水倒入、水中的魚雷炸裂、或面對子彈的迎擊,到軍官如何「挑中」小兵存活,都隱藏著人性對於生死的拿捏,相反在大場面史實下,或許又見得許多人性間的殘忍與拔河。

1

《敦克爾克》或許如上述嘉賓們所言,跟同類型電影相比的敘事稍嫌不足,但這樣的內里核心是否能挽救此片在外表上的不足?而在第二輪問答中,第一個問題,想先請嘉賓們能就《敦克爾克》的核心來談論,也同時比較諾蘭過往作品中(如上述所例)對於人與人之間抉擇的著墨,即通過生死選擇的場面,來透視人性最深層的自私,當為求保全自己而犧牲他人,諾蘭是否一如既往成功將他想述的中心思想―「恐懼」「抉擇」呈現於《敦克爾克》中?

2

而在第二個問題中,延續Louis所說對於「家」的意象建立,在我自己看來,《敦克爾克》在前期的優點可能也在於這種對於「家」的模糊性,因為見不得或已知時命不多,才愈發對就在前方的「家」,產生所謂求生的意志,不論是越過階層的活命、或誓死捍衛國家的尊嚴。

但當然這樣家的形象,最後被諾蘭呈現的稍嫌不感動,一可能是觀眾自身對於英國情感的連結,家的形象於電影后期仍然模糊,二是總覺得對於回到家的高潮,也就是第二幕眼見眾多漁船駛入敦克爾克,這樣的高潮是否太過提前,而後進行第三幕子彈船艙的困獸斗,或再次駛著飛機擊落敵方。

直到才真正「回家」的結尾,再也提不起第一次的感動,只顯得疲憊無力(或是這才是諾蘭想帶出的「感同身受」?)。藉此想請嘉賓們談談,如何看待《敦克爾克》對於家的形象建立,當閱讀起邱吉爾於報上的宣言,或可以談論上述所提及的劇作結構。當這樣「家」的形象,本就是《敦克爾克》的主軸,諾蘭在其中的處理又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3

最後,如蘭天星(Vincent)提到《敦克爾克》用到如平行蒙太奇、深沉畫外音等諾蘭的作者印記,而第三個問題,想請各位嘉賓談談,屬於諾蘭的作者印記在這次《敦克爾克》里發揮了多少的效用,又或者因為此作題材的原因,而削弱它過往作者印記應該達到的效果功用?我們甚至再次對比與它合作無數的配樂漢斯季默(Hans Zimmer),於《敦克爾克》中利用緊密音符串聯起的緊張氛圍,究竟成為《敦克爾克》的助力?抑或是成為此片的敗筆之一?

胤祥:

我並不認為諾蘭有什麼一如既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要是找作者性的話其實真的不是從這兒找啊。

家……怎麼會是主軸呢?跟家有什麼關係?《敦刻爾克》要完成的敘事任務就是怎麼把一次丟人的大撤退吹成戰略轉移,要把失敗吹成勝利(而且後見之明地看,確實是勝利)。就片中兩類人物的運動軌跡而言,一來(從英國到法國)一去(從法國回英國),來的人基本都是有尊嚴要面子,雞血自給自足;去的人要把自己從恥辱中用不同的方法洗脫出來。說到底這片子是在講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話語如何建立的過程(其實有種微妙的嘲諷感,這個尺度把握得蠻有趣的)。至於回家不回家(只有遊船主父子算是回家了吧),這個真的不是堪稱作者性的敘事動作啊,回到普羅普那兒回家也是敘事必備橋段之一啊。

作者印記我說過多次了,就是對時間的切分。這是這部《敦刻爾克》唯一能看的地方。漢斯季默的配樂非常有效果,這次我注意到很多段落的音樂是被音效化的(或者音效音樂化?),不是常規路數。若說《盜夢空間》里他發明的「音牆」還是走情緒心理這一路的話,《敦刻爾克》裡面音樂的用法(基本不是音牆那種低頻路子的了)部分已經進入到結構層面了,玩得還是蠻開的。

Louis:

「恐懼」確實是這個電影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電影的氣氛就是圍繞著恐懼的氣氛來製作的。為此,諾蘭還向經典電影「恐懼的代價」取經,在和團隊觀摩「恐懼的代價」之後,諾蘭深信不疑的是恐懼的本質是源於焦慮。因為未知,所以恐懼;因為難以抉擇,所以焦慮不安。這個不僅僅是危機關頭的困境,也是都市人的生活的常態。這也是為什麼電影能夠和觀眾的產生共情效應的原因,電影強化了我們生活中細微的情緒,將它放大了。所以觀眾會由角色的困境關照到自我的身上,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

躲在船艙里,魚雷會突如其來;在陸地上,追擊的部隊也會消無聲息地追擊到背後——這些,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緊張的焦慮感,和對未知的恐懼,讓觀眾的心一直懸著。所以從電影心理上將,諾蘭的水準還是不錯的。只是在107分鐘的時間裡,這個套路需要更豐富的層次;而在電影中,「遇襲––逃亡––男主目睹同伴陣亡––男主暫時獲救––逃往下一站––再次遇襲」的模式在不斷重複中,直到結束。聽上去就像打了一次戰爭遊戲。我的觀影情緒一直停留在前15分鐘,整部電影的節奏就是前15分鐘的重複。所以「恐懼」的氣氛也有點單一,同理「抉擇」的元素也是。

「讓40萬人回家」,這句話在諾蘭的採訪中反覆被他重複,這即是他的這部電影最想強調的東西,處於商業效果上考慮吧!畢竟「回家」是人類最跨文化的情感之一。要想在全球範圍獲得成功,符合各種文化的價值觀,回家是最好用的母題之一,深諳商業之道的諾蘭對次再清楚不過了。

於是,借將軍之口,在開篇點齣電影的主調——「讓40萬人回家」。觀眾自然會跟著這個調子走。可是走著走著,就發現,「家」的意象越來越淡了,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任何形象上,視覺上的補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失敗。概念化的「家」引不起人的共鳴。

可以看看《拯救大兵瑞恩》中,家的筆墨不多,但是給出強烈的支持。老母親站在家門口,看到身穿軍裝的來訪者神色嚴峻,一下子就預料到了什麼,於是跌倒在地——還有「細細的紅線」中,一個美國大兵在向山頭衝鋒的,現實中是槍林彈雨,導演給的不斷閃回的畫面是他和愛人在家中的私密的溫柔的回憶,其實大兵衝鋒時候不一定會這樣想,是作者型的導演在和觀眾做交流——通過形象引導觀眾思考的角度,作者的悲憫情懷就在這裡了。有珠玉在前,不能不說諾蘭在這一點上是失敗的。我上一個問題提到的「需要更豐富的層次」,也是出於這個思考。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沒什麼畫外音的成分吧,不記得了。平行蒙太奇,畫外音,都是技巧性東西,不能從這裡尋找作者痕迹。諾蘭的作者性,在他一貫喜歡研究的主題,如「極度沮喪的大眾,廢墟般的心理」,倒是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的體現和延續。配樂再好也無法挽救單薄的概念化的劇情。

Cora:

恐懼確實是這部電影的關鍵元素,但我覺得更多是劇情導致的,影片呈現的人性糾葛並非常見劇情片設定,而是受限於歷史事實的必然結果。這份恐懼被放置在更大的背景下,不單單是個人抉擇的命題。近乎每部主流製作的二戰題材電影或多或少都會添加恐懼的成分,或許因為這是人性在面對這種場景是必然的情緒流露,因此我不覺得諾蘭在《敦刻爾克》里強化這份恐懼。至於具體的視覺效果,我倒沒有很強烈的感覺,或許是因為知道結局,而且劇情相對單薄,看的時候腦子裡滿是「這次突不出去還有下次,反正最後會撤離的。」唯一的意料之外是船上那個男孩的死亡,但與其說是恐懼,不如說是慨嘆。

至於【家】的概念,我覺得大多數時候挺生硬的,尤其是最後一幕,畫外音反倒顯得cliche,不自覺間創造出一種說教的意味,戰爭片還是很怕最後會變得情緒尷尬。小船隻們靠岸那一幕我著實有被感動到,許許多多英國家庭自發開船到敦刻爾克接戰士回家,確實拍得非常感人,有種絕望中叢生了希望之感,那一刻沒有過多情感流露,卻觸及人心。這或許是對【家】的概念一個很棒的詮釋,但這種瞬間在全片中屈指可數,大多數人還是被激烈的行動和尖銳的言語充斥。

我個人挺喜歡配樂,雖然確實有too much的嫌疑但不失為增加感染力的一大招數。我對音樂具體細節知之甚少,就不妄加評論了,之於我的觀影體驗是有利無害的。

蘭天星(Vincent):

諾蘭對於恐懼感的營造還是挺不錯的,在海灘這個最大的封閉空間中圈出一個個小的封閉空間,比如船艙,比如飛機,比如小艇里的一個小房間。在每個小空間里的人無法探知外面的情況,不知道敵軍會不會出現,什麼時候出現,自己是不是下一秒就會喪生。與此同時自己除了乾等又沒有任何辦法,所以只能心裡隨時緊繃一根弦。這種焦慮感是最難熬的了。

除了已經提到的沉船戲之外,另一個對「密閉空間下的未知」用的比較好的是幾場空戰戲。諾蘭對上帝視角的大場面使用的很克制,反而有很多很長的以飛行員視角望出去的鏡頭。觀眾就像飛行員一樣,只能看到被窗子框住的一小塊天空,也許十幾二十秒都看不到敵機,甚至不知道有沒有敵機,但一旦敵機出現可能就是一秒之內定生死了。

這可能也是諾蘭拍《敦克爾克》的整體思路:把戰爭片拍成密室逃生片。從效果來看這個選擇還是不錯的,尤其在劇情單薄發揮空間有限的前提下創造了很多小高潮,只是小高潮後常有難以避免的冷場感。

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0)

諾蘭幾乎每部電影的主角都有一個執念,在《記憶碎片》,《盜夢空間》里是死去的妻子,在《致命魔術》里是聲名,在蝙蝠俠系列裡是父母死去的陰影,而在《敦刻爾克》里無疑就是家。只是和前作相比,《敦刻爾克》把這個概念虛化了很多。《記憶碎片》里多次有關於亡妻的閃回,《敦刻爾克》卻並沒有英國士兵聚在一起懷念家鄉威士忌的情節。

工作照

這樣設置的出發點大概是為了更「普世」,讓任何人都能帶入到電影里,把士兵們拚命想回的家想像成自己家的樣子。這種普世還體現在對士兵身份的模糊,戰爭大背景的模糊,甚至全片沒有出現一個德國兵,似乎在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古往今來任何一場戰爭中的任何一次撤退,而導演關注的不是戰爭本身而是一個個個體置身於這種情境下的心理狀態。這種把歷史事件抽離於意識形態和其它環境因素來看待的觀點是否是正確是屬於學術界的話題,單從電影觀感來說,我是沒覺得有多好。雖然虛化背景確實留出了很多挖掘角色內心狀態的空間,但諾蘭也並沒能挖多深,最後甚至還要靠敘事上的花活來掩蓋故事本身的空洞。這樣的話還不如不虛化了。

真實的敦刻爾克

最後,我覺得諾蘭的幾大板斧成功地把一個本來可能很「不好看」(極簡,反戲劇性)的故事拍的比較好看了。但如果目的是拍得好看,為什麼不直接挑個更戲劇化的故事呢?敦刻爾克的故事可能反而更適合布列松甚至阿伯特·塞拉這種專拍「不好看」電影的導演。

尾聲

綜合嘉賓們上述的反饋,諾蘭確實於《敦克爾克》中將恐懼的母題凸顯而出,雖然在家的部分呈現虛化,甚至如Cora所言有點過於說教、生硬,但就像蘭天星所說,這樣的出發點或許是要求得更普世的想法,而也同Louis所述「家」不能說是諾蘭在這一點上是失敗的,反是需要「更豐富的層次」。各位嘉賓也針對《敦克爾克》再次提出該片所擁有的不足。

確實,《敦克爾克》不論在劇情或是在其他層面皆存在著缺陷,但它並非一部劣等之作,或許能說這次諾蘭針對這樣的史實題材,使用與過往不同的手筆,也拍出他對於家鄉土地的情懷,更拉出虛化背後國族的威揚性,專註於聚焦在小人物奮鬥犧牲上,最終藉《敦克爾克》以此來紀念緬懷這群曾為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士兵們。而在這之上,諾蘭也達到目的,將他的情感換為敘事,寄託於這部別於過往題材的歷史電影中。

-FIN-

戛納導演雙周主席|阿莫多瓦|坂本龍一

菲利普·加瑞爾|沃納·赫爾佐格|克萊爾·德尼

歡迎為深焦口碑榜投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焦 的精彩文章:

這場愛爾蘭最著名的私奔,被拍成了一部黑幫片
我關心下半身與社會底層的關係,它們根深蒂固地支撐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大小謊言》打破規則,領跑艾美獎
歡迎來到恐懼時代的荒誕天堂
《春夢》:朝鮮族導演的異國一夢

TAG:深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