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7屆臨書展上這些隸書名碑
漢代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426年,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為章草、真書、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根據漢碑的書體特徵和風格傾向,漢碑可概括分為以下三類:
一類是方拙樸茂,峻抒凌厲。這類漢碑有《張遷碑》、《鮮於璜碑》;一類是奇古渾樸,詭譎多變。這類碑刻有《夏承碑》、《禮三公山碑》、《魯峻碑》。還有一類是典雅凝整,法度森嚴。代表性漢碑有《禮器》、《史晨》、《乙瑛》、《華山廟碑》、《曹全碑》,這一類碑刻縱逸飛動、筆勢開張,左右分馳,極盡其勢。這次臨書展上,許多人臨習了這些漢碑經典作品,現在這裡分享。
《曹全碑》。全稱《漢頜陽令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曹全碑》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舒展著稱於世,其字呈扁平狀,極意波發,秀美飛動,中鋒運筆藏頭護尾,每個字的主筆厚實舒展。整幅作品給人以秀而不媚,艷而不俗,纖而不弱,猶如行雲流水,美女簪花,飄逸風流,姿態綽約。
曹全碑局部
王紅英臨
閻佳燕臨
程莫楊(13歲)臨
龔艷春臨
郭新俊臨
羅芳芳臨
史鳳梅臨
禮器碑。《禮器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書風精妙峻逸,端莊秀麗兼而有之。為隸書極則。字體工整方縱,大小勻稱,左規右矩,法度森嚴。用筆瘦勁剛健,輕重富於變化,被古人推為漢碑第一傑作。
禮器碑局部
曾軼臨
德軍臨
鄧樂平臨
李軍武臨
麻露林臨
孫岩臨
余飛臨
鮮於璜碑
《鮮於璜碑》書風古樸雄健,渾厚凝重。其用筆以方為主,方整內斂,遒勁端莊,渾厚有力,斬截爽利,如佩貫甲的大漢將軍,頗具陽剛之壯美(尤其是碑陰)。《鮮於璜碑》的書法藝術地位,可謂是上乘秦漢,下啟魏晉,在漢隸中獨樹一幟,古樸、雄壯、稚拙於一爐,堪稱書蒹眾美。《鮮於璜碑》是建國以來所發現的最具價值,最具影響的名碑。對於書法的創作有著不可替代的啟示作用與廣闊的再創造空間。
鮮於璜碑(局部)
金多臨
盧美梅臨
唐浚臨
鄭玉芬 臨
原創不易,點贊簡單。轉發舉手之勞,評論與文共存!歡迎使用文後評論功能。
ios讚賞專用通道


TAG:書畫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