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的神靈崇拜(下)

中國古代的神靈崇拜(下)

三、神靈崇拜

中國民間神靈崇拜內涵異常豐富,它既包括對神靈、鬼靈、精靈這些幻想物的崇拜,也包括對神、仙、聖、巫這些被附會有超自然力的人物的崇拜,還包括幻想的超自然力如靈物、靈魂、偶像的崇拜。

神靈崇拜的哲學基礎是萬物有靈的有神論,它貫穿於迄今為止的人類全部歷史。有神論適應於人類的無知、幼稚和異想天開,因而,它對世界的描繪也是粗線條漫畫式的。

在中國神靈中,有創世神、守護神和祖神、家神等。有神論認為,世界是神創的,漢族傳統中的盤古就是天地的創造者,但盤古之前似乎找不到神了。《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曆紀》說:「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盤古極長。」開天闢地之初,世界為一雞蛋,以後由盤古長大撐開,這與當代宇宙形成於大爆炸的理論有些相似,也算偶合。

守護神又叫保護神,如山神、水神、鄉村的土地爺和城市的城隍神。土地神又稱社神,《說文解字》說社是「后土之神」。村寨或部落的守護神是十分重要的,這反映了人們對安全感的追求。在中國地圖上我們發現雲南景洪地區有許多帶「勐」的地名,「勐」即山間平地,是平地上建起的村寨,或幾個村寨的聯合體,村寨的守護神即勐神都是一些神奇人物,他們是因保護村寨的利益而獻身者,死後仍一如既往地守護村寨,活在人們的心中。

祖神信仰是對本族祖的崇拜,而家神崇拜則是針對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而來的,在家中,灶、門、井、倉、床、廁均有神,民間扶乩巫術的源頭可能與廁神的傳說有關,而對除夕火塘的重視,則明顯與火塘神有關。廁神,俗稱「坑三姑娘」「三姑」「戚姑」「七姑」「茅姑」,統稱「紫姑」。對此神由來,有各種說法,南朝劉敬叔《異苑》說「世有紫姑女,古來相傳為人妾,為大家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作形,夜於廁間或豬欄邊迎之,視曰:『子婿不在,曹姑亦歸,小姑可出。』捉者覺重,便是神來,奠設酒果,亦覺貌輝輝有色,即跳踱不住。能占眾事,卜未來蠶桑,又善射鉤,好則大舞,惡則便眠。」南朝時紫姑信仰已經流行,且有以其目作形這種類似偶像的東西作法器。此風到唐代時已演變為「沙箕插筆」的「扶箕」形式,就是至今流行的扶乩,或曰筆仙。

廁神

中國民間神、鬼、精靈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事無神,無微不至。一片土地、一個屋場、一壘灶台、一台木床均有神靈保護,懷胎生產、求醫問葯亦有專神司職。家庭生活中的安危、冷暖、饑飽、生老病死,均由眾家神掌握,而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龍王及福、祿、壽、喜、財、各地俗神,在提倡無神論的今天,仍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鬼靈有鬼帝、閻羅王、東嶽大帝、地藏王等鬼王級鬼靈,鬼王屬下有鬼官、鬼吏、鬼卒,如判官、孟元帥、溫元帥、張太尉、城隍、牛頭、馬面、白無帝、黑無帝、小鬼等。再就是過世先祖形成的家鬼和非正常死亡幻化的邪鬼。

精靈是一種把活人的生魂和死人的亡魂結合起來推衍到自然萬物都具有各自靈魂的信仰。《山海經》中的許多異禽怪獸、半人半獸鳥的具有超凡本領者,都是古人傳誦的精靈。

《山海經》中記載的蠱雕神獸

但是,中國民間信仰並不只崇拜那些原始狀貌的大自然物或純屬幻想的超自然力,也不只崇拜那些由對人的靈魂信仰擴展開來的對祖先的崇拜,還有那些附會以超自然力的人物的崇拜值得我們注意。包括神人、仙人、聖人、巫師等。

神人崇拜比任何其它神靈崇拜都要實在得多,因為他們有歷史人物作為原形。這種崇拜不過是對歷史人物功德或罪惡的誇張。這些人物也包羅萬象。如思想家老子李耳;高僧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布袋和尚(彌勒佛)、地藏王菩薩、濟公、王靈官;藥王孫思邈,名將關羽、潮神伍子胥、二郎神楊戩;海神天妃媽祖、土地神杜拾遺(杜十姨)、陳拾遺(陳十姨)、水利神李冰父子、門神秦瓊、尉遲恭、江神林毅;酒神杜康、茶神陸羽、工匠神魯班、紡織神黃道婆、藝神柳敬亭、餅業神漢宣帝劉洵、醫神扁鵲、窯神舜,以及各地城隍。

仙人崇拜是受道教影響而形成對飛升為仙者的崇拜,民間廣為流傳有「八仙過海」的傳說。五斗米道創立者張陵也是道教推崇的仙人。其為東漢光武帝時沛國豐人,自創五斗米道,又稱正一天師道,故張陵又稱張天師,張道陵。和八仙相區別,民間又信奉上八仙。張天師為上八仙之一,另有祿星神、壽星神、張仙神、東方朔、陳摶、彭祖、驪山老母。下八仙有「和合二仙」、廣成子、鬼谷子、李八百、劉海、麻姑和孫臏。

彭祖墓

寒山、拾得為唐代異僧,寒山約於唐代貞觀年間在天台山寒岩修行,他當時形容憔悴、衣衫襤縷,足踏木屐,頭冠樺皮,笑口常開。善討偈,後人集得300餘首成《寒山子詩集》。拾得原是孤兒,被高僧封干拾得。後成為寺廚,接濟關照過寒山,成為莫逆之交。後成仙,民間以之為好友,故以「寒山拾得」連呼二仙,尊為「和合二仙」。

對於在世時有大德、大智、大勇的聖人的崇拜,是民間崇拜中更貼近生活真實的一種,受崇拜的聖人有遠古的部落首領,如神農、伏羲、黃帝,有奴隸制國君堯、舜、禹、湯、文、武,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孔、孟、老、庄,有三國時的吳主和武候,有歷代明君名相名將名儒名臣名士。民間聖人崇拜以儒家思想為指引,以皇朝官方為倡導,以建祠立廟為標誌,以崇拜祀奉為手段,成為中國信仰的獨特內容。在實際崇拜過程中,原意上的崇拜被逐步變異,一些聖人最終變成了保護神,比如,岳飛在宋代被奉為太學守土之神,道教又附會成因果報應的速報之神,甚至附會為財神、門神;屈原在明代已附會成江瀆保護神;關羽附會成大顯神通的神人。一些遺迹,被賦予神秘色彩,如包公祠的紅蓮藕「無絲」,「廉井」水貪官不敢喝。這就使人看到了聖人崇拜向迷信的流變。

巫師崇拜,包括對巫術的信奉,是迷信的主要品種。巫師是那種自稱具有超自然力的半人半神的神職人員。《說文》認為:「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巫也有男的,稱覡。中國的巫從古代商時開始盛行。從周至漢700餘年,上自宮廷,下至閭巷,事無巨細,均由巫覡掌握,遍地巫風。

在北方,滿族作為滿——通古斯語族的主體民族,從遠古時就崇拜薩滿這種巫師。這種巫術信仰有從白令海峽到斯堪的納維亞邊界的烏拉爾河、阿爾泰民族(包括拉布蘭人和愛斯基摩人)的廣泛信仰區域。這種被稱為Shamans的巫或方士之術曾引起英國中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的重視。李約瑟在分析Shamans術時,注意到了「巫」和「舞」字字音之間的近似性,進而認識了「行巫」與「舞蹈」的某種聯繫。他進一步發現,漢字「毉」的下部,正是一個巫字。當然,也許正因為巫是一種迷信,巫的話是不真實的,不足為信。所以,巫字加個言旁,就是「誣」。薩滿有家與野之分,家神即家薩滿主持祭天、祭祖時穿衣裙,擊神鼓,系腰鈴,唱神歌,正是一種「舞」,這種「舞」者即大神。通常家薩滿跳家神,請祖靈,狂而不亂;野薩滿跳大神則有眾多法器,身縛銅鏡,帽綴飾物,手使刀、叉、鞭,稱有多種神靈附體,甚至還有「過陰」與亡魂交流的本事。巫師崇拜影響到對長生不老的仙真崇拜和對在生活佛的崇拜,它貼近世俗生活,最具自然狀態,因而也最具欺騙性。

薩滿文化

民間神靈崇拜的最後一種類型是對靈物、靈魂和偶像的崇拜,人們相信一些小物件可以幫人祛凶趨吉。如護身符,長命鎖,項圈,壓歲錢,均為靈物。歃血為盟這種靈物信仰,在全世界均有市場。血作為一種靈物,不僅可用雞血,而且也可以用人自己的血。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湯姆·索亞歷險記 》中多次寫道嚮往強盜生活的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芬幼稚地模仿這種巫風。今天,靈物崇拜仍然鮮活在民間,從五月端午節家家門框上新插的艾葉和菖莆,九月九日插茱萸可以看見。

生殖崇拜也是靈物崇拜的一種。「女陰崇拜」和「且崇拜」分別留下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對性物崇拜的遺風。石雕、木雕和陶制的性器是具有生殖魔力的靈物。一弘水,自然山洞或窪地均可作為女陰的象徵物,而鐘乳石柱則是當然的陽具(即且)象徵物。黔東南苗族崇拜一對再生始祖姜央兄妹。每年祭祀這對央公央婆的儀式是,前後兩人各背一隻男女性器雕塑物追趕。女在前,男在後,稱「追女」。男性器里吸注了酒糟水,追上女陰後即將酒糟水擠射出去。並大聲問:「射中沒有?」眾人齊答「射中」。

回到我們人類自己。據稱,那種依附於人體的靈魂,叫做生魂,也許,生魂只有夜晚才喜歡離開肉體去走走,於是作夢了。有時受了驚嚇,魂不附體了,就要家人把它喊回來。剛死的人也許魂魄去之不遠,於是也有喊魂的,想喊活死者。如果終於遠去魂體相分,遠去的就是遊魂。現在,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我國,一種叫做瀕死體驗的偽心理學研究常常描述靈魂從離體回到肉體的過程,無非是想證實靈魂獨立於肉體的存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原載於《科學與無神論》2011年第5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的精彩文章:

對「特異功能」問題的思考
科學園丁治蟲 蟲情測報員研究生態防治技術保護園林
全球最老古樹,外表出乎意料,閱歷滄海桑田!
科學研究表明夢有讀心能力,夢境也可預測未來
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兼評扎克伯格和馬斯克之爭

TAG: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