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超:《也談西寧方言「呵闖」之來源》摘要

莫超:《也談西寧方言「呵闖」之來源》摘要

王雙成先生在《西寧方言差比句》(2009:241-247)及《西寧方言的介詞類型》(2012:469-478)兩文中都討論了西寧方言中「呵闖」。

《西寧方言差比句》中說:

西寧方言中表示猜測或推測義時比較常用的表現方式是在形容詞之後附加表示猜測、推測義的後置詞「呵闖」,如:

1.明兒比今兒冷呵闖明天可能比今天冷。

2.你語文考哈的比我好呵闖你語文可能考的比我好。

西寧方言在其他句式中表達猜測或推測義時也普遍使用「呵闖」這一後置詞,如「李老師今晚夕來呵闖」,「呵闖」只是一個同音詞,語源不清楚,還需進一步研究。

《西寧方言的介詞類型》中說:

西寧方言表示假設的「呵」和元代漢語中對譯蒙古語假定式副動詞的「呵」用法一樣,……顯然和元代漢語的「呵」是有淵源的。……「呵」的來源比較清楚,再來看看「呵闖」。「呵闖」嚴格地說不算是後置詞(「闖」不知本字)。因為「呵闖」中間有時可以加入「也」,如「我後日家裡去呵也闖倆我後天有可能回家」。

西寧方言的「闖」可以和語氣詞「倆」連用表示猜測義,如「闖倆可能是」,但通常同「呵」一起放在句末表示「可能」等猜測義,這和土族語、藏語等SOV語言的用法很相似,如:

土族語:

bulaii ulaasa ta?

孩子 哭 可能孩子可能要哭

藏語:

sa? in k?o ??o jo? na t?a?

明天 他們 來 可能明天他們可能來

土族語的ta?、藏語的na t?a?不能獨立使用,放在句末表示「可能」、「或許」等意義,這和西寧方言「呵闖」的用法如出一轍。

綜上引述,王先生的觀點有四

(一)前文認為「呵闖」是個後置詞,但後文認為「呵闖」嚴格地說不算是後置詞;

(二)「呵闖」在西寧話中表達猜測或推測義;

(三)「呵闖」是個同音詞(音譯詞),語源不清楚,「闖」不知本字為何字;

(四)「呵闖」中的「呵」與元代漢語的「呵」有淵源關係,而「闖」或「闖倆」與土族語、藏語用法相似。

筆者認為,「呵闖」並非一個詞,而是語氣詞「呵」與動詞「闖」連用(話語中通常連用,但也可不連用,如上文中的例子「我後日家裡去呵也闖倆」)。因而「呵闖」顯然不是一個「後置詞」。「『呵闖』在西寧話中表達猜測或推測義」不妥,因為「呵」是相對於前面形容詞性述語或動詞性述語而言,表示認可前面的內容。只有「闖」才是表達猜測或推測義的關鍵所在。「闖」也並非音譯詞,實為漢語詞,本字是「撞」。「撞」在普通話中有「試探」義,而在西北方言中,「撞」有「碰上」、「或許、可能」等含義,其「或許、可能」的含義相對於前面整個句子的意思而言,如「明天天冷呵撞」,「撞」是說「明天天冷啊」這種情形很有可能出現。在西北方言中,常見「撞呢」作為一個分句的用法,前面的分句有一個語音停頓,或有一個語氣詞「呵」,後加「撞呢」表示對可能性的主觀推斷。從語音上說,「撞」中古音為澄母江韻開口二等,今讀塞音塞擦音的中古全濁聲母字在中原官話的西北大部分地區,無論平仄都讀送氣音,故「撞」讀為[t??ua?去聲],與「闖」同音,王先生的文章中記作「闖」,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因「呵闖」並非一個詞,則其中的「呵」是否與元代漢語的「呵」有淵源關係就無關緊要了;至於「闖倆」中的「倆」,筆者認為很可能是「撞呢」加上表語氣的「啊」形成的,是「呢啊」的合音,「闖倆」並非一個詞。最後,「闖」或「闖倆」在句法位置上雖與土族語、藏語用法相似,也似乎說明不了「呵闖」、「闖倆」來自於土族語或藏語。結論是:「闖」即「撞」,語源是漢語。

原文刊於《中國語文》2016年第6期

作者簡介

莫超,漢族, 博士,教授。現任蘭州城市學院副院長,兼任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西北師大、西北民大碩士研究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漢語語法學、漢語方言學及西北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接觸研究。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核心專家組成員。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四個一批」專家(理論界)。已經出版《白龍江流域漢語方言語法研究》《蘭州方言詞典》《西北方言文獻研究》《現代漢語教學指導書》等專著8部,先後在《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語言科學》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西北方言文獻研究」及國家重大項目子項目多項,獲甘肅省「園丁獎」及甘肅省優秀社科成果獎多次。

>>> 語言所網路信息化工作室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語言學 的精彩文章:

李志江:學習前人經驗 掌握編寫規律——記辭書編寫的一些經典語言(一)
中介語、語言遷移、過度概括
劉丹青:數字的數學意義和文化意義(四)
劉丹青:數字的數學意義和文化意義(二)

TAG:今日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