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加薪太少?很可能是因為你加班太多!

加薪太少?很可能是因為你加班太多!

新媒體管家

文/林小白編輯/西西

我最近發現,「加班」好像越來越「理直氣壯」了。有的公司在招聘啟事上還會直接寫明「需要加班」。

現在工作壓力大,有時候碰上一個時間緊任務重的事情,偶爾加班也屬正常。

但問題在於,有的人好像把加班當成了一種常態,總覺得加班就是努力工作的象徵,既然是努力工作,有意無意地讓老闆看在眼裡,那麼我離加薪是不是不遠了?

01

你究竟為什麼要加班?

我之前任職的企業,「加班」文化興盛。就算不加班,正常6點鐘下班,老闆也要到7點才離開。

很多部門的員工也會留下來加班,尤其是這位領導的秘書,一年365天大概有330天都在加班。他每天叫苦不迭,但又無可奈何。「領導都沒走,我怎麼走?」

在不少人看來,晚於領導下班是一種工作勤勉的表現,至少不能準時下班吧。我剛到那家企業任職的時候,因為準點下班了幾天,後來就有同事支支吾吾地跟我說,「最好下班不要那麼快走。」

「為什麼?」「因為我們這層都是領導,你應該等大部分人都走了,你再走。」這是他們給我的理由,雖然我並不覺得這個理由有多麼充分。

思文掃地曾在文章里畫過一個加班二維矩陣圖,來說明什麼樣的人會主動加班。

在這個模型中,根據工作量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將區域分為A、B、C、D四個象限,這也代表了四類職場人。

A類職場人,工作能力強、工作量大,這類人往往工作效率高,留下來加班是因為上司需要他們;

B類職場人,工作能力弱、工作量大,這類人通常是職場新人,留下來加班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在正常時間內無法順利完成工作,只好用額外時間換成果;

C類職場人,工作能力弱、工作量小,通常是企業的「老油條」,因為對企業很熟悉了,所以如何偷懶他們最擅長了;

而D類,工作能力強、工作量小,通常是leader級別的,他親自去做的事情不太多,但手下布置需要追蹤的任務很多。

可見,A類、B類職場人是加班的「重災區」,也是最容易陷入「我都這麼努力加班,怎麼還沒加薪晉陞」思維的人群。

02

老闆並不care你加班了多久

有人說,我加班還是有效果的,發張辦公室的圖曬到朋友圈,我的老闆都有給我點贊。然而,點贊是因為老闆的職業素養,而不是因為你的加班。

很多人搞錯了「加班」與「加薪」的關係,它們從來不是「只要……,就……」和「只有……,才……」的關係。

在《奇葩大會》上,蜜芽總裁劉楠把加班分成了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因為員工能力不足導致的加班,在這種情況下還故意讓老闆看見,那簡直是腦殘;

第二種是老闆要求加班,在這情況下,老闆當然知道,你還要矯情地發個朋友圈曬一下,很矯情,很腦殘;

第三種是加班已成常態。既然所有人都在加班,你有什麼好讓老闆看見的?

最後劉楠還送給大家兩個職場小tips:一是不要讓老闆看見你加班,要讓他看見你的結果;二是不要刻意讓老闆看見你在加班,應該刻意讓他看見你很享受你認真地在工作。

對於老闆來說,成果永遠比過程更重要。因為大多數上下級關係僅限於僱傭合同內,利益之外,要做好別無其他的準備。

想要加薪晉陞,並不是看你努不努力,而是看你未來能否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

一位老闆為什麼要給一個沒有潛力的人漲工資?他在你入職的時候,就已經為你當時的能力評估化為現在的工資支付給你了。

當你給老闆看到的,只是長期的加班,而非卓越的工作成果和潛在的能力,老闆會覺得既然你現在做的事情你已經快hold不住了,那我就不給你更高級別的工作了。於是,你就會覺得自己進入公司並沒有什麼進步,做得工作也相差無幾。

所以,請停止無效的加班,別讓自己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別再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到最後,只是自己感動自己罷了。

03

如何正確地努力,以獲得加薪晉陞的機會?

1)提升工作效率,讓公司感到滿意

想要減少被動加班,提升工作效率才是關鍵。效率優化的目標一般是「多快好省」:更多營收利潤,更快生產效率,更好的產品品質,更省的成本和低風險。

你可以從工作方法入手,例如平時注意文件、資料歸檔,減少找尋文檔需要的時間,簡化辦事流程,做好時間管理等等。

2)聚焦你的主要客戶,打造結果思維

有的人覺得,我的工作不是銷售、公關等崗位,僅僅是做個行政,哪有什麼客戶人群呢?

但實際上,在職場里,無論你在什麼崗位,幾乎所有人都是你的客戶,尤其是你工作的交付對象,比如領導和與你工作內容相關的人員等。

想要獲得更多機會,就要用結果思維改善客戶體驗。你要先了解本崗位的工作意義,處在哪個環節,你的直接客戶是誰,間接客戶是誰,觀察你的客戶,看看他們需要什麼,看看你的工作是否能準確地針對客戶的需求去做一些調整。

3)讓自己配得上更高的工資

前面提到了,老闆給你漲薪,就會看中了你在未來更多的潛力,所以除了以上兩點,你還需要讓自己增值。

首先,你自然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多多運用結果思維,其次,讓自己變得不那麼「專」,形成你的工作亮點。

工作多年的人,常常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非自己職責的工作兩耳不聞,這樣其實並非好事。

試想下兩名活動策劃專員,策劃能力相差不多,但其中一位,精通文案和設計,高級文案和平面設計的工作他也能應對一二,對於老闆來說,你肯定更青睞懂得更多的那位。

正如某句話所說的:在森林遇見灰熊,不用跑過熊,只要跑過同伴你就贏了。

別再天真地想「我這麼努力加班了,為什麼今年年中調薪沒我的份」,更別讓自己陷入「為什麼XX沒加班,他反而加薪晉陞」的不甘中。

要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找到自己在哪裡,明確自己要到哪去,知道自己為什麼去。學會聰明地勤奮,讓自己成為老闆在未來需要的人。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辭職之前你應該做什麼準備?
有話直說,是這個時代最欠缺的美德
學會傾聽這一件事,你的溝通技能包就升級了一大半!
老實人吃虧不一定是福,三吃三不吃,不當冤大頭!
25歲月薪2萬的小趙活得很焦慮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