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連載(5):倉央嘉措情詩(閩南語譯版

原創連載(5):倉央嘉措情詩(閩南語譯版

倉央嘉措情詩閩南語譯版(5)

譯作/佛仔(But-á

5 一粒果子熟溜溜

富貴人家的千金女

看著伊水噹噹的面

親像高高的桃樹枝

掛一粒果子熟溜溜

2016.12.12

詞解:

(1)果子,讀kué-tsí,閩南人將水果統稱叫作「果子」,有俗語「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讀Tsia?h kué-tsí pài tshiū-thau; tsia?h bí-pn?g pài tshan-thau,正可以諷刺當今群體社會現象,當然包括文學界;

(2)熟溜溜,讀作si?k-liu-liu,就是現代漢語的「熟透」,但不能讀作「熟透透(si?k-thàu-thàu)」,因為閩南語的「熟溜溜」指非常成熟了的意思,「溜溜」是後助詞,又如「滑溜溜(ku?t-liu-liu)」表示非常滑的意思,「熟透透(si?k-thàu-thàu)」指的是人與人之間或人對事物了解非常的熟悉,又如「行透透(kiann-thàu-thàu)」表示走了很多地方,「透透」也是後助詞,因此,在本詩中「熟」按照詩的譯義為成熟,不管是人還是果子;

(3)富貴,讀hù-kuì,人家,讀l?n-ke,此時「人」讀法變音不可讀作lang,否則就是錯誤的讀法;

(4)千金女,讀tshian-kim-lú,「女」讀作lú或lí都可以,「千金」多數讀者應都知道表示對別人家女兒的尊重稱謂;

(5)看著,即看著,讀khuànn-tio?h;水噹噹,讀suí-tng-tng,非常美麗的意思,伊,讀作i,伊和水,前面有解不再細說,「噹噹」也是後助詞;面,讀作bīn,正宗古漢字,當然就是「臉」;

(6)高高的,讀khuan-khuan-e,不讀ko-ko-e,此時的「高」的讀音竟然是通「權」,正常的情況下,與「高」組成的詞均讀ko,既使同樣表示高度的,如「高層」讀作ko-tsan,「高明」讀作ko-b?ng,佛仔笑談,也許古今社會中,無論何種事物再「高」,包括知識,也不如「權力」,有道是:權利在伊的手頭(權力在他的手上),讀Khuan tī i ê tshiú-thau,咱無法度(咱們也沒辦法)。

(7)桃樹枝,讀th?-tshiū-ki;

(8)掛,讀kuà,實為「吊」,讀tiàu,在本句中用「掛」字以防對「吊」的誤解,而且掛,牽掛,更適合愛情詩的意象,但在閩南語的朗讀時,應讀tiàu音更有味道,表現看得到摸不著的感覺。

說明:

閩南語中,兩個字的後助詞,不管加在形容詞還是加在動詞之後,常有增加前字詞深度的作用,而且非常普遍使用。

關於對本首詩譯作另一說明:譯者要採用「一粒果子」還是「兩粒果子」時,出現左右不定考慮,「兩粒果子」在桃樹的意象上似乎是對女性的非常挑逗行為,讓譯者想到西安現代詩人伊沙關於這首詩的潤筆:

達官顯貴的千金,

那股子艷麗的騷勁兒,

看似高高的桃樹尖上,

熟透的果實一樣。

——引自《倉央嘉措情歌》伊沙潤筆版(青海人民出版社)

伊沙這首詩的潤筆,非常直白的挑逗。個人認為與倉央嘉措的詩寫初衷有所差別,整首詩讀起來反而讓人感到潤作人仇官仇富的心理和對女性的污辱,當然,這只是譯者佛仔的個人感受。譯寫宗教人物詩人詩作時,我還是認為應避免挑起宗教信仰者的不適感。

因此,佛仔採用「一粒果子」來表示可能會最為尊重原著和原意。

插圖上,也將「兩粒果子」和伊沙版的「股子」模樣的水果,讓讀者大開眼界,佛仔的「兩粒果子」絕對比伊沙能下口,呵呵。

藏文版

參照的漢語譯版:王沂暖譯本

達官貴人的千金

她那艷麗的面龐

看似高高桃樹尖上

熟透了的果兒一樣

聲明:

譯作人並非閩南語方言研究專業人士,純粹個人愛好,因此譯作中難免錯漏,歡迎留言批正,經採用印發譯詩集免費贈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夫觀潮 的精彩文章:

TAG:漁夫觀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