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爾袞的胞兄阿濟格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你們知道嗎?

多爾袞的胞兄阿濟格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你們知道嗎?

愛新覺羅·阿濟格出生於1605年8月28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比多爾袞大7歲,母為大妃阿巴亥。愛新覺羅·阿濟格是努爾哈赤諸多子嗣中唯一個沒有心機的,阿濟格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每一次作戰,阿濟格都會沖在隊伍的最前列,也是登上城牆的第一個女真族勇士,說起阿濟格的名字,八旗中人無不嘆服;但是阿濟格雖然勇猛過人,但是沒有心機,這也讓其在皇太極去世之後,與多爾袞爭奪政權過程中,被多爾袞謀害;皇太極去世之後,多爾袞被受封為攝政王,此時唯一可以和多爾袞抗衡的就是親王阿濟格,但是還是沒有斗過多爾袞。

阿濟格雖然粗,但不等於沒有腦子,他知道怎麼取悅自己的父親,要不然的話,在眾多的兄弟之中,如何脫穎而出?要知道四大貝勒最風光無限的時候,還是沒辦法遮蓋住四小貝勒之最的阿濟格的光芒。在父親努爾哈赤的時期,搶劫成績非常突出,等到哥哥皇太極上台了以後,表現更加的生猛,連勝56場的記錄傲視群雄,無人打破,憑著這些戰功和鮮血淋漓的人頭,阿濟格一將功成萬骨枯,理所當然的成了八旗中的鑲白旗旗主和英親王。

阿濟格在皇太極登上汗位的時候,已經成年了,手上不僅握有兵權,而且還立下了不少的戰功,在軍中是有一定威望的。這個時候,皇太極對他在安撫拉攏的同時,更多的是提防他篡權。而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則不一樣,那個時候兩人年紀尚幼,雖然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一樣對兩人大加封賞,但到底沒有阿濟格威脅那麼大。

對於皇太極來說,這兩個還沒有長大的弟弟,是最好的拉攏對象。他培養他們,重用他們,實際上就是在培養自己的勢力,以便他們將來能與幾個大貝勒相爭。所以在皇太極時期,重用的是多爾袞和多鐸。所以後來多爾袞能在地位上反超阿濟格,完全是皇太極在背後推動的結果。

而且阿濟格此人,實際上在能力上還是差了多爾袞一點的,甚至連多鐸都在其之上。偏偏他心裡對於權力又有很高的追求,這一點從多爾袞剛死,他就想要謀求攝政王之位就可以看的出來。對於這樣一個人,皇太極不多加重用便是很正常的事情。

阿濟格在皇太極當政時期參加過攻打明朝邊境的戰爭,戰功卓著,後為了解決朝鮮問題,有參加對朝鮮的軍事行動,也取得了勝利。清軍入關時是多爾袞的前鋒,攻佔了很多重要軍事目標。入關以後率兵進入陝西、四川等地,打敗了李自成,將李自成大將劉宗敏殺死,俘獲宋獻策,可以說李自成的名將他很多都打敗過,其戰功不言而喻。

阿濟格為什麼不救母親受制於當時的三個原因。首先阿濟格的地位不夠,雖說手中掌管著鑲白旗,但是在他之上還有四大貝勒,而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尚小,說話沒有分量,不能站出來支持他。所以在敵眾的威勢下他不得不低頭。

其次努爾哈赤在生前確實透露出要讓阿濟格殉葬的意思,但在遺詔中有沒有說就不得而知了,四大貝勒借題發揮,堵住眾人幽幽之口,所以阿濟格就算知道遺詔中沒有此條例,也無法違逆四大貝勒和父皇的意願。最後,阿濟格母親必須死,八大貝勒之中,阿濟格與兩個兄弟獨佔其三;其母親阿巴亥為人嫉妒,為了防止出現政治上的混亂,四大貝勒無論如何都要殺死阿巴亥,阿濟格就是想救也無能為力。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濟格罪,將其幽禁,其子勞親被革去王爵,降為貝子。阿濟格在幽禁期間,不僅沒有一絲收斂,反而益加狂暴無禮,在監房內私藏大刀,暗掘地道,聲稱要放火燒毀監房。

順治八年(1651年)十月十六日(11月28日),諸王以阿濟格悖亂已極,留之恐貽後患,應立即處死。奏入,順治帝令其自盡,除宗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