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讚美顏淵安貧樂道——日習論語第128天

孔子讚美顏淵安貧樂道——日習論語第128天

雍也篇第九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原 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注 釋

簞:音dān,竹器,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瓢:用葫蘆干殼對半切開,做成舀水的勺子。

義 釋

《四書集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故夫子再言「賢哉回也」以深嘆美之。程子曰:「顏子之樂,非樂簞瓢陋巷也,不以貧窶累其心而改其所樂也,故夫子稱其賢。」又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發,蓋欲學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為之說。學者但當從事於博文約禮之誨,以至於欲罷不能而竭其才,則庶乎有以得之矣。

《四書蕅益解》:樂不在簞瓢陋巷。亦不離簞瓢陋巷。簞瓢陋巷。就是他真樂處。惟仁者可久處約。約處。就是安處利處。若雲簞瓢陋巷非可樂。則離境談心。何啻萬里。

江謙補註:列子沖虛經言。仲尼閑居。子貢入侍。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顏回援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入。問曰。若奚獨樂。回曰。夫子奚獨憂。孔子曰。先言爾志。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孔子愀然有間。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爾。請以今言為正也。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有憂之大也。夫樂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謂樂知也。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故無所不樂。無所不知。無所不憂。無所不為。顏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學者知無樂無憂之本性。方知孔顏之憂樂。

《論語新解》:本章孔子再言賢哉回也,以深美其雖簞食瓢飲居陋室而能不改其樂。孔子亦自言: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宋儒有「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之教,其意深長。學者其善體之。

今 譯

孔子說:「顏淵真賢良啊!吃一小筐飯,喝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房子里,別人受不了這種貧苦,顏淵卻不改變他行道的樂趣。顏淵真是賢良啊!」

主 旨

孔子讚美顏淵安貧樂道。

引 述

君子謀道不謀食,不因為物質條件低劣,而憂愁喪志。顏回做到了,在實際生活中,真實地表現出來。孔子讚美他,認為他有資格稱為賢良。

顏回住在簡陋的小房子里,不但不憂愁,不覺得苦,反而生活得十分快樂。這是什麼道理?他所樂的,是內心充滿了仁義禮樂,不致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生 活 智 慧

(一)由仁義禮樂而來的樂,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經由不斷的修養而得的。我們如果想要仿效,只要努力修造自己,人人都做得到。

(二)孔子只主張安貧樂道,並沒有要求大家樂貧。樂於貧窮,好像有消極的、不爭氣的味道。安於貧窮,表示不反對富裕,也不以富有為恥辱,完全沒有反富、仇富的念頭。

(三)在貧困的生活當中,仍然樂於行道,不覺得困苦,實在是難能可貴。孔子的意思,並不是鼓勵我們過顏回那樣的生活,而是激勵大家,學習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

建 議

千萬不要把物質享受,列為人生追求的第一要事。

別 裁

我們在中國文學裡,對於人生常有「貧病交加」的悲嘆。現在上面說的是一個人的病,下面便要說到一個人的貧。世界上貧病交迫的人太多了,這是我們應該用心致力的地方。所謂行仁道,就是要從社會整體的環境來均富。拿現在的政治術語來說,就是要達到全民的富強康樂。

有一個朋友,過去地位很高,也是部長級的,現在有七八十歲了。前兩個月碰面,看他氣色很好,相逢便問年,他很風趣的說:「我是望八之年」。他來個諧音答話,自我幽默一番。這位朋友,現在蠻窮的,他常說人世上的兩個字,自己只准有一個字,決不許同時擁有兩字。什麼字呢?「窮愁」兩字。凡「窮」一定會「愁」,窮加上愁就構成窮愁潦倒。他雖然已到望八之年,因為只許自己窮,絕不再許自己愁,所以能「樂天知命而不憂」。他真的做到了,遇見知己朋友,仍然談笑風生。另外一個人還告訴我關於他的故事說:某老還是當年的風趣。他雖然窮,家裡還有一個跟了他幾十年當差的老傭人,不拿薪水,在侍候他。有一天,他寫了一張條子,叫老傭人送到一個朋友那裡,這個朋友知道他的情況,又是幾十年的老交情,他有條子要錢,當然照給。這一天他拿了一千塊錢,然後到一家飯館,吩咐配了幾樣最喜歡的菜;身上的香煙不大好,又吩咐拿來一聽最喜歡抽的英國加立克牌的高級香煙。一個人慢慢享受,享受完了,口袋裡掏出這一千元,全部給了茶房。茶房說要不了這許多,要找錢給他,他說不必回找了,多餘的給小費。其實連那聽外國香煙在內,他所費一共也不過三四百元。茶房說小費太多了,他仍說算了不必找了。他以前本來手面就這麼大,賞下人的小費特別多,現在雖窮,還是當年的派頭。習慣了,自己忘了有沒有錢。所以朋友們當面說他仍不減當年的風趣,他聽了笑笑說,我就要做到這一點,兩個字只能有一個。窮歸窮,絕不愁,如果又窮又愁,這就划不來,變成窮愁潦倒就冤得很。社會上貧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再添愁,這個修養就相當高了。

這幾句話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要自己身體力行,歷練起來,就不簡單了。孔子第一句話就讚歎顏回,然後說他的生活——「一簞食」,只有一個「便當」。古代的「便當」就是煮好的飯,放在竹子編的器皿里。「一瓢飲」,當時沒有自來水,古代是挑水賣,他也買不起,只有一點點冷水。物質生活是如此艱苦,住在貧民窟里一條陋巷中,破了的違章建築里。任何人處於這種環境,心裡的憂愁、煩惱都吃不消的。可是顏回仍然不改其樂,心裡一樣快樂。這實在很難,物質環境苦到這個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舊。我們看文章很容易,個人的修養要到達那個境界可真不簡單。乃至於幾天沒飯吃,還是保持那種頂天立地的氣概,不要說真的做到,假的做到,也還真不容易。顏回則做到了不受物質環境的影響,難怪孔子這麼讚歎欣賞這個學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這個修養,而他不幸三十二歲就短命死了。近代人研究孔孟思想的,認為顏回是死在營養不良。雖然是一句笑話,但是大家對營養還是要注意到才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友記S01E08學習筆記(上)
鬢邊的一抹風情
眾生畏懼 菲爾·西斯
《進擊的局座:悄悄話》讀書隨筆
趙奕//《高德如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