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500人都遇難了,他靠什麼活了下來?
新媒體管家
本文共計
1898字
建議閱讀
3-4分鐘
災難離我們有多遠?
2004年,印度洋海嘯,23萬人遇難。
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超過2000人死亡。
2008年,汶川地震,近9萬人遇難或失蹤。
2011年,福島核泄漏,11417人死亡,16273人失蹤,後續影響無法估計。
2014年,馬航317失聯,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至今杳無音信。
2016年,法國尼斯恐襲,85人死亡,303人受傷。
2017年,在德州登陸的哈維颶風,造成至少50人死亡,600萬人受災。
天災與人禍,離我們並不遙遠。
今天的故事講的也是一場災難,發生在105年以前,造成至少1500人死亡。
書中年僅10歲的主人公在這場海難中奇蹟生還。
原本沒有任何逃生可能的他是怎麼獲救的?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又能獲得怎樣的逃生秘籍?
請看這本10月Level 3新書
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
故事的主人公是10歲的美國小男孩George,是「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的首航乘客之一。
作為一位標準的「熊孩子」,George的「光輝事迹」包括:帶著一隻兩英尺的活蛇到教室,只因為老師正在教爬行動物!
深夜闖入離家不遠的森林,差點被美洲豹活吞!沒有一天不被老師蘭德斯先生咆哮中度過:「George!給我安靜點!」
當讀到,航程還未結束「George就把泰坦尼克號上上下下摸了個底朝天」時,我一點都不感奇怪。
當時在船上的除了George外,還有他的姑姑Daisy和妹妹Phoebe。
一天, George從姑姑與另一位先生的對話中得知,船上有位叫Mr.Burrow的乘客,剛從埃及考古回來,據說他的行李中居然有一具木乃伊!
George好奇心大發,等姑姑和妹妹熟睡後,George輕車熟路地便來到了行李艙。
正打開Mr.Burrow攜帶的箱子一睹木乃伊風采時,一個人影向他撲來……
接著,船底發出一聲巨響,George和人影都被震到了地上……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泰坦尼克號》的小讀者都知道。
巨輪開始沉沒。被擠下救生艇。艱難求生。獲救。
儘管熟悉劇情,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卻依然產生了極強的震撼效果。
比如說第10章的這一幕:姑姑Daisy和George沿著檸檬汁的痕迹尋找失蹤的妹妹Phoebe,快到三等艙時被一道鐵門攔住了去路。
原來,為了給一等艙乘客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間,船長已經下令關閉三等艙到甲板的通道。
「把門打開!」Daisy姑姑以George從未聽到過的一種音調吼道。
船員不敢違抗,拿出鑰匙打開了大門,然後退到一邊讓他們通過。
底下三等艙的乘客洶湧而上。
「滾回去!」船員吼道,「能上去的時候自然會通知你們!」
還是有幾個男人朝他撲過來。
船員從口袋裡掏出了手槍,指嚮往上涌的人群……
寥寥數語,Daisy和George的焦灼,「上」等人和「下」等人的不平等,普通人在遇到災難時的絕望,都呼之欲出。
那一刻,你彷彿與George一家同在。
與那群突然遭遇災難的人們同在。
最後,George一家雖然都獲救了,但其原因,卻很難說僅僅是因為運氣。
如果不是George不顧「身份尊卑」,結識了雖然來自三等艙但超級友善的Marco和肺活量超大的Enzo,他們恐怕連妹妹Phoebe都無法找到。
如果不是George之前無法無天的「熊」把大船上上下下的方位都摸了個底朝天,恐怕他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通往甲板的逃生梯。
如果不是George極強的身體素質和求生意志,在被最後一艘救生艇拒絕後,在冰冷的海水中掙扎數小時的他和Marco恐怕早已葬身海底。
交朋友的能力。
強烈的好奇心。
強壯的身體。
求生的意志。
這些在應試教育中被忽略的能力,卻是小朋友過五關斬六將、在災難中倖存的法寶。
而獲救前後發生的兩件小事,則更讓這本兒童小說增添了不少深度。
第一件小事發生在獲救前。
George和Marco在海上已經漂浮了數小時,奄奄一息。
這時,他看到前面飄來一艘救生小艇。
George拼盡了全力接近小艇,卻被小艇上的人一把推了下來。
再試。
又被推了下來。
如果你是小艇中的一員,你會冒著沉船的風險把George拉上船還是像故事裡的人們一樣,把他推下水?
第二件小事發生在獲救後。
George和家人回到了紐約,九死一生。
這時他聽到街上報童在叫賣:
「快來看呀!快來看呀!
泰坦尼克號生還者現身紐約!
1500人死亡!
快來看呀!」
1500條鮮活的生命已經消逝,他們的死訊,卻依然被活著的人消費著。
生活真是魔幻。
可是能怪這些報童嗎?
不這麼叫賣,估計也很難引人注意吧。
那麼,應該怪誰呢?
鮮活,讓你感覺就在災難現場。
深度,開啟小朋友們的人性探索之門。
10月,跟我們一起閱讀I Survived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1912,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迫不及待想一睹風采,看這裡
適讀年齡:9-13歲(Level 3)
本期線上導讀外教
Pascal Johnson
美國人,本科畢業於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歷史系,後深造於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法學院,獲J.D.(法律博士)學位。又一個歷史迷,尤其鍾情於古希臘羅馬史。文學素養和寫作功底非常好。口才佳,講課自帶嗨點,課堂氛圍極好。


TAG:博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