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架改造成本超700萬也難空中看視頻 機上WiFi開放容易賺錢難

單架改造成本超700萬也難空中看視頻 機上WiFi開放容易賺錢難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稍等一下,今天電話太多,手機沒電了,我現在剛剛充上電。」9月19日下午,一家民航公司宣傳部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道。突如其來的忙碌源於中國民航局不久前釋放的消息——9月18日下午,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允許由航空公司對攜帶型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

這不僅意味著乘客可以在航班上使用手機,還預示著蟄伏多年的機上WiFi產業或終將迎來黎明。但通往「春天」的征程上不僅有含苞待放的花朵,還有荊棘。

網速慢成用戶體驗「攔路虎」?

民航局剛剛放出「鬆綁」手機等攜帶型電子設備在飛機上使用的消息,就有人暢想未來或許能看到空姐直播,但理想和現實之間隔了幾道坎,即使立馬放開使用,機上WiFi的網速也可能會不盡如人意。

目前機上WiFi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即基於地面基站的通信,或基於衛星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技術所提供的網路性能也有差異。據《中國民航報》報道,若以手機上的網路對比,地對空(ATG)空中無線網路連接可比作2.75G,而衛星Ku波段可比作3G,衛星Ka波段可比作4G,衛星通信顯然更勝一籌。

ST喜樂航(837676,OC)總裁潘運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衛星容量是目前飛機WiFi面臨的瓶頸之一,由於上網需要傳輸信號,而目前的總容量帶寬主要為幾兆到幾十兆,分配到每個乘客之後可能僅有幾百K,可能會影響上網體驗。

不過,據飛天聯合(北京)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天聯合)CEO段世平透露,情況已有改觀的跡象。

《中國民航報》近日報道稱,今年4月,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16號」發射升空,該衛星採用了Ka頻段、激光通信和電推進等一系列新技術。而在9月14日召開的「2017中國機上互聯網高峰論壇」上,民航局飛標司代表指出,中星16號作為第一顆國產的Ka頻段高通量衛星,能有效地為民航解決傳統衛星的帶寬瓶頸。

「Ku波段投入市場的時間長,但是沒有被廣泛普及,很大的原因是成本問題。」霍尼韋爾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段世平認為,與Ku頻段衛星差不多的成本,但帶寬大大提升,高通量Ka頻段將是未來的趨勢。另外,從Ka頻段高通量衛星發射計劃來看,未來的資源供應不成問題。而經試驗,基於高通量Ka頻段的機上WiFi傳輸速率超過70Mbps,可供上百人同時使用,看視頻也可以。

不過,基於高通量Ka頻段的機上WiFi尚在開發的起步階段,段世平介紹,目前僅有飛天聯合可提供整系統的產品。目前,基於高通量Ku頻段的機上WiFi還是當今的主角。

一架飛機改裝成本超700萬元

頻段資源有了,航企改造飛機的成本是多少?改造成本會不會成為航企應用機上WiFi的攔路虎?

業內早有計算。「一架飛機需要的配套互聯網硬體,光硬體產品大概需要4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軟體、安裝。我們核算的成本大概是35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後期運維。」《新京報》2017年4月援引聯通航美網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宏的話表示。

改造成本也可以從春秋航空2015年非公開發行A股募資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計算得出。春秋航空「擬投入建設機上WiFi系統改裝子項目投資金額共計3億元,其中,機艙衛星通訊系統改裝投資共計2.4億元,將分階段實施」,并力爭在2018年前基本實現對自有機隊全部飛機的改裝工作,而根據春秋航空2016年年報,按照計劃,到2018年春秋航空共有40架自有飛機。據此計算,春秋航空每架飛機的機上WiFi系統改裝費用為750萬元。

不過,春秋航空宣傳部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預計是1年半前的預估,現在改裝解決方案的各項細節報價均發生變化,需要重新估計,並且「通訊設備的改裝只是其中一方面,費用還包括了無線設備、改裝費用、機上電商、娛樂平台搭建等」。

成熟商業模式尚待探索

機上WiFi產業似乎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節點,但航企作為應用方還在為機上WiFi的收費模式頭疼。

「現在探討盈利模式還為時過早,各家公司均在探索過程中,春秋航空正在對各類模式進行跟蹤研討。」春秋航空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從目前各大國外航企的運營經驗來看,一般採用兩種模式:免費和收費模式,免費模式下包括對乘客免費和向第三方收費(比如廣告主);而收費模式則指對乘客指定的增值服務比如觀看電影、微信聊天等收取流量套餐費用,常規服務則採用免費流量模式。

「航空公司首先要考慮的是作為一項基礎服務還是作為一項以利潤為考核的增值服務項目。」民航業內專家林智傑表示。

廈門航空方面已有方向。「電子設備管理放寬並不會帶來直接的收入增長點,旅客只是可以開手機而已。要談收入的話只能是通過空中WiFi的上網流量或者第三方廣告來獲取。」9月19日,廈門航空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據段世平介紹,向乘客收費在國外已經大規模部署,其中一家美國航空公司每小時5美元的收費標準已實行幾年,但他認為在國內將會是免費模式和收費模式並行,其中免費模式更具有引爆產業的潛力。

「因為中國人口多、需求量大的原因,具體來說,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產業,包括網上支付、在線的交易等都有巨大的需求,會有很大的前景。」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認為。(實習生郝亞利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樂視與部分供應商「和解」討債者陸續撤離
中國第一座網紅小鎮正式亮相,投資50億,美到爆!
風口已過?VR設備大降價,但銷量降得比價格還快
民航局「鬆綁」飛機上用電子設備 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布局機載WiFi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措施改為最低限價 仍存博弈空間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