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老子論道(2)

聽老子論道(2)

上一篇《聽老子論道(1)》中,我們對老子,及其哲學思想,《道德經》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時通過孔子問道的兩個故事,對老子的道家思想的主旨有一些概念性的認識。

因為時間關係,和摘錄引述別人資料的原因,我沒有對有些文言部分做過多的解釋,可能有些人會讀不太懂。沒關係,本來《道德經》就不是一本輕易讀懂的書。道家的思想博大精深,也不是讀一兩篇文章可以完全體會的。

即使讀懂了文字的表面意義,如果不能從生活的自我修鍊中去體悟或者踐行,也是很難理解道家的思想精髓,觀其奧妙的。

今天我們繼續聽老子論道。不過今天不說宇宙萬物運行,和治國修身之道,而是聽老子說生論死,以及養生之道。

按老子生平資料記載,老子活了101歲。《史記· 老子列傳》里說老子活了160歲,也有說是200多歲的。不管怎麼說,老子都是養生高手。

老子十分重視「養生,貴生,長生久視,死而不亡者壽」。主張性命雙修,這是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只有身心和諧,才能健康長壽。

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養壽」的身體力行著,一方面又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養生理論和養生方法。

01

關於道,有與無,無為

首先還是回顧一下老子的思想體系,已經看過第一篇的可以略過。這是老子道家哲學的理論基礎,無論治國安邦,個人修行,無論生死還是性命雙修,都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這些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道),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

《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 永恆意義。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不變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相互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02

高論生死

一日,老子忽得家訊,言家母病危,回到家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子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飢體倦。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家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老子答道:

「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

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

感情,是理智之附屬;理智,是情感的主宰。情感淹沒理智,人就昏庸,事情的主次就會顛倒;以理智駕馭情感,人就聰慧,做事就有分寸。

母親生聃(註:老子字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

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家將問道:「智何以統情?」?

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

人的一生,都是由無到有,再從有回到無。)

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

(沒有我和母親時,也沒有母子之情;有我和母親時,母子之情才開始。母親去世了,只剩我,母愛已沒有了,只有我還有對母親的感情。如果我和母親都不在了,所有的晴就都消失了。無情之時和情滅之時,有何分別?沒有分別,為什麼還要沉溺於不舍情中,悲不欲生,不是很愚鈍嗎?)

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慾損而睡可眠矣。」

(因此,骨肉親情難斷,這是人之常情;難斷卻不能自制,就違背自然之理。違背自然天理,就是很愚蠢啊!)

03

論養生經

魏國人陽子居曾師從老子。一天,老子騎牛行至梁之郊外,偶遇陽子居。就問他最近做什麼。

陽子居說:想購房置地,修飾梁棟,招聘僕役,整治家規。老子說你有吃有住的地方,何必如此勞師動眾地張揚?

陽子居說: 先生修身,坐需寂靜,行需鬆弛,飲需素清,卧需安寧。非有深宅獨戶,不招僕役,不備用具,何以能撐之?招募僕役,製備用具,不立家規,何以能治之?

老子笑道:

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卧無欲而自寧。修身何需深宅?

腹飢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居家何需眾役?

(大道要順其自然,無須勉強自己安靜下來。出行如果沒有特定的欲求,行動自然放鬆。飲食如果不求奢華,自然吃的素凈。睡覺如無欲求,身心自然安寧。修身為何一定要在深宅大院?肚子餓了就吃,身體睏乏了就睡。日出而勞作,日落就休息。居家生活何須眾多僕役?)

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最後這句話是最核心和關鍵的。

順其自然,心平氣和,神安體健;違背自然,欲求過多,過勞過耗,身心俱損,神亂體衰。

老子隱居宋國沛地時,有個叫南榮的人拜見老子,請教養生之道。

老子曰:

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

心中之垢,一為物慾,一為知求

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

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卧則卧,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

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

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

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

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

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

老子又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

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陰同波。

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

南榮問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

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

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南榮問道:「如此即至境乎?

老字聃道:未也。

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

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

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04

知生死,善養生

關於生死,上面老子的故事裡,也是貫穿著他的道家「順其自然」「有無相生」的思想。及至「以智統情」,也是講用情不可以過度,過了就違背了天理,就會對人產生損害。

因此,看透生死不過是生命的一種形式轉化,知道生死乃一體的兩端,從出生就是入了死地那麼就不會既貪生又怕死了。讀懂了死亡,才會更好地生。生之淡然,死也淡然。因為,一切都是過程。

道家的養生方法,歷來為人們所重視。老子教世人以「長生久視」之道,提出了寡慾以養心、清靜以養性、無為以養行(形)、結善以養德、嗇精以養氣、修道以養神的養生思想和方法。

集中起來可以概括為順應自然,恬淡寡慾。

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什麼是順其自然的狀態?

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陰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

從修為和心神的角度說,就是做人做事就像水一樣,隨方就圓,因地因時而宜。物來則應,物去則反。活在當下的時刻,安然享受當下的一切。

從身體的角度來說,就是動靜自然,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卧則卧,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

如何做到順其自然?

養生之道,在於神靜心清。如何實現?洗內心之污垢也。

心中之垢,則為心內外之慾望物誘。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

簡單說就是清心寡欲,精神內守,心靜神安,淡泊恬靜。

但要說明的是,清心寡欲,並不是要你像出家人那樣一定要遵守一些清規戒律,四大皆空。而是適當的自然的慾望之外,就不要過於追求了。過就違背自然規律,就會造成損耗與災禍。

老子在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爽,損傷)」,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謂傷品行,辱身體。妨,傷也)。

老子主張「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愛惜也。要健康養生,一定要保養人體精、氣、神。重精、愛氣、尊神,是養生之關鍵。

如果一個人嗜欲萌生,必會使自己陷入隨心所動之地,內心隨時被外界變幻莫測的物色世界所擾,會感到身心疲頓而傷其精,精耗則氣短,氣短則神亂。

精、氣、神被外界物質所誘,耗損過多,便會嚴重影響人體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引起機體功能的失調,必導致人體免疫系統降低,自然會被百病纏身。

除此之外,為了保持精神上的放鬆平和內心的寧靜,還需要保持身心,尤其是心靈上的柔軟。積累善行,常保持善念,厚以養德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章中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就是說在專門調動精氣的過程中,身體要柔弱,要象嬰兒一樣放鬆

要健康,必須經常放鬆身體,勞逸結合。當人體肌肉處於松馳狀態中,經脈就不易被肌肉所壓迫,經脈就比較通暢,精氣運行阻力就小。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三章中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當我們身體達到最柔的狀態時,經脈非常通暢,精氣就可以在人體最堅硬的臟器中間奔騁,就會減少「氣滯血淤」之類的病痛。

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長期身心緊張,肌肉僵硬,精氣運行受阻,容易導致疾病、早衰。相反經常放鬆身體,保持柔弱狀態,精氣運行活躍,生命力就旺盛。

身心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形體的放鬆,有益於緩解緊張的心情;心情輕鬆愉快,也可避免肌肉緊張僵硬。身體和心理都徹底松馳。

身心柔軟放鬆,內心和精神就可以平和寧靜。

在個人修養方面,老子提倡做人應學水之德。上善若水,學習水的善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的無為而無不為的謙卑與大德。

另外,在《道德經》六十七章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仁慈,愛百姓若赤子),二曰,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謂謙退,不爭功搶先)。夫慈,故能勇(勇於忠孝);儉,故能廣(節儉,所以能日用寬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謂得道做尊長)。

這是由少私寡慾,恬淡虛無,論述到仁慈、節儉、謙己的品德修養。這些「貴德」的行為,會讓人心靈獲得平和安寧。因為心中坦然,才能動靜安然。

05

學道三重境界

當然,學道也是分境界的。就如南榮所問。

第一重境界:清融己心,順其自然。

內去欲求,外除物誘,這叫清融自心。

然後做到: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陰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

這就是入於自然之始也。

上面所論述的都是為到達第一種境界而需要做的努力。

第二重境界:完美境界,與自然萬物一體

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卑微);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尊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第三重境界:至美境界,物我兩忘

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

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

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先做到第一重境界已屬不易。在生死問題,人生修為等各方面,都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先不求最高,但從開始,踏踏實實地去做吧。

最後以《道德經》第七十章內容結尾吧。老子在文中說: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釋義:老子的《道德經》簡練精幹,大道至簡,很容易明白理解,也很容易實踐。但是天下的人卻沒有多少人知,沒有多少人去踐行。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無明之中,所以無法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很少,踐行我思想的人更是難能可貴。)

老子當初寫《道德經》絕非主觀願意,更沒有想要流芳百世,只是記錄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但是他的道家思想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2000多年。這一點他在世時應該想不到吧,估計也不會這樣想。

從這一點來說,他用對後世的精神影響實際地踐行而且驗證了自己「無為而無不為」,「無爭,而莫能與之爭」的道家主旨思想。

這就是無為無不為的最高境界啊!看似消極處下避世,實則是以退為進,是更高明的為人處世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ngmei888 的精彩文章:

沒人辜負你,只是你辜負了自己

TAG:dongmei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