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

艾灸的溫通作用,存在強弱和緩急的差異。

由於疾病性質的不同,針對不同病症和病症的不同階段,艾灸治療的操作方法和量都存在差異,治療效應也各不相同。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從艾灸治療的操作和量而言,存在溫通的強與弱,從艾灸治療的效應而言,存在緩與急。


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艾灸治療的溫通作用可以有強和弱的不同,即強溫通與弱溫通。一般來說,不同的操作形式意味著溫通作用的強弱不同,如直接著膚灸出現灸瘡和瘢痕,即是強溫通;而艾條溫和灸,局部皮膚至多出現潮紅,即是弱溫通;另外如著膚而不化膿灸、雷火灸的熱力深透、熱敏灸的灸感傳導等,當屬於兩者之間,姑且為中等強度的溫通作用。就臨床應用來說,一般出現有形積聚阻滯經絡的病症,需要通過直接灸、瘢痕灸等強溫通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出現無形積聚而導致的經絡不暢,可以通過溫和灸等弱溫通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因此,溫通作用的強弱,也是針對不同性質的病症而設立的。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千金要方

另外,就艾灸治療的量而言,強溫通作用時選用大艾炷或粗艾條,量多火足;弱溫通作用時選用小艾炷或細艾條,量少溫熱刺激。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有「凡言壯數者,若丁壯遇病,病根深篤者,可倍於方數。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復減半」,經驗性地指出,在溫灸治療中,依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存在艾炷壯數多少的差別,即溫通作用強弱的差異。原文也提示,體質強壯、病情嚴重者每次需要艾炷量多,即強的溫通作用;體質羸弱、病情輕淺者每次需要的艾炷量少,即需要弱的溫通作用。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針灸大成

雖然古代醫生對艾灸溫通作用的強弱沒有直接闡明,但是經驗性的論述不乏相陳。如陳延之《小品方》有「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醫心方·卷二·灸例法》),以及「欲得安,三里常不幹」等,就是強調施灸腧穴要造成局部淺表的化膿性炎性反應,即屬於強溫通之作用。再如《針灸大成》有「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炷務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如腹內疝瘕、痃癖、伏梁氣等,須大艾炷」,既指出了艾炷大小意味著艾灸熱力的大小,從而影響艾灸溫通作用的強弱,也提示了不同的患者或疾病需要不同大小的艾炷,即需要不同強弱程度的溫通作用。還可以從楊繼洲的醫案中發現這一實踐,如《針灸大成》記載楊繼洲通過重灸中沖、印堂、合谷等,起到溫通啟閉、祛痰息風作用而治療驚風案:「是歲公子箕川公長愛忽患驚風,勢甚危篤。灸中沖、印堂、合谷等穴,各數十壯,方作聲。若依古法而止灸三五壯,豈能得愈?是當量其病勢之輕重而已。」這裡即是增加灸量,以加強溫通開竅作用而達到治癒目的。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五):溫通作用的強與弱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使用的麥粒灸、艾炷灸多屬於強溫通的作用,而明清出現的艾卷灸和雷火針等,演繹到目前臨床多使用的艾條溫和灸、隔物灸等,當屬於弱溫通之列。兩者之間的強弱差別,是不容忽視的。承淡安先生曾經依據艾炷的大小、軟硬和壯數的多少,制定了艾灸治療強刺激、中刺激、弱刺激的臨床初步應用標準,雖然是就艾炷灸而設的,但對於從臨床理解和認識艾灸溫通作用不無裨益。


艾灸溫通之用,強弱與緩急(六):溫通作用的緩與急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治療乙型肝炎常用藥對經驗探析二
中醫治療失眠中藥葯對(十一):疏肝理氣葯對,鬱金-石菖蒲
艾灸溫通之要,氣血調(四):治療寒/熱/虛/實,溫通經絡、調暢氣血
中醫九種體質與高血壓,痰濕質、陰虛質、氣虛質存在傾向、易患性
九種體質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你的體質符合高血壓病因、病機嗎?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