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疑似殲20機身鈦合金大框曝光 尺寸全球第一已超F22

疑似殲20機身鈦合金大框曝光 尺寸全球第一已超F22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鈦合金大框

鈦合金大框

在經濟半小時的節目中,出現了疑似為殲20發動機段的後機身鈦合金大框。

從圖像中推測尺寸的話,這應該還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鈦合金大框——最大尺寸的大框是殲20中機身彈艙段的大框,尺寸超過F22。

大開口對結構剛度和強度影響極大,需要最大代價的增強來彌補

按照一半戰鬥機結構設計原則,彈艙這樣的大開口結構,需要盡一切努力去補強結構上的剛度和強度,因此殲20彈艙前後必定各有鈦合金大框。

在飛機的結構設計中,不同的部位遭遇到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沒有一種材料能夠萬能的滿足所有部件需求;最終的結果,只能按照各自的強度、密度、溫度耐受能力,靈活搭配多種材料使用。

圖:黃的是上鋅防鏽漆的鋁,灰的是鈦

比如此前飛機上運用最廣的,是鋁合金;因為鋁最輕,而強度又足以滿足大部分地方的使用需求。

但是鋁也有著很大的的局限性,其一,是鋁能做到的最大強度不夠,比如在起落架這樣要求特別極端的地方,鋁合金不能用。

其二,是鋁耐受高溫的能力不行,因此飛機上的高溫區域結構,都不能用鋁;這也是飛行速度較高的飛機——比如SR71、米格25/31,材料比例和常見飛機完全不同,大量使用鋼或者鈦的原因。

目前流行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取代的就是鋁合金——這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複合材料和鋁一樣,也不能耐高溫。因為碳纖維復材,說穿了就是用碳纖維加強的樹脂塑料;碳纖維雖然不怕高溫,但是樹脂塑料還是怕的。

波音787復材機身製造

波音787復材機身製造

另外由於碳纖維復材是用一層層的織物固化成型的,因此它天生抗衝擊能力很差,易於層間分裂。所以在有較高的耐受戰損(防炮彈、導彈破片)要求、或者是防鳥撞等抗衝擊要求的情況下,它反而不如鋁合金。

比如波音787用了超過50%的復材做結構——這意味著主材料全面淘汰鋁了,但是依然要保留一些鋁結構件在機翼垂尾等處作為前緣,抵禦鳥撞。

而早期飛機中,僅次於鋁的則是鋼材。

飛機起落架

鋼材很重,但是能做到的最大強度也大,也相當能耐熱;因此至今除了極少數超輕型和輕型飛機以外,飛機起落架主體依然是高強度鋼的天下。

而在很多高溫區域——特別是發動機段,隨著鈦合金材料和工藝的不斷改進,能耐受的溫度越來越高,鋼材的應用範圍和比例正在明顯降低。

但是在很多定位比較低,成本控制更重要的機型——比如米格29和後來的FC-1梟龍上;復材和鈦合金的比例依然比較低,主結構還是以鋼/鋁這樣的經典組合為主。

F22中機身彈倉的整體鈦合金大框,五個凹陷區分別對應四個彈倉和機炮

而鈦的優勢,則是它提供比鋁好得多的強度和耐熱能力,而又比鋼材輕得多。其實從鈦本身來說,這個材料在自然界並不罕見,但是這東西的冶煉和加工難度相當高,因此造價上一直下不來,而且要做大型件的難度一直非常高。

目前殲20鈦合金大框的公開亮相,無疑證實了殲20擁有一副輕巧而結實的骨架,這對於飛行性能和壽命是至關重要的保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老專家隱姓埋名:為中國發展新一代核潛艇立下功勞 本人卻很低調
新一架殲20戰機換大陸航發首飛成功:誰還敢說殲20受制於人?
殲20不僅是發動機大陸化!鈦合金運用超F22促進戰鬥力大幅提升!
熱烈祝賀:中國殲20渦扇-10B發動機試車成功,100%大陸化!
國發版殲20疑似首飛成功 卻要跟另一款戰機搶發動機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