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我最喜愛的古典作家

蘇東坡—我最喜愛的古典作家

圖文/路漫漫

2009.07.10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題

九、匡濟一方 獨步詞壇

蘇軾於神宗熙寧七年冬(1074)來到密州。密州地處膠西,土地貧瘠,民生困苦,與杭州相比,有天壤之別。蘇軾來時,正逢當地大旱。夏秋兩季,下雨很少。不僅旱災嚴重,還有蝗蟲肆虐,全州一派荒蕪,許多田地顆粒無收。由於連年災害,百業凋敞,盜賊滋熾,老百姓苦不堪言。前任知州是名昏官,叫何正臣,為自己陞官晉爵,對上只是報喜不報憂。此人善於巴結上司,獲蔡確推薦,調進京城做官。蘇軾來接管的是個十足的既窮且亂的爛攤子。

蘇軾一到任,就走到災民當中。他一面向朝庭反映密州災害的實際情況,要求給以政策性幫助,但沒有迴音。同時深入民間,在抗災第一線和百姓一道尋覓水源,捕滅蝗蟲。當時對付旱災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只有向天求雨。他和百姓同甘苦,全家經常挨餓,有時和通判劉廷式一起提著籃子到山野挖杞柳和野菊充饑。

當讀到這些史實時,常常感到遺憾和不平。這樣罕見的天才,民族的瑰寶,弄得飯都吃不飽。可我們的大詩人自己呢?儘管餓得面黃肌瘦,卻氣態從容,豁然大度,樂呵呵地寫了一篇《後杞菊賦》自嘲自娛,描述了自己挖野菜充饑的生活,其中有這麼幾句: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慷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候方丈,庾郎三九。較豐約於夢寐,卒同歸於一朽。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上文是說:人生一世,應該像胳臂一樣能屈能伸。什麼是貧?什麼是富?什麼是美?什麼是丑?有的人吃稻糠卻肥肥胖胖,有的人頓頓魚肉卻又黑又瘦。晉朝的宰相何曾奢侈,吃起飯來餚菜擺滿了一大桌;南齊的瘐杲之做官卻貧困,飯食只有三種野韮菜可吃。有的人就是在夢中也要比誰吃的豐盛,誰吃的寒磣,這又有什麼意思呢?其結果都一樣是身死骨朽。我現在以杞柳、野菊為食,春天吃苗,夏天吃葉,秋天吃果,冬天吃根。我自信能夠和住在西河和南陽的人一樣長壽。

到密州後的頭十個月是最難熬的日子,終於在次年、即熙寧八年(1075)秋季迎來了三年荒災之後的大豐收。作為全州的最高行政長官,蘇軾總算鬆了一口氣。為歡慶豐收,他登上密州城外的常山祭廟謝神,還乘興組織了到密州以後首次的打獵。老百姓也都興奮無比,傾城而出參加了這次活動。蘇軾騎著馬在原野上馳騁,獵手們緊緊跟隨,就像一名軍事將領,眼看一個個「敵人」倒斃於自己刀箭之下,這種感覺激發起他隱埋在胸中己久的統兵報國的豪情。那天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次狩獵,但對中國文學史而言卻是極不尋常的一次:一闋劃時代的詞就此誕生了。

蘇軾為紀錄這次打獵於次日寫了一闋《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中說自己興奮得像個年輕人,左手牽著獵狗,右手提著獵鷹,眾獵手都穿上威武的獵裝,浩浩蕩蕩馳騁在原野上。老百姓為了報答我這位太守,傾城出動跟著我,想看我像孫權當年射虎那樣的英姿。我豪情萬丈,儘管鬢髮己開始變白,那又有什麼關係!什麼時候皇上能像漢文帝一樣,派遣一名像馮唐那樣的大臣來傳旨,把守衛邊疆的任務交給我管,讓我像當時的雲中太守魏尚那樣去指揮軍隊英勇殺敵,那該多好!如果真能這樣,我定把弓拉得滿滿的,瞄準西北方向,把箭射向兇惡的頑敵。

這首詞是個開端,一洗自詞誕生以來所特有的綺羅香澤之態。蘇軾用壯闊的狩臘場景,萬丈的報國豪情,突破了晚唐以來專寫兒女情思的局限,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詞風。或許是北方山川原野的粗獷開闊和百姓的俠義淳樸激發起蘇軾內心深處豪放曠達的一面,以這首詞作為起點,一發而不可收,蘇軾寫了許多慷慨激昂、熱情奔放的佳作,由是開闢了詞壇「豪放」一派。

但是,如果把蘇東坡的詞看成僅僅只是「豪放」,那就太失之偏頗了。蘇東坡之詞如春風大地之奼紫嫣紅,如日月山川之氣象萬千,怎「豪放」兩字了得!

清代王鵬運《半塘遺稿》是這樣評論蘇詞的:

北宋人詞,……,歐陽修之騷雅,柳永之廣博,……,皆可模擬得其彷彿。唯蘇軾之清雄,寰乎軼塵絕世,令人無從步趨。盍霄壤相懸,寧止才華而己?其性情,其學問,其襟抱,舉非恆流所能夢見。詞家蘇辛並稱,其實辛猶人境地,蘇其殆仙乎?

這是說北宋所有大家,如歐陽修、柳永等的詞,都可以學到手,八九不離十。唯有蘇東坡是空前絕後的,根本學不到的。不僅是才華達不到他那樣,他的性情、學識、胸襟,是平常人做夢也難以企及的。有人將蘇東坡與辛棄疾並稱,其實辛棄疾還是人間的人,而蘇東坡簡直就是仙人!

實際上,蘇軾被公認為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領袖,尤其是獨步詞壇,將同時代人遠遠拋在身後,正是從密州開始的。

由於連年災害,密州城荒涼破敗,樹木凋疏。豐收之後,蘇軾很快投入種植樹木、整修園林、興建房屋等城市建設中。原來北面城牆上建有一台,地勢甚佳,登台瞭望,四方景物盡收眼底,但己年久失修,幾成廢墟。蘇東坡令工匠重新修茸一新,並請他弟弟子由為台取名。蘇轍起了「超然」的名字,是取「無往而不樂,超然於物外」之意,蘇軾於是寫了篇《超然台記》,這樣,又一篇傳世的散文佳作問世了。

*超然台

這篇文章再次展現了蘇東坡寬廣無比的胸襟和他的樂觀天性,開頭一段是: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類此推也,吾安往而不樂!

這意思是說世間萬物都有值得欣賞之處。既值得欣賞,也必可從中獲得快樂,不一定要多麼怪異,多麼奇特,多麼偉大,多麼漂亮。喝那些粗釀的酒,一樣能進入醉鄉;吃那些野菜野果,也同樣能填飽肚子。以此推類,世界上還有什麼能教我蘇軾不快樂的事呢?

林語堂先生稱我們的大詩人叫「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信然!

*超然台公園

很快,1076年的春天來了,蘇軾在寒食節後的一天登上超然台,風和日麗,春樹萬家。人們告訴他密州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這樣的似錦繁花了,於是詩人興緻來了,即興寫下一首《望江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樹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看這風景多美啊!不要老是對著故人沉溺在對故鄉的思念中,還是生起火來品賞這清明前的新茶吧。要做詩,要喝酒,及時行樂,還是趁年輕時好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年的文字 的精彩文章:

TAG:經年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