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大利亞公認的吉祥物,不是袋鼠考拉,竟然是這隻「刺蝟」

澳大利亞公認的吉祥物,不是袋鼠考拉,竟然是這隻「刺蝟」

GIF/28K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的吉祥物?悉尼奧運會的吉祥物一共有三個,然而廣為人知的袋鼠和考拉並未入選。取而代之的,是笑翠鳥奧利、鴨嘴獸悉德和針鼴米莉

這三者分別象徵著澳大利亞的空氣、水和土地,名字分別代表了奧林匹克(Olympics)、悉尼(Sydney)和千年(Millennium)。這三種動物都是澳洲特有的,其中的米莉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神奇物種——澳洲針鼴[yǎn]。

咦,這渾身棕色的外表,難道又是一個獼猴桃?圖片:Tui De Roy

身披硬刺的小萌物

澳洲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屬於哺乳綱單孔目針鼴科,是針鼴屬的唯一種,分布於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它們適應性較強,在澳洲的分布區域也比較廣,在內陸的不同緯度區域均有分布,因而種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

澳洲針鼴的分布圖。圖片:iucnredlist

澳洲針鼴身上的毛髮與硬刺。圖片:D. Parer & E. Parer-Cook

澳洲針鼴的眼睛和耳朵都很小,頭部前方的口鼻部堅硬無毛,呈圓筒狀好似鳥喙,並且向下彎曲,兩個鼻孔和嘴都位於最前端。它的嘴只是一個小孔,沒有牙齒,從這小孔中會伸出細長帶有粘液的舌頭,長度可超過30厘米。它們以白蟻、蚯蚓以及好幾種螞蟻為食,一般用利爪刨開蟻穴後,伸出長舌捕獲獵物。

愛吃螞蟻的它被土澳稱為the ant eater,有著長長的舌頭。圖片:ElisaParkRanger / twitter

用長長的舌頭舔到了白蟻。圖片:D. Parer & E. Parer-Cook

其實和刺蝟大不一樣

雖然披著硬刺的澳洲針鼴看起來像刺蝟和豪豬,但它們之間其實差別很大。從體型上來看,澳洲針鼴比我們常見的刺蝟(尤其是寵物市場上最常見的非洲迷你刺蝟)要大不少,但比起豪豬又小上一圈。澳洲針鼴體表硬刺的長度也介於另兩者之間(下圖可滑動查看)。

來張對比圖都能看明白啦,從上到下分別是西歐刺蝟、澳洲針鼴、南非豪豬,刺蝟的刺扎到人是不會輕易脫落的,而豪豬的刺只長在身體的後半側。滑動可以查看它們的硬刺細節圖。圖片:Jose Luis Gomez de Francisco;Martin Harvey;Jurgen & Christine Sohns;Kallerna / wikipedia;Vmenkov / wikipedia;Roland Symons

在分類學上,澳洲針鼴也跟刺蝟、豪豬相差甚遠。哺乳綱可以分為原獸亞綱和獸亞綱,澳洲針鼴所在的單孔目是原獸亞綱中僅有的一目,在現存哺乳動物的演化系譜中是最為原始的類型

一枚澳洲針鼴的卵。圖片:D. Parer & E. Parer-Cook

它們不是胎生而是卵生,依靠母體的體溫孵化受精卵;針鼴媽媽沒有乳房,但有腺體分泌乳汁哺育幼崽。澳洲針鼴的雌性在懷孕時腹部會長出一個臨時育兒袋,卵在育兒袋中孵化,兩個月左右幼體斷奶後育兒袋也隨之消失。

雖然是卵生,但它們確是喝著乳汁長大的;滑動看看正在喝奶的小朋友(模樣並不是很美)。圖片:Dave Watts、D. Parer & E. Parer-Cook

豪豬和刺蝟代表的有胎盤類動物屬於獸亞綱中的真獸下綱,真獸下綱包含有約20個目,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和功能行為最為複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也是種類數量最多的哺乳綱動物,十二生肖中除了龍、蛇、雞之外的九個生肖動物均屬於真獸下綱。在哺乳動物的演化系譜中,介於單孔目和真獸下綱之間的哺乳動物屬於後獸下綱,如同為澳洲特有的袋鼠和考拉。

刺蝟是胎生的,那麼,刺蝟媽媽懷孕的時候會被小刺蝟扎傷么?答案在這裡。圖片:tinypic.com

它們是產卵的哺乳動物

澳洲針鼴所屬的單孔目,目前僅存兩科,共五種生物,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區,分別是鴨嘴獸科的鴨嘴獸和針鼴科下的四種針鼴。雖然澳洲針鼴外表上更接近刺蝟,但在親緣關係上無疑是鴨嘴獸的近親。它們兩者之間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以產卵的方式繁殖後代,並且沒有分開的尿道、肛門和產道,而是由統一的泄殖腔來實現前三者的功能。

呀被看光光了。圖片:jocelyn17 / projectnoah.org

上述的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在很多爬行類以及鳥類身上見到,這是因為單孔目是哺乳動物演化過程中最早期分化出來的,它們身上保留了許多爬行類的特點。除了卵生和泄殖腔之外,它們的體溫調節機制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也非常不同。

作為一個古老的物種,當然有些大不一樣的地方。圖片:Roman Sandoz / flickr

我們人類的體溫恆定在37℃左右,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都會出現不適反應。然而單孔目的動物可以根據外界環境的溫度對體內的新陳代謝進行調節。它們會將自己的體溫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32℃左右),只有在活躍時體溫才升高到正常水平。一天之內,它們的體溫變化可以超過5℃,在環境壓力大的情況下也能蟄伏或者冬眠,來進一步降低代謝率。低代謝率也使得澳洲針鼴成為小型哺乳動物中較為長壽的一種,壽命可達50年。

它們的居住洞穴。圖片:Jurgen & Christine Sohns

此外,單孔目動物的四足並非在身體下方,而是在身體兩側,這一點也與爬行動物一樣,當它們運動時顯而易見。我找來了眼斑巨蜥與之對比,兩者的步行方式基本一致。眼斑巨蜥是澳洲特有的爬行動物,體型較大,成體身長2米左右,口腔內有毒腺,是CITES附錄Ⅱ中的物種(所有巨蜥科動物都名列CITES附錄Ⅰ或Ⅱ之中,國內目前不允許私人無證飼養買賣)。

澳洲針鼴在步行。圖片:Sir Makes A Lot / youtube

GIF/791K

眼斑巨蜥在步行。圖片:Chris Watson / youtube

GIF/867K

另外,單孔目動物後足的那根毒距也是哺乳類演化過程中早期哺乳動物的特徵。生活在1.65億年前中侏羅紀的哺乳形巨齒獸和1.25億年前早白堊紀的張和獸,後足上都有一根明確的毒距。只是隨著演化,單孔目之後分化出來的後獸下綱和真獸下綱都沒有再延續這個性狀。

有敵人?躲不起就消極防禦。圖片:Jean-Paul Ferrero

關於澳洲針鼴的更多,可以看看這段三分鐘的視頻:關於它覓食白蟻、遇到澳洲野狗、逃避野火。視頻:Smithsonian Channel / youtube

在真獸下綱中的澳洲野狗等哺乳動物被引進之前,澳洲針鼴的天敵並不多,被捕食的也主要是幼體,當時它們最大的天敵可能是澳洲的一些巨蜥。但隨著人類的到來,貓、狐狸、澳洲野狗在澳大利亞紮根,迅速佔據了食物鏈的頂端位置成為了澳洲針鼴等原生物種的主要捕食者,並直接導致了袋狼等物種的滅絕。

快長出更多硬刺,來防禦你的敵人吧。圖片:D. Parer and E. Parer-Cook

可是……天生怕針?當它遇見了扮演的護士小姐姐。繪圖:翼狼Elang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3年的第262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日曆娘今日頭像

針鼴科 長吻針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名叫「勿忘我」
太平鳥的日子,不怎麼太平
猴子的家,都有些什麼呢?
你才是乾脆面!你全家全宿舍全小區都是乾脆面!
替罌粟背鍋?關於虞美人的誤會太多太多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