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用卡上三組數字的意義

信用卡上三組數字的意義

當我們談及信用卡使用技巧的時候,往往是指刷卡優惠、提額技巧、用卡注意事項等數不清的「小貼士」。然而,當我們拿起一張信用卡,對於其卡面本身所流露的信息,你是否投入了足夠的關注和了解呢。

無論是小額度的普卡,還是高端大額的金卡、白金卡;也無論卡片在外觀上的設計普通或是精美,信用卡卡面上都印有一些重要的「數字」,其重要性可以說,不亞於任何一種刷卡技巧。在成為「卡神」之前,我們不僅要對自己信用卡「了如指掌」,也要能夠識別信用卡中的關鍵信息,並對他人「守口如瓶」。

1、信用卡內有乾坤

近日,林先生遇到了一樁特別的信用卡詐騙。在交錢辦理了一張大額度信用卡後,辦卡騙子給他寄去了一張「以假亂真」的信用卡,該卡不僅外觀上與普通信用卡無異,甚至可以在銀行ATM機上查詢餘額。不過,對於銀行工作人員而言,一眼就識別出了卡片的真假。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看信用卡的卡號。雖然我們在網上刷卡消費時,經常會需要輸入16位卡號,但絕大多數人不會去深究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以了解其中的「奧秘」。其實,我們不必對其做到百分百記住,但一定要心中有數。

在16位卡號(最長可達19位)中,雖然四個數字為一組,而事實上,我們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1?6位數字,這部分是發卡行識別碼,即BIN(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碼。第二部分是7?15位數字,表示的是銀行賬戶,它的含義是由發卡行自定義的,各個銀行的定義標準不同。第三部分僅僅為卡號最後一位,第16位,這是信用卡卡號的校驗碼。這個數字可以用來驗證卡號的有效性。

其中,通過BIN碼的查詢,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的卡片發卡國家和銀行,以及卡片種類。 其中,「4」字頭的BIN號為Visa卡;「5」字頭的BIN號為萬事達卡;中國銀聯卡為「6」開頭;「35」打頭的為JCB卡;「37」打頭的為美國運通卡。在林先生的例子中,他的卡片是「6」字開頭的,且銀行卡上有VISA標識。但VISA卡首位數字是「4」,「6」字開頭的銀行卡是銀聯卡,應只有銀聯的標識才對。

2、「讀卡號識真假」

信用卡的真假除了可通過以上的簡單方法識別以外,還有一種「高智商」法。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信用卡中的最後一位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可以通過演算法確定的。最常用的一種演算法是由IBM工程師Luhn在1954年發明,現已成為信用卡的一項國際標準,稱為盧恩演算法,或模10演算法。也就是說,如果信用卡的最後一位驗證碼與該演算法得出的結果不一致,就可判定該卡為假卡。

具體演算法如下所示:

第一步,將16位卡號從左往右排序,選出奇數位乘以2,再將兩位數字的個位與十位相加。如信用卡第三位為6,乘以2為12,個位與十位相加得3。

第二步,把以上得到的數字與卡號中的偶數位相加,得到一項總數,並取其個位。如相加得83,則只取其個位3。

第三步,用數字10減去以上得出的個位數(例子中為3),得到的數字(7),就是卡號中的最後一位校驗碼。

以卡號4662 4537 7288 4617舉例,將前15位中的奇數位數字挑出,按第一步操作後,可得出一組新的數列8632 8567 5278 862(偶數位不變),再將該數列中的所有數字加總得83,只取個位數字3。最後用10減去3,得出信用卡最後一位7。結論是:該卡號通過檢驗。

3、公開的秘密不能說

每一張信用卡上都少不了這三組重要數字: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然而,如果因為這些數字「堂而皇之」地印刷在卡片上,就認為這些只是常規信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三組數字可以說是信用卡中「公開的秘密」,如果被他人知道了,就等於被他人持有了信用卡。

或許你看到過,有一些謹慎的持卡人會剪一塊小膠布,把信用卡背面簽名處的最後三位數字貼住,以防泄漏。他們所貼住的正是信用卡安全碼, 通常是在斜體的卡號末4位後的3位數字。 信用卡安全碼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信用卡在進行網路或電話交易時的安全代碼,用來認定付款人在交易時確實持有該信用卡。

由於部分網站、尤其是境外網站在信用卡網路支付時不需要密碼,僅通過卡號、有效期及信用卡安全碼就可完成交易,所以,信用卡安全碼的重要性幾乎等同於信用卡密碼。

因此,持卡人在出示卡片或刷卡時,要更留心更警惕,以免被他人看到或拍到。每次消費後,持卡人也要保留好刷卡小票,如果這些交易憑證被不法分子撿到,信用卡就會很容易被克隆,遭遇盜刷。此外,持卡人也應全面保護好自己的信用卡,保證卡不離身,消費時不讓卡離開自己的視線,更不能在朋友圈曬出的照片中,把自己的信用卡放在了裡面。

4、別對有效期視而不見

信用卡卡面上通常以Valid From (MM/YY);Valid Thru (MM/YY)的格式表示有效期。有效期的意義其實在於銀行對風險的把控,可降低持卡人丟卡後未掛失、長期惡意透支,以及其他人在持卡人去世後冒用信用卡等風險。

信用卡的有效期一般為三年,個別銀行為五年,因而對於很多90後持卡人可能還從未遇到信用卡到期的情況。雖然在臨近有效期結束前,通常銀行也會以郵件、簡訊、信件等方式提醒用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信用卡上這個數字的存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雨的淚痕 的精彩文章:

今年信用卡出爐的三條新規
漲知識:學會了還怕申卡被拒嗎
三無人員可以申請哪些信用卡?
漲知識:信用卡養卡秘籍與刷卡方法
信用卡臨時額度5大問題匯總

TAG:風雨的淚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