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日本間諜被抓!然而另一群人就算被視為「叛徒」也要來華

又一日本間諜被抓!然而另一群人就算被視為「叛徒」也要來華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道(文/杜薇)兩天前,在9月18日的特殊時間點上,又傳來了一則「日本間諜在華被抓」的消息。

消息源自《大連日報》18日當天的一條簡短報道:「因涉嫌從事對華間諜情報活動被大連市國家安全局審查的日籍人員樋口健,將於2017年9月18日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大連日報》報道截圖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回應此消息時表示,中方有關部門依法對涉嫌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行為的日本公民進行審查,並根據《中日領事協定》及時通報了日本駐華相關領事機構。

對此,日本時事通訊社18日猜測說,大連是一座軍港城市,今年4月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這裡下水,被捕的日本人「可能涉嫌與此相關的軍事情報而被當作間諜」。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現場

這也是今年5月以來被爆出的第二起「在華日本人從事間諜活動被拘」事件。另有來自日本共同社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因從事間諜活動等嫌疑被中國拘留的至少有12名日本人;其中4人今年7月已被釋放回到日本,剩餘8人還處於拘留狀態,其中5人已被中方起訴。

雖然「日本間諜」在華活躍程度之高,令不少中國網友所不齒,然而近年來,也有相當多的日本技術人才,被中國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機遇所吸引。他們冒著即使被本國人視為「叛徒」的風險,也要紛紛跳槽來華。

日本企業留不住的科技人才,正在扎堆往中國跑

「我在中國能繼續做此前的研究。就算以前的同事認為我是叛徒,我也不後悔。」

這句話,就來自一名前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目前,他已在中國一家半導體廠商工作了5年以上。

資料圖:一家日本半導體公司的生產流水線。(新華社)

半導體產業在日本已開始衰敗,導致日本大型電機企業相繼放棄半導體業務。但環顧全球,半導體卻是增長率很高的潛力產業,因此,日本半導體技術人才紛紛跳槽至研發資金充裕的海外大型企業。

以日本東芝集團為例,從今年3月底開始,僅僅3個月時間,員工就流失了1000人。其中有參與業務規劃工作的後勤人員等,但更多的,是核心人才——工程師。

半導體出售案陷僵局,東芝又陷人才流失危機。圖為東芝官網截圖。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5日報道,準備出售半導體存儲器業務的東芝依然沒有確定買家,但獵頭公司已經紛紛前來,挖走那些能夠提高半導體生產的成品率、被稱為「工藝工程師」的技術人員。

這些工程師有多「值錢」?在半導體領域,有時一個想法就能大幅提高成品率和產品性能,因此對優秀技術人員的爭奪戰非常激烈。以前,技術人員的主要「買家」是韓國,現在已經變成中國。

日媒注意到,中國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公司,就正在建設投資超過2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88元人民幣)的大型存儲器工廠,需要數千名技術人員。紫光集團計劃在日本建立設計開發基地,積極爭取日本技術人才。

紫光集團在2017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展示產品。(新華社)

報道稱,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被日本企業「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型收入體系束縛的東芝技術人員,如今「搖身一變」,被紫光集團認為是「廉價而優秀的人才」。

「還在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殊不知中國已經創新飛躍」

中國企業所能提供給日本技術人員的發展環境和待遇,已令部分日企「自愧不如」。而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發展創新的步伐,更讓日本媒體直呼「不容小覷」。

本周,佔據共同社網站「一周熱門報道」榜第一名位置的,是一篇9月15日發表的、關於「中國搶先日本推進自主研發噴氣式客機」的文章。

文章說,中國正在切實推進國產噴氣式客機的開發,並收到來自外國客戶的訂單,撇下國產噴氣式飛機實用化進程遲緩的日本,在國際市場中搶先一步。

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安全落地。(新華社)

反觀日本,三菱飛機公司正在開發首款日本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卻先後5次推遲原定於2013年的交貨期。有意見指出:「若繼續推遲交貨期,訂單有可能被中國等海外製造商搶走。」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18日則報道稱,中國一直在推進「創新」,通過提高生產率和強化創新,帶動企業增長和經濟發展。報道注意到,自2011年以來,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4月11日,浙江義烏,在以「共享經濟,連接未來」為主題的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上,一家跨境電商企業在介紹網路營銷策略。(新華社)

即便是在被日本企業視為「看家本領」的領域,日本也愈發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本月初的一篇報道稱,隨著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2025」 產業振興政策,著手大力培育機器人產業,中國要在服務型機器人上「逆襲」日本。

「一些日本企業還在戴著『有色眼鏡』居高臨下地看中國,殊不知中國已經創新飛躍。」日媒如是評價道。有日本學者建議,面對飛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日本企業需要的不僅是求穩的經營策略,還要拿出足以應對「變化」的進攻姿態。

日本學者:「高品質」正在成為中國製造新的標籤

而日本企業首要的「進攻」,或是守住其在本土的發展。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日本學者西村友作最近觀察發現,在日本,中國企業進駐日本的報道越來越多。「例如,有報道稱一中國知名企業將在日本國內設立技術研究實驗室,並開出高於日本企業雙倍的薪酬。」

對日本普通民眾來說,包括薪酬在內的點滴生活變化,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如今在互聯網上,中國的手機約車、網購外賣服務、共享經濟等,都成了日本網友艷羨的對象:

由此,日本學者西村友作撰文寫道,他相信,中國企業的優質產品在逐漸增加存在感已是不爭的事實,「高品質」正在成為中國製造新的標籤。

(編輯/芮思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條件合適就留下 美對《巴黎協定》「玩曖昧」
溫州男子天天螃蟹不離口,偶然間一摸脖子差點嚇壞……
張惠妹凌晨曬照略顯疲態 「唱到心痛」引粉絲心疼
《空天獵》發布人物關係海報 李晨攜手眾主創熱血開戰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