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軍在戰場上被自己的武器坑 原因竟然是高層換了這個東西

美軍在戰場上被自己的武器坑 原因竟然是高層換了這個東西

近日,95式槍族設計總師朵英賢院士在接受採訪時就坦言,國產95槍族所使用的彈藥存在重大問題,未來將考慮引進歐洲子彈發射葯生產線。此消息一出,引得眾人熱議:咱可是火藥的老祖宗,怎麼連子彈都造不好呢?那今天,虎哥也來就此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

95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設計列裝的第一款小口徑無托步槍,與短突擊步槍、班用機槍合稱為95槍族,並在此基礎上改進出95-1系列,而與之相配套的DBP10通用彈目前也批量裝備部隊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10式通用彈在95-1步槍、班用機槍甚至是88式狙擊步槍上使用時,都出現了明顯的掛銅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彈頭的銅因高溫而脫落附著在槍管內壁,嚴重影響精度。而一些88式通用機槍在冬季使用10式彈藥時,膛壓會明顯偏高,這是發射葯在低溫下破碎後造成燃燒面積增大的效果,有點類似火炮使用強裝葯的感覺,存在使用風險。

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武器的性能與安全。因此,就需要依靠更成熟的發射葯技術來彌補出現的問題。那麼,理想的子彈發射葯應該是怎樣的呢?這第一就是要能產生足夠的推動力,來為彈丸的侵徹力提供速度保證。

其次,需要有較低的爆溫以減輕對於槍管的燒蝕。一般認為瞬間溫度不超過2700攝氏度是最好的。畢竟士兵可不希望自己經常要為換槍管發愁。

而對於膛壓的控制也很關鍵,不能過低影響子彈性能,也不能過高,不然輕則武器會在短時間內嚴重磨損,重則也許會在射手眼皮子底下直接開花,釀成事故。

最後就是,發射葯必須得能承受各種環境的變化、攜行、顛簸,燒速度與穩定性不能變化過大。而且要儘可能減小發射後的殘渣。想想你在槍林彈雨中步槍因為太臟突然卡殼,話說會不會感覺腿軟了呢?

當然了,以上這些可都是在實戰中得出的結論。當年在越南的美國大兵們帶著M16鑽進小樹林後,發現手裡的槍開始坑爹了。

頻繁的卡殼、啞火甚至彈殼斷裂。可憐的士兵們,只能在戰場上拆開步槍維修。很多倒霉蛋就在這時候被對面的AK打成了篩子,到死還抓著沒有組合好的M16。

眾多針對M16的投訴讓國防部不得不開始調查。最後得出結論:M16步槍的確是精良的武器,尤金·斯通納的設計也很成功。但問題是,M16在量產後,其使用的5.56毫米步槍彈的發射葯被坑爹的美國陸軍擅自換成了更廉價的WC846。因為原先的IMR4475發射葯即貴又不能快速量產。

但圖便宜的陸軍忘了,類似M16這類精密槍械,其內部能承受的火藥積碳很有限。一旦前線士兵不及時清理導氣系統。那卡殼就是妥妥的。並且當時的M193步槍彈初速能達到1000m/s,也是拜這貨所賜。

而相比之下,在林子里吊打M16的AK47就要淡定的多。畢竟俄式槍械在設計上就是追求簡單耐用。雖然同樣追求大量生產的配套槍彈往往使用相對廉價的發射葯。但武器本身相對寬鬆的容限避免了一言不合就卡殼的尷尬情況發生。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虎哥,那咱們輕武器彈藥為啥發展的如此緩慢呢?這個嘛。還得聽虎哥一一道來。

首先,就是著眼點的問題,航母、殲20戰機、戰略核潛艇這類高精尖裝備是我們優先發展的方向。而咱的輕兵器領域不存在激烈的競爭與龐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出現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情況。

其次,化學工業真的是短板啊。咱現在的成果其實是在還過去的欠賬。尤其是武器發射葯的領域,技術條件的限制,使得成品在性能上存在著不穩定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引進技術,快速彌補不足的原因。

而換個角度看,任何尖端設備都有被摧毀的時候,戰爭的本質還將回到人與人的搏殺,而那時最可靠的其實還是手中的槍械。因此,這個看似基本的問題,卻也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其實在彈藥通用化的道路上,各國都進行過嘗試。美軍曾計劃用6.5毫米德倫格爾彈替換現有的各型5.56與7.62口徑彈藥,但因為經費、性能等多種原因不了了之。

而10式通用彈則是我國在這個領域中邁出的第一步,雖然依舊存在問題,但還是好過對面那胎死腹中的計劃。況且,解決的辦法總比問題要多對不?

在黑暗中獨自摸索前進,因此困難在所難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予中國的輕武器發展更多的理解與時間。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一代兵王,奉命回歸都市保護千金未婚妻,卻因叛徒出賣……
法國垂涎中國量子技術 用老掉牙軍用技術求我們換慘被打臉
不敢相信 美國日本和越南眼中的中國解放軍是這個樣子的
明朝皇帝為什麼大都是昏君 原因其實很簡單
每個男人都應該有的一把好「刀」!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