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朝聞道夕死可矣」看儒、釋、道關於「聞道」「證道」的差異

從「朝聞道夕死可矣」看儒、釋、道關於「聞道」「證道」的差異

「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里仁第四)。「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即,早上聽了聖人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了無遺憾。後人常用這句話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也用以警醒那些在滾滾紅塵中追逐物慾、精神空虛如行屍走肉般的人,必須要追求真理積極向道以提升人格情操。

在儒家看來,人不聞道,活著又為哪般?」。而道家則認為具有一個具自性的「道」的存在,這是生成萬有的「雌」,屬生化說。在佛教看來,這純粹是在玩弄光影不離神識,未得歸於真寂,因為萬法緣起性空,萬物本無自性。

是故,儒釋道三家中對「道」的追求都不會只局限在「聞」上。

先說儒家關於「聞道」「證道」之論

當年孔子被老聃引領拜見萇弘學樂,還參觀祭典,考察周的教育基地及祭祀禮儀。 歸途見黃河聲如雷鳴虎吼,勢如萬馬奔騰,這才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萬古絕嘆。

老子接機啟發孔子:「汝何不學水之德歟?」

孔子問:「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故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子從老聃處聞道之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從「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完成人生的階段性蛻變。為挽周朝將傾之大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終身踐道,被後人尊奉為萬世師表。

再來看道教。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等根器的人聞道後會深信不疑,會義無反顧地去實踐運用它;中等根器的人,則會將信將疑、半信半疑,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又忘得一乾二淨;下等根器的人,聞道後會以為荒誕不經而大笑不止,肆意嘲諷鄙薄。這恰恰說明道的高妙所在。

道家講究聞道後要「勤而行之」,最起碼也要若存若亡,不時揣摩時而習之。

道家還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是求外在的經驗知識,經驗知識越積越多。 「為道」是透過直觀體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狀態,或內視自心,不斷去除私慾妄見,使人日漸返璞歸真,最終達到無為。可見這「為道日損」是終生的修為,豈是初初聞道便得滿足的?

即使是得道後,老子認為也要「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就是說成道後要像豫一樣,在冬天過河,謹慎遲疑,不敢妄為;像猶一樣警戒四鄰不敢稍懈。

那佛教呢?

《法華經》說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目的就是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謂「開佛知見」,就是佛通過講經說法用語言來告知眾生,一切眾生佛性與佛都具如來智慧德相,要樹立這個知見。這是眾生在聞道;所謂「示佛知見」,就是佛陀指示給眾生看到,眾生個個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也是眾生在聞道的過程;

那麼,佛陀教化眾生就止於讓眾生聞道嗎?顯然不是。下面還有令眾生「悟佛知見」,讓眾生親自覺悟到自己與佛佛性無異,本具佛的智慧德相;而「入佛知見」,則是教導眾生如何親身證得與諸佛無別的智慧德相,從而了知諸法實相,達到不生不滅,任運無礙,妙用無窮的境界。比如: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後還要在獵人堆里生活十五年,才能真正契入不死不滅的自性境中,常住法性真如。因此,由聞道、悟道、修道至證道,這是不可或缺、難以逾越的次第。

總之,聞道與證道之間距離尚遙。身為佛子,不能僅僅局限於對佛學理論的學習、研究和探討上,而是要以正知正見的聞道為基礎,踏踏實實將自己的三業落實於四無量心、六度等的修行中去,並結合圓滿無偏的佛法修持,以邁向菩提大道。

南無本初報身佛在《學佛》寶書中開示:「佛法,如果說只是給你們說了,再好的法,你們不實行的話,就等於是沒有學,也等於沒有聞,你要實行了,它才能生效的。不然的話,你必須要在輪迴里打轉,更嚴重的是越轉罪業越重,越來越加重痛苦,你不能成就的!!!你們如果真正的要成就、要解脫,那應該是馬上開始,立即行動起來,就此行動起來,否則,這個法無論聽了多少遍也是白聽的、白聞的。」

(文/無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新視野 的精彩文章:

修行之道:破除邪見,擁有人生的光明,生命的莊嚴
修行之道:如何將我們的生命最大價值化
歲月辜負不得,因為無常就在眼前

TAG:佛教新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