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0年浮橋從未衝垮過 背後維修師傅功不可沒

800年浮橋從未衝垮過 背後維修師傅功不可沒

贛州古浮橋,學名叫惠民橋,又稱東津橋、東河浮橋、建春門浮橋。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於宋乾道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一次都沒有被洪衝垮過。我們感慨祖宗智慧的同時,也要記住今天維修浮橋的造船工匠們。右圖為師傅們用鐵鏈、掛鉤、木棍按照槓桿原理,將木船兩頭按照設計的要求合攏定型。

每當您茶餘飯後漫步在贛州的浮橋上,欣賞著沿江的美景時,您可曾想過,這些木質浮橋的主體,一隻只小木船是怎樣打造出來的呢?是出於哪些能工巧匠之手呢?造船的工作場地在哪兒呢?帶著這樣的好奇和一連串的疑問,記者在章江南河浮橋靠章江南大道一側,找到了浮橋木船的「工廠」,連續數日跟隨師傅們工作、生活,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些能工巧匠們造船的難忘瞬間。

「叮叮咚咚……」,章江邊木匠師傅有的在鋸木,有的在刨板,有的在釘釘……  易來生師傅于都縣黃麟鄉,有著幾十年造木船的經歷。圖為易老正在挑選木材。

靠章江南大道一側,往全球通大橋方向約100米處,木棧道邊水草相伴的小木屋就是造船師傅的「家」。

負責維修浮橋,打造船隻的師傅一共有5個人,年齡最大的68歲,最年輕的55歲,平均年齡60歲。他們都是來自贛州周邊縣市有著幾十年造船工齡的老師傅。提起造船的往事,師傅們個個如數家珍,毫無保留的跟記者暢談起各自與船的故事。圖為造船師傅們在「家」門口的空地上吃著簡單的晚餐。

晚飯後,師傅們坐在江邊的「家」門口休息聊天。年近70歲的吳才祿師傅來自贛州會昌縣,曾經在會昌縣庄埠鄉造船廠從事過30年造木船的工作。他說,70年代,他每個月在造船廠所掙得的工資是48.5元,比鄉里幹部每月還多出十幾塊錢。在當時,那份靠汗水打拚得來的薪水養活了一家人。而如今,5位師傅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協同作業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一隻木船所有的工序。核算下來每人也就百餘元的工錢。

他們每天5點半起床,洗漱後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中午就在附近的樹蔭下稍作休息,下午2點鐘開始做工。師傅們所居住的簡易木屋裡除了一排大通鋪和一颱風扇、簡單的燒飯用的鍋灶外,沒有電視機等任何供休閑消遣的電器。晚間師傅們就著江邊取水洗澡。。。。。。生活極為艱苦。圖為吳才祿師傅大汗淋漓、手持墨斗點上一支煙稍作休息。

左圖:工匠們的造船工具也與時俱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右圖,將竹子刨成的纖維用棍棒敲打蓬鬆後,搓成的竹麻繩是填補船縫的傳統工藝。

林羅生師傅56歲,于都縣梓山鎮人。 在低矮的船底下,林師傅用工具將事先搓好的竹纖維繩子打進船底的木板的縫隙。

鍾錦來師傅55歲,會昌縣庄口鎮人。挑選出一塊帶弧形的木板,進行畫板準備做船舷。

桐油配上石灰攪拌,揉成團,是填補船縫又一不可缺少的工序。 吳稱生師傅在用桐油與石灰配置而成的糕團填充船縫。50多歲的吳稱生師傅是于都縣梓山鎮人,2004年來到贛州加入了東河浮橋維修與船隻的建造的工作,並於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間,全程參與了章江南河浮橋的建造工程。在當下5個師傅中,吳稱生師傅在贛州工作的日子是最長的。

一塊塊木板經過選料、畫板、刨平、拼接後,形成了船的各個部件,木板拼接過程中基本按照「五寸三釘」的工藝完成。

藍天白雲下,一隻初露雛形的木船猶如即將起飛的航模,等待著師傅們的拼裝組合。

五個人,聯合作業,一周左右的時間,一隻木船即將完工。

師傅們的「造船廠」是在章江邊露天作業的,遇到颳風下雨或江水上漲的日子作業區和所住的木屋全部浸泡在水裡,師傅們就無法展開工作。夜幕下,一隻船剛剛完工下水,靜靜的漂浮在「船廠」附近的水面上,師傅們在搭建的小木屋旁吃晚飯。

初秋的傍晚,浮橋上聚集了眾多游泳愛好者,準備游泳健身。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後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隻通過。這真是非常神奇的設計,不得不嘆服古人的智慧。

過橋不忘造橋人,過橋不忘修橋人。這座800多年的浮橋,不知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戰火硝煙。新橋變舊、舊橋換新、修修補補、歷盡滄桑,似一位不屈不撓的老人,昂首屹立在章江邊,造福贛州人民,成為連接城鄉的紐帶,成為贛州市一道特有的風景線。朱柏霖 攝影 更多的凡人故事,敬請添加微信公眾號「照真達俗」(amtf-yz)並留言,讓我們一起用影像關注世界,溫暖彼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照真達俗 的精彩文章:

5旬上門女婿每天為岳母洗腳 自稱年輕時是「浪子」
男子練就「狗語絕技」專偷名貴狗 連金毛犬都乖乖地被他「牽」走
六旬秤匠月賣兩桿秤艱難維生 為350元動心遭父親痛罵
40歲土豪每天綁40斤沙袋赤腳狂奔6公里 200天甩肉40斤
全民救橋捐款1000萬 泰順3座國寶級廊橋下月原貌重現

TAG:照真達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