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小兒捏脊的誤區

小兒捏脊的誤區


 點擊上方"岐伯有道"可關注我們




如果說這幾年小兒推拿保健最為中國父母知道的手法是什麼,恐怕非捏脊莫熟。很多父母可能根本不了解小兒推拿,但很多都知道捏脊,並且因為簡單易操作更主要是經過某些所謂專家養生家的極力推崇,很多父母也非常熱衷給自己的孩子捏脊。




  




所有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及各類形形色色的小兒推拿專家及養生家,凡論及小兒推拿保健。




那捏脊肯定是高談闊論的,並且都只談捏脊的好處,比如疏通經絡、昇陽開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



而對於不適宜的捏脊所帶來的副反應往往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根本就沒談及,這就給父母一個錯覺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的。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


  


因為平時經常給父母提供推拿方案,也由此了解到了很多不當捏脊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為了讓普通父母對捏脊有更全面的了解,我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況和經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講下,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

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實際應用當中,也會有下捏脊,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




要了解捏脊的適用癥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後背的

膀胱經和督脈

上操作的,

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




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昇陽,屬補法。



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於瀉法,平時多用於實熱症比如發燒或便秘的治療,極少用於平時保健。




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比如實熱症的小兒發燒,推拿完手上的穴位後加推背(從大椎穴推至長強)至皮膚髮紅髮熱,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

  





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陽氣升,可溫腎健脾,令脾、腎得以運化,同時,捏脊經過後背膀胱經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對腎、脾、肺都有直接影響。



因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補陽氣,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便秘、腹瀉、感冒等癥狀,對於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陽氣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會增強,胃口也會變好。




而對於實熱證或陰虛內熱症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秘加重,口舌生瘡,盜汗加劇,晚上睡覺煩噪甚至發燒的副反應。


  


有的父母天天給孩子捏身體為什麼反而越來越差呢?這種因不適當長時間捏脊引發的副反應。




我幾乎是每個月都能聽到看到。所以無論是多好的保健法,也是看個人體質的。




極為不解的是某著名專家在其出的一本暢銷養生書籍當中竟然還一再強調說捏脊要以七歲(虛歲)為分界線,七歲前的從下往上捏,七歲後的從上往下捏。因為此書在父母當中流傳甚廣,所以危害也最廣。




試問體質會跟年紀有直接關係嗎?莫非七歲以下的都是陽虛,而七歲以上的都為陰虛?這種所謂的專家因其暢銷書籍在父母當中廣泛流傳一言不當傷害的卻是千萬人,何況傷害的還是孩子。


  


上捏脊大補陽氣,會助熱,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適可而止




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無益。




有的家長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傷害。




特別提醒下,因為上捏脊會加重胃火,胃強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種非常能吃老感覺吃不飽又容易食積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經常上捏脊,這種孩子現在不少見到。


 


 




什麼時候捏脊效果好?


  


什麼時間上捏脊最合適呢?按一天時辰來看,最好是早上,早上旭日東升,也是人體一身陽氣生髮之時,此時上捏脊順應了大自然規律,效果也會比較明顯。




而晚上是養陰的時間,原則上不可上捏脊,否則昇陽傷陰,反招實熱病患,有些家長反應晚上給孩子上捏脊後睡眠變差甚至煩噪不安,就是這個原因。




按照一年時辰看,最好是春、夏,冬季應以藏陽為主,上捏脊會造成陽氣外瀉,而且因為冬天較冷,陽氣外瀉就易感染風寒,所以原則上冬季不宜捏脊,父母一定注意。


  


哪些孩子適合捏脊?


  


有父母問到,說我家孩子容易感冒,又有點便秘,但又不是很容易上火,或者有的說我家孩子分不清楚是哪種體質,既不容易上火也算不上虛寒,但很想給孩子做捏脊保健。




對於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建議父母早晨給孩子上捏脊,而晚上給孩子自上而下推背,或者早晨做完上捏脊後給孩子揉下三陰交和搓下湧泉穴,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捏脊造成的上火。




但對於實熱很明顯的孩子,依然不建議經常給孩子上捏脊。


  


另外需要注意,我上面說的那些捏脊的副反應都是長期累積的後果,如果平時偶爾捏一兩次,無論哪個方向,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




比如有些無汗的高燒,我們既可以上捏也可以用下捏脊,目的是為了發汗退燒,這種情況下就宜採用重手法去刺激達到解表發汗退熱的目的,方向反而不是關鍵。




而平時保健的捏脊,就要看孩子年紀和體質採用相對輕柔的手法。


  


捏脊的訣竅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


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髮熱。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下面是你最愛的微信榜單,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中醫知識, 國學傳統文化, 並提供最新的免費公益傳統文化培訓, 開啟幸福圓滿人生...





快去關注吧,還等什麼呢?!



如何關注


長按二維碼

,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

一鍵關注。


②複製「微信號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國學傳統文化,家庭倫理道德思想,性理療,講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可加微信

jrbchk

交流







聖賢治要


daodeis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聖賢治世精要, 國學傳統文化,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歷史文化








改變我們眼中的世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剎那,就踏上了回去的旅途,這中間的所有經歷都叫命運,而所有的過程和感悟都是收穫,這所有的收穫都是補課,而生生世世的補課都是為了邁向涅槃! 當我們內心的世界改變了,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也就改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一桶冷水讓兩夫妻從此陰陽相隔……
腦梗死=熄風、活血、化痰? 葛根加半夏湯取效一則
名家經驗:用經方辨虛實治療膽結石
氣血不足百病生!國醫大師自用一膏方,氣血兩旺少得病
一個被中醫界保密100年的道家長壽秘方!(永久收藏)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