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思想者】中央黨校教授:學術江湖的七大派別

【思想者】中央黨校教授:學術江湖的七大派別




學術一途,本是求真理探究竟的學問之道,與喧囂的江湖市井社會一向互不搭界。但時下學界的情況大為迥異。在學術名下,充斥著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喧囂。以鼓吹兜售自己,以偽學謀取利祿,大量灌水製造學術泡沫,批量生產製造學術垃圾,抄襲剽竊盛行,腐敗醜聞迭出,熙熙攘攘,儼然一派學術江湖的景觀。



學術江湖者,雖學問皮毛,文墨粗通,卻絕非等閑之輩。他們大都是聰明過人,不學而有術,有趨炎的敏銳,附勢的機靈,投機的精明,功利的勤勉,善於自吹自擂,慣於魚目混珠,長於以假亂真,以大量製造學術垃圾為生存之道。其中最厲害的角色,當屬學、官、商三棲人物。他們行走於三界之中,混跡於學術江湖之內,於官場是學者,於學界是官員,懂得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整合三界資源,用學名求利祿,用權力造學名,循環利用,最大化地升值自己。




學術江湖經營的是噱頭學術,乾的是撈取虛名浮利的勾當。目的無非功名利祿,花樣卻是名目繁多,倒也是一門追名逐利的江湖學問。觀其犖犖大端者,有會議學術,職稱學術,項目學術,媒體學術,關係學術,泡沫學術,概念學術種種。



會議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都是開會的專家,串會的能手。無論什麼會議,什麼題目,有無研究,逢會必到,不請自來。找機會還要自家開會,請來各方人物捧場。開會不必研究問題,出言敢於貽笑大方,功夫全在酒桌上旅遊中,目的就是與大家混個熟悉。只要能夠經常出沒於各種會議之中,一回兒生兩回熟,會串多了自然也就混成了「知名人士」。成了會議串子,有了人頭熟悉的方便,就可以想方設法躋身於大小學會之中,藉以抬高自己在學界的地位。要是能夠在全國某學會中添列上個某某頭銜,那無疑就可以自詡為全國知名學者了。




職稱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在學問上並無所長,但在搞職稱學銜上別有功夫。學銜是行走學術江湖的名片,多多益善。即便是胸無點墨,能夠在名片上印上一大堆教授、博導、某某學會職務之類,這就是足以唬人的專家之流了。不管這些職稱學銜的背後是權力學,是關係學,還是濫竽充數的學術贗品,只要把職稱學銜搞到手就是學問做到了。所以,一切學問都是圍繞著職稱評定,搞關係,攀領導,找評委,拉票數,湊文章,拼成果,踩同事,吹自己,以假亂真,以劣充好,魚目混珠,把學術標準的職稱工作變成了人事關係的大演練,使劣幣驅除了良幣。於是,就有了一批講課不知所云的教授,給學生開不了題的博導,學無所長的專家。



項目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沒有做過像樣的學術研究工作,卻是爭取科研項目的專家。項目是名利雙收的緊缺資源。特別是對於某些社科項目的選題來說,能立項就等於出了成果。所謂學術研究的攻關,說到底就是爭取科研項目的公關。為爭取項目的攻關成功,就要調動各路人馬,使出渾身解數,不計成本,拉攏關係,上下活動。在現在的評審機制下,一旦拿到了項目,也就等於是完成了項目。特別是由領導擔當主持人的項目,有力量調動資源,廣施銀子,組織人馬,拼湊抄襲,還能有做不出來的項目嗎?搞不出別的來,還搞不出垃圾來嗎!




媒體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不需要埋頭讀書研究問題,但必須善於自我宣傳、精通造勢炒作。現在是信息時代,已經不是半瓶子醋亂晃蕩的問題,沒有醋也能晃蕩得起來。利用媒體是自我炒作、揚名立萬的一條捷徑。抓住一切能在大小媒體上曝光的機會,賣弄一番,有一說三,有三說十,能唬得住人,聽著熱鬧,名氣就有了。並不必讀書搞研究寫學術文章,也不必理會專業人士的評論,只要大名在各類媒體上頻頻出現,無論說些什麼,是真是假,媒體的那幫傻冒們都會自動地給戴上某某專家的帽子。而且是媒體有多大,專家就有多大。藉助媒體的話語權威,言之有據也好,言之無據也罷,要的就是那個廣而告之、「師出有名」的效果。許多假專家偽學者就是這樣練成的。




關係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學業上粗通皮毛,卻是精通關係學的行家裡手。當前社會中,關係遠比學問重要。學業不精關係精,車到山前必有路。發表文章靠關係,學銜評定靠關係,評審項目也靠關係。現在晉陞職稱,評定學銜,都是要看發表刊物的級別。這是時下最無奈的判定文章質量的標準。通過托門子,走路子,找熟人,厚幣謙辭,到全國性刊物上發上一兩篇面子文章,這就有了可以吹噓的學術資本。職稱、名利盡在其中了。搞評審,更是要在評委身上做足文章,不惜血本,拉票跑票,學問更深,用文雅的詞說就是學術公關。關係就是利益。越是沒有學術真貨,越是有著相互幫襯的利益,需要時都能徇私關照、虛假鑒定。跑關係久了,大家混熟了,能夠搞成一個資源壟斷、利益交換的小圈子,那就是在學術江湖上立了門戶。



泡沫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學力淺薄,做不來真正的研究工作,頭腦中沒有學術質量的概念,只能在濫竽充數的數量上大做文章。其格言就是「數量就是質量」。不坐冷板凳,慣於炒冷飯;不屑於一得之見的學術積累工作,熱衷於大幹快上地批量生產「學術泡沫」。其製造泡沫數量的急切程度,甚至個體作坊的編寫速度已是趕不上趟了,需要運用市場的操作方式,請人捉刀代筆,大批量地進行學術灌水工作。買上幾個書號,請領導樹大旗,拉名人做虎皮,自封主編,雇槍手東拼西湊,粗製濫造,抄襲剽竊,很快就敷衍成鴻篇巨製。儘管是胸無一物,畢竟是著作等身。說起來,也是「學術成果」累累的人物了。




概念學術:混跡於學術江湖者,沒有學理探微的功力,但有曲學阿世的本領。學不夠,詞來湊。沒有思想理論的學理基礎,研究不了真實問題,那就要在概念名詞上搞創新了。創造個新名詞、新概念、新提法,這是拍腦袋的事情,自圓其說,不必考慮什麼學理上通不通,邏輯上順不順的問題。但這也是需要學問,有層次高下之分。其初級階段是諛詞的發明。在一篇講話中,總結出幾十個新發展,容易的很,誰又敢說不是。有了新名詞、新提法的首發權,就有了注釋領導思想的壟斷權,就是權威專家。為一個名詞的首發權而爭得頭破血流的事情,時有所見。其高級階段是概念的創造。刻意製造一些不言自明的偽問題和假命題,既是思想創新,又是與時俱進。其高明之處是,自己設題自己解,不需搬本本,不用管邏輯,創造出什麼概念就是什麼概念,誰還能有比創造者再權威的版本嗎。江湖學術如果做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在大檯面上出將入相,平趟朝野自是無礙了。比之解釋學的前者,這套創造概念的學問,可謂是更上一層樓了。



以上所述,或有遺缺,但已能對學術江湖的面孔作大概觀。學術江湖的特徵就是漿糊學術。鼓搗些似是而非的名堂,貼上學術的標籤,包裝炒作,欺世盜名。學術江湖的泛濫,是學界的悲哀,學人的不幸。但既然形成了江湖,就絕非一日之寒的事情。在這裡,有社會腐敗的影響,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有利益群體的壟斷,有行政權力的干預;有學術標準的混亂,有學界道德的缺失……,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根本問題在於學術本位的喪失。在行政權力具有絕對強勢地位的情況下,學界的知識權威很難伸張起來,必然會帶來偽學謀仕的風氣。因其利益導向使然,一些聰明人就不會把力氣下在實實在在的學術功夫上。謀虛名以兜售偽學,串會議以充扮權威,借媒體以營造聲勢,就成為他們謀取利祿的終南捷徑。其流弊任其蔓延,大壞學風,學將不學矣!有鑒於此,學界不可不自警,學人不可不自律。




掃一掃,讚賞思想者



封號嚴重,掃碼加友,以備時需,已加忽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者參考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本可能被禁止的書,得到要珍藏
得罪女領導是什麼下場?
【思想者】人性的迷失與救贖
【思想者】馮小剛:別把佛教聖地弄得跟窯子似的
【思想者】慢慢丟失的禮儀和教養

TAG:思想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