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借力「互聯網+」

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借力「互聯網+」

在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能否把記錄的工作交給學生,變他律為自律,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全面而有個性化地發展?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在2011年就自主開發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台,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從而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教師是評價工作的主要組織者,評價平台設計既要考慮學生填寫方便,又要考慮教師使用便捷。為教師提供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讓平台成為教師的助手,教師才會樂意參與其中,自覺地把評價工作當成分內事,評價工作也才可能持續推進。

怎麼讓教師有積極性參與而又不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呢?我們的做法是:

1.建立學生成長電子檔案,一號到底。學生及家長以學生的身份證號登錄,這是每個人的識別碼,班級流轉,檔案跟隨學生走,學校不需要專門地方、專門人員保管學生的成長檔案袋和標記性成果,所有成果通過文字、圖片上傳到電子平台上,實物、模型由學生自己保管備查。

2.對一些可操作的數據設計了生成性統計程序,平時可以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用不同顏色區分學生填寫的數量,讓教師心中有數。我們還給出更細化的表格,每個學生、每個欄目的填寫情況都一目了然。具體到某一項,學生填寫的質量怎麼樣,都可以隨時查閱。

3.開發「批量導入、導出」功能,減少機械重複勞動,切合學校規模較大的實際。學校已經連續5年在學期結束的時候不發綜合素質報告單,由學生在家裡上網查詢。學校只給沒有上網條件的學生提供書面報告單。

如何推進評價的常態化

不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工作都是任務式、走過場,平時沒有積累,到了學期末或畢業前作為突擊任務一次性完成,這也是教師們感到評價任務過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只重終極性評價,忽略過程性評價,學生平時經歷的許多有意義的事情,當時感受良多,印象深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淡忘,失去了自我教育的時效性,評價對學生的激勵與矯正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更有甚者,因保管不慎,將整個班級的檔案丟失,事後只能應付式彌補。這樣的評價活動背離了評價的初衷,偏離了評價的目標。

怎麼推進評價的常態化以克服這一弊端呢?我們的做法是:

1.平台界面力求簡潔實用。平台的用戶分為學生、班主任、學科教師、學校領導、德育教師、教務教師、心理教師、家長和系統管理員這9類人群,每個用戶都能及時便捷地看到對應許可權的內容,填寫他們應該填寫的欄目。學生負責記載自己成長過程中有意義的經歷;家長在學期初和孩子一起確定學期目標,平時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各項任務,並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班主任是班級平台的管理員,負責記載學生的日常表現、本班用戶的常規管理,審核學生填寫的內容,以及對本班學生進行評價,並決定記載內容的公開範圍。我們還自主開發了理化生實驗技能考核,信息、通用技術的操作考核,中文演講和書寫、英語口語和書寫的水平考核等項目,把以往部分學生不太重視的內容充實到成長記錄中,引導學生全面成長。

2.開發了成長記錄平台點贊和評論功能。學生可以把自己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發布到平台上,及時分享成長過程中的點滴快樂和思考。他人點贊和評論功能的設置,激發了學生寫實性記錄的興趣,增強學生對彼此參加實踐活動和寫實性記錄的關注度。學生填寫自己的成長記錄的熱情得到空前的提升,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的願望更為強烈。

3.通過生成性數據統計提高管理效能。學校對填寫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對填寫情況進行統計,既有班級內部統計,也有學校層面的統計。學校每個月都會公布各班填寫的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及時督促、提醒學生按時完成相關工作,學生也就由一開始的任務式完成逐步變成後來的習慣性完成。

4.主動為學生搭建舞台,提供成長機會。填寫過程的常態化促進了學生參與活動的常態化。如果不參加相關活動,對應欄目就沒有可填寫的內容,自己又不好意思也不敢隨便填寫,反過來促進了學生積極組織、主動參與各類活動。近幾年的周末、節假日,學生主動參加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遠遠超過以往,並且還帶動家長和周圍人共同參與服務活動。如今,學校的所有學生社團、活動小組都人數爆滿,每個學生都形成了常態化參與活動的意識。

5.全天候開放電腦房和電子閱覽室。少數學生家中沒有電腦,寄宿的學生一周回家一次,無法及時填寫成長經歷。學校就鼓勵學生利用課間或信息技術課進行填寫,或者隨時向老師借用電腦填寫。常態化的填寫讓學生的體驗感悟能及時分享,避免了集中填寫的緊張匆忙或因間隔時間較長而淡忘的現象。

如何保證評價的真實性

高校不願意使用中學提供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根本原因是對這些材料的信度存疑。沒有信度就沒有價值。讓學生把應該公開的內容曬在網上,對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約束力。我們規定,學生填寫的相關內容,都必須提供必要的描述性文字以及可供下載的證明圖片等附件資料。上傳資料必須經過班級管理員(班主任)把關,審核通過以後才能在平台上展示。對於每個上傳資料的人(包括教師),平台都會自動保留其姓名。這樣的公開、透明,既增加了評價的嚴肅性,保證了評價的信度,真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引導作用,又增強了平台的生命力,形成了積極的導向,讓平台的參與者都格外誠實守信、謹言慎行。學校一位體育教師說:「以前,有些班主任偏愛文化成績突出的學生,即使學生體育成績差,評先評優時也想辦法改分數,讓他們評上。現在體育成績直接上傳到平台上,誰也改不了。學生、家長和老師也就重視了平時的每一節課、每一項測試,學生體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評價過程的公開透明,將不誠信問題完全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建立了三大制約監督機制。一是公眾監督機制。各個學生除隱私外的記錄內容是公開的,平台的每個評價主體都可以隨時隨地調閱。二是質疑複核機制。平台參與者可在專門界面向管理員發出質詢指令,系統轉交相關人員進行複核,並及時反饋複核結果。三是調控保證機制。所有數據上傳一段時間以後,就不能再隨意改動。學生各學期綜合素質評價表由系統自動生成;學生選科後,所有資料自動流轉到新班級;學生畢業時,所有評價表格由平台匯總生成,一次性輸出。

相互監督並不是最終目標。學校希望所有學生通過查詢其他同學的成長記錄受到啟發,學會反思,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成長記錄平台為每個學生建立了一個坐標系,既可以縱向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看到自己的進步所在,也可以橫向看到與別的同學的差距,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

大數據時代為綜合素質評價創造了更為開放的條件。隨著全國學生學籍信息聯網,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對人發展的促進作用將會更加明顯。我們對「互聯網+綜合素質評價」充滿信心。

(作者系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0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歌要大聲唱起來
「傳統文化教育,讓我們的孩子更棒了」
一批批「藍金領」從她的課堂走出
兩位全球知名教育家獲首屆「一丹獎」
新學期,校本教研規划了沒?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