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實中的水墨畫——安徽宏村

現實中的水墨畫——安徽宏村

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水墨剪影痴絕處,畫里古徽夢縈迴。宏村,一個水墨畫的鄉村。

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

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

垂柳依依的南湖邊,李慕白牽馬從石拱橋上緩緩走過;

玉嬌龍持劍飛身掠去,在宛如鏡面的月沼上划出一道波痕.

一部《卧虎藏龍》,讓這個水墨鄉村宏村,聞名中外。

關於宏村,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

宏村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徽文化的一個重要展示窗口,初期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的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內擁有舉世無雙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被稱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的「三立堂、樂敘堂」,保存完整的古代書院「南湖書院」等重要文物。

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從整體外觀來看,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門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處處是景,步步如畫。

到達宏村的時候,讓我著實領略到了江南水鄉的美景。

宏村算是熱門景點了,一直到下午排隊進景區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明朝時,宏村的76世祖三次聘請有名的風水先生來這裡看風水,風水先生認為宏村的地理風水形勢像一頭卧牛,必須按照「牛型村落」來規劃,首先利用村中一個天然泉水,擴掘成半月型的月塘,作為「牛胃」,然後在村西邊的吉陽河上橫築一座石壩,用石塊砌成水圳,引水從西入村莊,南轉東出,繞著一幢幢樓舍並貫穿「牛胃」,這就是「牛腸水道」,沿途建有踏石,供洗衣澆菜之用,彎彎「牛腸水道」穿庭入院,形成曲折通幽的水榭長廊,長年流水不腐,時至今日,村中的居民,仍然延用這水道中的流水洗衣洗菜,澆花,只不過飲用水改為了自來水。村中最近在做水系的清理整治工作,讓這裡的流水更加清澈乾淨。

宏村的美景本身就像一幅畫,自然也很受附近美術學院的學生和一些畫家的喜愛,一路上見到不少學生和畫家,坐在河邊畫畫,有畫水墨的,有畫油畫,有畫速寫。

平靜的水面,倒映著河邊的村落,人行道,綠樹遠山,絕美的對稱

偶爾可以看到這種無人的小巷子,曲徑通幽,聽著道邊「牛腸水道」中的細流輕輕的流過的聲音,讓我這個生長在北方鬧市的人,慢慢感受南方水鄉的靜謐與柔美。

這人工水系,豐富了村落景觀,和諧、多變、富有靈氣,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調節小氣候,改善氣溫和濕度,凈化空氣、美化環境;三是飲用;四是洗滌;五是灌溉;六是發電。

一直很喜歡徽派這種白牆,黑瓦,小飛檐的建築

普通的民居,裡面種著花花草草,院內的建築早已換成了現代風格,有一種時代的落差感。

在巷子中走著,也可以看到一不少小飯館,同時也提供住宿,具體的價錢沒有問,但感覺在這裡住一晚,再感受一下宏村的夜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裡就是月沼了,當地人稱為月塘,就是所謂的」牛胃「

月沼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應當時風水先生所言,依風水從村中的天然泉水處挖渠建「牛腸水道」,引水繞過村中居舍入塘,在這裡蓄水供村民防火,飲用等,之後村民繼續投資建設,將這裡挖掘成了半月形的池塘,完成了「月沼」。這裡塘面水平如鏡,四周青石鋪展,成為了當地村民休閑聊天,洗衣嘻戲的所在。

民居牆上掛著自家風乾有臘肉豬臉,也算是一景。古時沒有冷藏設備,南方潮濕,就都這樣在晾晒成風乾臘肉,便於保存食用。

宏村汪氏為大姓,汪氏宗祠建於明代,整個建築平呈「凸」字型,正廳七間開,中間有天井,前有圍廊,門旁邊有抱鼓石。

全祠布柱70根,屬"滿堂柱"建造。正廳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實,呈棱形。明間金柱也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頭科之間有"平身科",均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頭科16朵,平身科18朵,轉角鋪作"小拱頭"。曲梁與柱子銜接處均有丁頭拱承托,拱眼如單幅雲。斗拱、梁架、梭柱等鏤刻精細。

路邊一個大娘在用水道里的水洗菜,上前與大娘搭話,問她在洗的是什麼菜,得到的是無聲的回應.......嘆氣,只好躲遠悄悄地拍一張。

這裡的普通居民(除了做生意的)感覺對遊客並不友好,我推測,大概是村子出名後,每天大量的遊客到來,嘈雜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安寧的生活,在村裡閑逛的時候,我嘗試著與一些當地村民交流,但得到的回應不是冷言冷語,就是無聲的沉默。

村子裡也有不少現代的茶店酒吧,中西合璧,古今交融

牆上的裝飾雕花也如此華美,不得不驚嘆古時南方工匠的手藝

在古村古鎮最奇妙的感覺,就是這些幾百年的老建築與現代電器交織在一起,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時光的錯亂感。

村口處有兩棵500年樹齡的古樹,這兩棵大樹,一棵叫楓楊樹,當地叫紅楊樹;一棵叫銀杏樹,當地叫白果樹。北側的紅楊樹高19米,圍6米,需4、5個人才能合抱,樹冠形狀像一把巨傘,把這村口數畝地籠罩在綠蔭之中。南側的白果樹高20米。

這個時節,樹葉還沒長出,但從粗壯的樹桿和紛亂的枝叉也能想像得到長滿樹葉後的壯觀景像。

煙雨中的宏村彷彿一幅水墨丹青,點點桃紅,絲絲新綠更添嬌艷。

宏村也是一天匆匆一游,有機會還是會想再重遊宏村。

最後再貼一張當時實習的紀念照,僅此紀念在西遞宏村的實習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園林 的精彩文章:

「田園城市」、「光輝城市」對現代居住環境的引領
古典園林中精妙的空間設計
古典園林元素的應用——蘇州博物館
什麼樣的景觀才是生態的?

TAG:每日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