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冷漠的城市裡,外賣小哥才是和你相依為命的人

冷漠的城市裡,外賣小哥才是和你相依為命的人

外賣,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外賣,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么?

外賣幾乎是這兩天最熱的話題之一了。一篇文章,羅列數據和事實,斥責外賣包裝袋帶來的白色污染,呼籲我們少點外賣。

很快有人反駁,他們也羅列了事實和數據,證明外賣並不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禍首,而且地球活了45億年,不會因為人類的幾個塑料袋發生什麼變化。

外賣是否毀掉我們的下一代,這個話題太宏大了。但外賣,毫無疑問肯定正在製造著新的一代。這一代的主角,除了外賣小哥,還有以外賣為生的我們。

在關心下一代之前,不妨先關心關心我們自己和外賣小哥。

1

外賣製造的是怎樣的一代呢?

從外賣小哥角度說,出現在公共話語里的,通常是他們的勵志故事。

比如張方勇。他是中國第一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也是一名外賣員。除了成為拳手,打拳、拿獎金,送外賣是張方勇能找到的最穩定的工作了。

張方勇今年24歲,重慶雲陽人,父母在外務工。他從小喜歡打拳,輾轉西安來到昆明眾拳威拳擊俱樂部後,他先交了一年1988元的訓練費,又在俱樂部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間每月300元的單間。剛入職的拳擊手,沒有比賽,沒有戰績,沒有收入。為了養活自己,張方勇做保安,擺地攤,跑摩的,幫廚。

2015年,外賣興起,他順勢成為一名外賣員。早上6點起床跑步,8點騎著電動車到外賣站點報到。拳擊服和訓練裝備塞在電動車座位下面。下午兩點多送完中午的外賣,到拳館練拳三小時,然後繼續跑晚上的單子。

周末拳館不上班,就整天跑外賣,「餓了就啃麵包充饑。」最多時,他一天送了69單,創了區域站點最高紀錄。

張方勇沒忘了練拳。每天下午2點到5點的訓練時間裡,他要完成跳繩、空擊、打靶、擊打沙袋、擊打皮球、協調步伐、腹部抗擊打等練習。一張圖片上,張方勇背靠木樁,赤裸上身,雙手抱拳貼腦後,教練正在擊打他的腹部,他表情痛苦,閉上眼睛,咬緊了牙齒。

7月份,他成為中國第一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在金腰帶的光環下,他說,自己會繼續當一名外賣員。

而在他所在的俱樂部,其他拳手的兼職生活跟他沒什麼兩樣,不是送外賣就是在超市當鐘點工。

2

張方勇是個例。更廣泛的意義上,外賣小哥成了交通事故的主角,成了社會治安的主角,成了人們討論月薪的坐標系。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送餐傷亡76起,基本每2.5天就有1名外賣小哥傷亡。」

「女子點外賣給差評,丈夫遭店家報復被打進ICU。」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後:收入高一半」、「外賣員月收入輕鬆過萬?外賣小哥:全月無休才掙7千。」

他們還侵入我們的精神領域,成為微博上的熱點,成為小品故事的原型,成為影視劇里的大boss。

@外賣小哥金城武 和@快遞小哥吳彥祖 ,靠著照片里的顏值,和段子,成了網紅。快遞員的故事被編成小品《快遞小喬》,登上2016年央視春晚,小品的內容和製作另當別論,但這是央視春晚,是最被官方認可的舞台。而在網劇《白夜追兇》里,外賣員成了殺人碎屍案的兇手。

外賣員,和快遞員,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符號,成為社會構成的一部分。可脫離這些新聞意義上的數據,每一個外賣小哥,都有家庭,有故事,都在生活的泥沼里掙扎。

3

有一個視頻,它更詳細、真實地呈現了外賣小哥們的日常生活。

他們的月收入並沒有傳說中那麼高,一單7塊,一天二三十單,30單往上,那得干到夜裡11點。加上前陣子高溫天有補助,一個月能掙五六千塊。

跟喜茶門口那些將奶茶遞到隊伍中的「外賣員」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

《界面》做過一篇報道,關於喜茶門口月賺5萬的黃牛,裡面有段話是這麼寫的:

「以前喜茶特別火的時候,1天賣100多杯,一杯80多塊。現在1天也能賣50多杯。」魏姐的一位親戚告訴我。喜茶均價約在23元,按他的說法,他們以前的收入超過8000元/天,凈賺不少於5700元,月賺可達17萬。現在在銷量和售價都降低的情況下,每天也能凈賺大約1800元,月賺5.4萬元。

即便按照最低標準,「黃牛」們一個月賺的,也是外賣小哥們的10倍。在牟取暴利這個層面,世界是屬於投機倒把者的,勤懇的人,容易被甩到身後。

4

送外賣有很多意外。超時、湯灑出來了、包裝被壓壞了……都要自己賠。這也比收到投訴好,一個投訴罰500。

「有次顧客是個日本人。路太遠,那個湯就滴了兩滴出來。幾百塊錢的餐,他不要了,非讓我給他買一份。我說我給你再換個啥東西,他說不行,必須全部換。我就買了,兩百塊錢,我自己付的。他那一份,我就自己吃了。那……日本人,還能讓他瞧不起咱們?咱,有錢。」

還有交通事故。

「我們送外賣的,跑慢了肯定做不了單。我是直行,有個車出來。我騎得有些快,他出來的時候沒有避讓,我的車被撞變形了。壓壞的外賣我自己付錢。超時的,罰單罰的肯定也是自己的錢。」

但最常遇見的是下雨。奇葩說有個話題,惡劣天氣點外賣我有罪么?聽聽外賣員自己是怎麼說的:

「不太喜歡惡劣天氣出門。下暴雨的話,即使在路上開得很慢,也有一定危險性。那雨下得眼睛都看不見,全身都濕透了。但下雨的話照樣要送,這就是工作。」

下雨的話照樣要送,這就是工作。這才是生活。

5

外賣正在製造著的一代里,除了外賣員,還有吃外賣的我們。那麼「我們」是誰,「我們」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餓了么在7月份公布了一份去年的外賣數據,統計結果中,目前外賣的最大人群是上班族、白領階層。工作忙沒時間做飯、不願在家做飯、外賣有優惠活動、外賣有可口的餐品、天氣不好、成了生活習慣等等都是點外賣的理由。有個數據,用外賣解決工作餐的佔42.7%。

最受歡迎的食物是簡餐,蓋澆飯,米粉或面,下午茶和夜宵的訂單數量在增加。在高校中,男生點餐次數普遍多於女生。

這基本能勾畫一個關於「我們」的形象:雖說朝九晚五,但卻常常加班,中午和同事一起叫外賣,下午叫奶茶或咖啡,晚上要麼和朋友出去吃,要麼回家叫外賣,要麼就不吃了。中午或晚上加班時,往往顧不上選擇,麥當勞、肯德基或者重油重辣的麻辣香鍋成了首選。周末在家,睡醒已近中午,點開訂餐軟體,洗漱完畢,外賣也到了。

這就是前段時間流行的「肥胖是工傷」的根源。所謂的工傷,就是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挑選食物,而那些被挑選的,往往是簡單方便或者有足夠味覺刺激的。

往大了說,這就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狀態和他們的集體焦慮。這就是外賣正在製造著的一代里,那些吃外賣的人。

6

《白夜追兇》的編劇,還讓外賣員和吃外賣的我們,進行了一次對話。

一個殺人碎屍的嫌疑犯,生活中是個送外賣的。借著這個身份,他敲開一個個緊密的房門,對裡面以外賣為生的人痛下殺手。他這麼解釋自己的殺人動機,「每天把自己關在黑屋裡邊,無所事事,關著燈,對著電腦,吃著外賣。你說他們是人么?不是,是蟑螂,髒兮兮的蟑螂。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然後他擼起袖子,我們看到,他的胳膊上針眼密布。他是個尿毒症患者,在家裡自製了腎透析儀器。

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因為尿毒症的治療費用極其昂貴,2009年的北京通州,2013年的江蘇海安,先後被報道有自助透析室的存在。在那些地方,一台血泵、一個空心纖維透析器、兩個穿刺針,數根管路、數桶純凈水、巴氏消毒液、福爾馬林消毒液,就足夠完成一次自助治療。

當生活無奈至此,誰又不是現實的螻蟻呢。

7

城市是冷漠的,在快節奏的生活里,人與人之間克制而疏離。離我們胃最近的人,就是外賣小哥了。

在暴雨天,在深夜,能給我們真實慰藉的,不是朋友圈的互相點贊,不是遠遠的一句「多喝熱水」,而是那個風雨無阻、只要接單就能準時到來的外賣小哥。雖然我們不知道他是誰。

這種非常確定的關係,就是最真實的相依為命。

就是山本耀司寫的那句話,貼著我的心,靠著我的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馬體育 的精彩文章:

讓肌肉跳舞的21歲神奇小子:這強大的肌肉控制力沒séi了!
《實習醫生格蕾》傑西·威廉姆斯鬍子拉碴眼神凌厲 穿黑衛衣 墨綠休閑褲現身
讀品:國足比賽取消
貝大師帶領紐卡屌絲踢著沒格調的足球,殺進前4了!
乒乓世界冠軍劉偉被授予法國騎士勳章,「女博士」、總經理,劉偉做的事與姚明殊途同歸

TAG:有馬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