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會這種工作方式的HR將被社會淘汰!

不會這種工作方式的HR將被社會淘汰!

對於生命的勤于思考和分析是一種深刻的努力;行動若不建立在這個基礎初上,那就叫盲目。

就在剛才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我一直覺得做電話銷售的人非常不容易,通常我都會靜下心來聽他們介紹自己的產品。

可這個電話,直到掛了,我都沒太聽懂他們是什麼產品、哪家公司,聽得我一臉莫名其妙。

等我靜下心來再重新思考,把他說的辭彙:微信、遊戲、公司、優惠。重新組裝才反應過來,他們是做微信小遊戲推廣的公司,最近有優惠。我相信在含糊不清的表達下,很少會有人願意購買。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廢話一堆,沒有重點,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局限於語言表達,還存在於工作彙報、崗位描述等各類情況。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我們達到「想清楚、說明白、知道要說什麼、怎麼說。」

要知道社會永遠需要的是高效且嚴謹的人,所有的行動都是要建立在思維清晰的基礎上。

打破原有思維模式

在達到想清楚、說明白之前,我們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這裡我以寫工作彙報為例子。

(點擊可放大)

我們會發現一個共性,好的彙報都是思路清晰,一眼讓人知道他想講什麼。

看圖大家可能不是很理解,我跟大家先分析下圖上的內容,當然此處不僅限於彙報,任何寫作類的都可以代入。

寫作要遵循的四個基本原則:

1、一篇文章必定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2、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3、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個範圍。

4、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組織。邏輯順序常見的有:時間順序(也可以是步驟,如:第一、第二、第三…)、結構順序(如:北京、上海、廈門…)、重要性順序(如:最重要、次重要…)。

我們工作中常寫各種彙報類文檔,基本是以開頭、正文、結尾的模式在寫。這裡的開頭,即序言,要表達清楚並吸引讀者注意,有三個要素:

情境(Situation):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衝突(Complication):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疑問(Question):閱讀者產生了什麼疑惑。

而正文部分則要對閱讀者的疑惑進行解答。

思考的時候也一樣,在確定中心思想後,要秉承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總結後具體,先論點後論據,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的思考方式,下一層永遠是支撐上一層思想的理由。

(點擊可放大)

如何應用才能使思考更有效率?

對於上面的邏輯,大家可能覺得非常抽象,我現在舉個例子大家應該就會懂了。

領導讓你去非洲出差3個月,只能帶一個行旅箱,飛機很快就起飛了,你只有30分鐘的時間拿來思考:「非洲蚊蟲多,應該帶上驅蚊液;語言不通,應該帶上本字典;一定要記著帶上充電器、還有毛巾牙刷;對了還有現金和信用卡......」最終在去機場的路上,你發現還是忘了帶幾樣最為重要的東西,卻帶了幾樣不太需要的東西。

如果用我前面講到的思維方式,就應該是這樣的,非常清晰,也不會忘帶東西。

(點擊可放大)

★口頭彙報的正確使用方式

很多小夥伴在後台跟我反應說,自己工作做了一籮筐,可領導就是看不到也不理解。那你一定是口頭彙報時出了問題!

口頭彙報的時候要注意這3個點:

1、了解領導的關注點、興趣點。(簡稱投其所好)

領導關注結果(有什麼效益及價值?);

投入(如要我投入什麼?);

具體行動的可行性(基本是否可行,能否達到預計目標);

2、禁忌:讓領導做填空題、問答題(例:你認為這件事怎麼做好?);

3、建議:讓領導做選擇題。(簡單的就是有效的)

(點擊可放大)

★ 講問題、講措施、布置工作的思路及順序

解決問題的思路:

問題根源解決方案

講問題、布置工作的順序:

解決方案問題根源

先講改進措施、更容易記憶

解決問題時:我們應當按下圖的思考方式

(點擊可放大)

闡述問題時:我們可以按照下圖的思考方式

(點擊可放大)

只有實踐才能將這些思維轉化成自己的,不要盲目的行動,你走的每一步都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我看到感染力強的人的時候常常不解,為什麼他就能輕易的帶起閱讀者的興趣,他的課程為何如此精彩,他的發布會就是比別人的棒。

後來我想,他們可能只是比常人更深入的思考,認知更全面,講述更有邏輯和力度。而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7風靡HR圈的好課程

再不學你就OUT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智庫 的精彩文章:

那年花開月正圓,清末女「馬雲」是怎麼煉成的?
所謂城府:永遠不說多餘的話,把想辦的事辦好,還不被別人發現!
合伙人合的不是錢,而是人品、格局和規則!
打工與創業的45個經典區別!
凌晨四點的北京寫字樓:睡前那頓飯,是早餐攤的第一單生意,你熬的是命

TAG:人力資源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