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文化:地藏菩薩在人間 度盡眾生方成佛

佛教文化:地藏菩薩在人間 度盡眾生方成佛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曾是一婆羅門女,她的母親不信三寶而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的必然果報,故變賣家產為母布施修福。她掛心母親的處境,如果佛還住世便可向佛詢問,而當時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早已入滅。在極悲痛時,婆羅門女受到一個聲音指點,讓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婆羅門女至誠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向鬼王詢問母親狀況。鬼王告知,因為她布施供養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獄罪人,已脫離地獄苦而投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願,要度脫罪苦的眾生。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造了極多的殺生業。光目女知道母親死後會墮落到惡道中,於是請阿羅漢入定觀看,見母親果然在地獄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誠敬供養。後來其母投生光目女家,為奴婢之子,出生未滿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為下賤人,而在十三歲將短命而終並再受苦報,原因是殺害和毀罵二業。於是光目立誓救拔未來一切罪苦眾生,而光目之母也終得舍離苦報。

又在過去久遠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大長者子。當時有佛名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恭敬,便請問佛因作了怎樣的行願,而得這樣的莊嚴相。佛回答說,得這樣的莊嚴相,應當久遠濟度一切苦惱眾生。於是長者子立下大願,要在今日到未來劫,度脫一切苦惱眾生出離苦海,然後自己才成就佛果。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佛出家前是一個小國國王,他和一個鄰國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共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一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九華山示現事迹

金喬覺駐錫九華山 被認為地藏菩薩化身

金喬覺,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為古新羅國國王金氏近族。他早年為新羅宗室,亦是派遣至唐朝的留學生。

唐朝開元年間,古代新羅宗室公子金喬覺,世壽九十有九,曾駐錫九華山,居於南台,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靈跡不斷,華人與朝鮮人皆認為其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以至十幾個世紀以來,在此修行、成就者不乏其人,來此朝聖、參觀者絡繹不絕。金喬覺在中韓兩國有極為廣泛的影響,並成為中韓兩國佛教和人民友誼的象徵。

新羅王子金喬覺 一袈裟之地得九華山道場

據說,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其詩作被收入《全唐詩》。此間他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自誨說:「世上儒家六經、道家三清法術之內,只有佛門第一義與我心相合。」於是回國後,毅然拋棄王族生活,削髮為僧。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金喬覺24歲時,帶著神犬諦聽,西渡來華,初抵江南,卸舟登陸,幾經輾轉,卓錫九華。九華山當地的一位隱士費冠卿在他的《九華山化城寺記》中詳細記錄了這位行腳僧來到九華山的故事。

新羅僧人金喬覺,法號地藏,是新羅國的王子。樣貌奇特,身長七尺,力大無窮,24歲落髮出家,航海來到中國求法。此時的中國正值盛唐,佛教大規模的經典翻譯基本結束,大小乘理論均紮根中土,佛教的發展處於繁盛時期,長安城內寺院林立,社會風尚禮僧敬佛,重視國際性的商貿文化交流。不僅向佛教的發源地派遣留學僧,延請印度高僧來華講經佈道,還向朝鮮三國,日本等國傳播佛教。吸引了眾多的異國僧伽來華修行求法。金喬覺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此時的唐朝佛事興盛,但九華山尚處在原始狀態,荊棘遍布。東崖禪寺,是現在九華山的四大叢林之一,旁邊這塊被稱為東崖的巨石,傳說就是當年金喬覺初到九華山的依止之處。他每天爬上這塊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坐禪誦經,息止妄念。當時九華山上有一個老員外叫閔公,布齋好善,經常供僧,但是每次還是無法供到100個僧。有次供齋剛剛開始,金喬覺僧人來了,剛好夠100個。但是金喬覺說我不是來化齋,我是來化山頭的,我要蓋廟,我需要一個地方。閔公問你要多大地方呢?他說我要一個袈裟之地。傳說金喬覺將袈裟向空中一撒,化作一團紅雲,將九華山的99個山頭都覆蓋了。閔公見金喬覺佛法無邊,便把整個九華山都獻給了他。

放棄王子生活 來華苦修求法

金喬覺是新羅王室成員,他不為豪華的物質生活所惑,毅然落髮為僧,來到地處皖南的九華山修行。他於唐中葉渡海來九華山苦修,被人所崇拜,至今香煙未絕。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時(開元末),有僧地藏則新羅王子,金氏近屬。"《唐池州九華山化城寺記地藏傳》:"釋地藏,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支屬也。"金喬覺本人寫的《酬惠米》一詩,也說明他本人是一個放棄繼承王位削髮浮海來中國的高貴的新羅"王子"。詩中說:"棄卻金鑾衲布衣,修身浮海到華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吳用之。"

金喬覺來華後,他的新羅同胞、家人還來找過他,請他回國,而他不為所動。據《青陽縣誌》載,金喬覺來華後第九年,有兩個名叫昭佑、昭普的新羅朝臣,受國王的派遣專程來華,請他回國。金喬覺謝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二人未達到目的,"因築室居此修鍊"。其所築修鍊之室就是現今保存在九華山東北麓的二聖殿。

九華山化城寺廣場盡頭有娘娘塔舊址,正中有一口井。關於娘娘塔,這裡有兩種傳說。一說是:金喬覺到九華山後,家人曾派人來尋找,沒有如願。一年冬天,母親帶兩個僕人來九華山。找到兒子後,她悲喜交加,連哭三晝夜,眼睛瞎了。母親經常打井水洗眼,終於復明。所以,人們把這口井稱為"明眼泉"。另一說是:愛上金喬覺的新羅女人,歷盡艱辛,千里迢迢來九華山找金喬覺。她見金喬覺出家成了和尚,便痛苦萬分,投井自盡了,後人遂在井上建塔紀念。而九華山東北麓的二聖殿,又相傳二聖就是金喬覺的兩個舅舅,他們從新羅來尋找,勸外甥回國,金喬覺不但不為所動,反而度化他們在九華隨著金喬覺苦修,示寂後遂立廟塑像。金地藏卓錫九華之際,九華山尚處在原始狀態,荊棘遍布,虎豹凶獸出沒無常。但金地藏憑藉畢生事佛無所畏懼的頑強精神,毅然卓錫於斯,岩棲澗汲,修禪苦行。

九十九歲示寂 化身地藏菩薩

金喬覺是唐朝新羅國王子,九華山佛教創始者,捨棄親情和優越生活,來到中國腹地九華山,釋經傳教,幾十年如一日,其「眾生度盡方正普提之宏願,有大地忍辱負重、攝含萬物,無私奉獻之寓意」,故人稱地藏菩薩。

金喬覺「送童子下山詩」是其僅存留兩首詩中之一首,背景是大師虎口搭救一童子,為報答相救之恩,孩童父母將其留在地藏身邊。然童子年幼,思念山下父母、夥伴,難耐空門之寂寞,地藏乃通達之人,毅然讓童子回家與家人團聚。此詩應是金喬覺送童子下山歸來思緒涌動欣然記述的。詩文是:「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招月,煮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貞元十年(公元七九五)夏天的季節,一日他於大殿中召集僧眾諸師告別,諸師茫茫然不知他的所以,當時祗見群山在著悲鳴,岩石在著隕墜,日月在著變色,而他卻安祥的結跏趺坐的示寂了。那一年正是他九十九歲的時候。

圓寂後,肉身安在石函中。經過三年的時間,徒眾們開啟石函,發覺肉身沒有絲毫損壞,而且顏貌如生無異,於是舉舁肉身迎入神光嶺寶塔,一路上只聞骨節搖動猶如金鎖撼鳴的聲音,經云:「菩薩鉤鎖,百骸鳴矣。」可以證知為真正的地藏菩薩應世無疑。同時禮拜恭敬金地藏菩薩真像,所得的利益,皆如地藏經所載無異,更為明確顯證。因此,千數百年來,佛教的信徒不辭數千里的遙遠,而樂於發心前往朝拜者絡繹不絕!

地藏菩薩聖像

十三世紀 鎌倉時代 彩繪木雕 像高 97.9 cm

這是一尊日本十三世紀鎌倉時代彩繪木雕,表面殘留有當年彩繪的痕迹。主尊地藏菩薩呈比丘形象,他面龐圓潤飽滿,五官秀美舒展、雙目微垂、面帶微笑,眉間白毫熠熠生輝。神情慈悲祥和、法相高貴端莊。身著僧袍,水波衣紋依次向下蕩漾開來,自然舒展。右手持錫杖(已失)、左手托明珠,意喻「明珠照破天羅網,錫杖振開地獄門」。底座及蓮台製作精美,繁複華麗。

13世紀 鎌倉時代 絹本著色 掛軸 規格:101.0 x 36.3 cm

此圖描繪了立於拖尾雲上飛來的地藏菩薩。左手所託寶珠、右手所持錫杖都是地藏菩薩常見的持物,但腳下蓮華座左右分開且顏色不同以強調動感,細長身體和年輕秀麗的相貌頗具感官魅力。衣著的各部分主要用青綠色仔細上色,並用貼細金箔和金泥勾繪技巧描繪出精巧花紋,華麗的底色與沉靜的意境相融合,體現了鎌倉時代後期的佛畫特色。

青銅鑄造 像高44 cm

此尊地藏菩薩立像現比丘相,頭形光圓,面龐飽滿圓潤,五官俊美,面露微笑、神態慈憫安詳,法相端莊高貴。右手作持錫杖狀(錫杖已失),左手托飾火焰紋明珠,跣足立於蓮座之上。僧袍厚重、衣褶流暢自然垂下,長衫下擺向二側微微翹起,為靜態的立像增添了些許動感。此像精美細膩、端莊清秀,衣飾繁複、華美莊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夢參老和尚:皈依三寶的因緣《十三》
夢參老和尚:皈依三寶的因緣《十四》
宗薩仁波切:給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南懷瑾老師:打坐為什麼對人體有那麼多好處?
智慧人生:處變之道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